病请描述:标题:腹股沟疝全解析 大家好,我是郭医生,咱们今天的正题是来深入了解一下腹股沟疝这个疾病。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什么是腹股沟疝呢?通俗地说,就是腹腔里的脏器,比如肠子、网膜等,通过腹股沟这个区域的薄弱点或缺损处,突出来形成了一个包块。这个包块在腹股沟区可以摸到,较大的腹股沟区还会进入阴囊,造成阴囊肿大,形成阴囊疝。这种情况,我们就称之为腹股沟疝,也叫“疝气”。 说到腹股沟疝,其实它并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全球每年有超过2000万例的腹股沟疝手术,而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患病率更是高达1%到5%。可见,腹股沟疝是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健康问题。腹股沟疝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比如,根据突出的部位不同,我们可以分为斜疝、直疝、股疝等;根据疝病情的不同阶段或者内容物及血供受压情况,又可以分为易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这些不同类型的疝,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腹股沟疝时,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方案。那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讲讲这些不同类型的腹股沟疝,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治疗方法。同时,我也会分享一些我在临床上遇到的典型案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疾病。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 腹股沟疝这病,说起来可能让人觉得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其实,它跟咱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习惯、身体状况可是息息相关的。要想防治腹股沟疝,就得先了解它到底是怎么来的。这腹股沟疝啊,它的基本病因可不少。有些人可能是天生的,比如鞘状突未闭、腹股沟发育不良等,这些先天因素就容易让人“中招”,还有部分患者有遗传倾向。而后天因素呢,像重体力劳动、慢性剧烈咳嗽、长期便秘、前列腺增生、肥胖等导致的腹压增加,高龄、衰老、营养代谢不良等导致的腹壁薄弱,也可能导致腹股沟疝的发生。所以啊,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得注意这些风险因素。除了基本病因,还有一些诱发因素也不容忽视。长期吸烟、肥胖、便秘、妊娠、腹腔肿瘤、腹水等,这些都可能成为腹股沟疝的“导火索”。比如长期吸烟和肥胖,它们都可能影响腹壁的强度,使得腹壁变得薄弱,从而更容易发生疝。而便秘和妊娠呢,它们会增加腹腔内的压力,也容易诱发疝。所以啊,想要远离腹股沟疝,这些诱发因素可得尽量避免。大家现在对腹股沟疝的病因有没有更清晰的了解了呢?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知道更多关于腹股沟疝防治的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腹股沟疝这个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 刚才咱们聊到了腹股沟疝的几种常见病因,包括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那腹股沟疝究竟有哪些典型症状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腹股沟疝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腹股沟区会出现一个突出的可复性包块,伴或不伴有腹痛。这个包块在初期可能比较小,患者可能只会感到轻微的坠胀感。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肿块会逐渐增大,这时患者就会感到明显的坠胀甚至疼痛了。 不同类型的腹股沟疝,其症状也有所不同。比如易复性斜疝,这种疝气的肿块通常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出现,而在平躺休息或用手将肿块推回腹腔后,肿块就会消失。难复性斜疝则不同,它的肿块不能被完全回纳,患者可有胀痛。而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的症状则更为严重。嵌顿性疝的包块会突然增大、包块不能还纳腹腔、紧张发硬,并伴有剧烈疼痛。如果嵌顿的是肠袢,患者还会出现腹部绞痛、恶心、呕吐等机械性肠梗阻的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嵌顿性疝可能发展为绞窄性疝,这时患者的症状会更为严重,甚至可能发生肠坏死、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一旦出现腹股沟区的包块不能还纳腹腔,伴疼痛,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这样才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大家觉得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的话,记得点个关注哦!这样您就能及时获取更多关于腹股沟疝防治的知识了。 刚才咱们聊到了腹股沟疝的症状,那接下来,咱们就说说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的人有了这些症状,该去哪儿看病,又该怎么确诊呢?大家记住了,如果怀疑自己得了腹股沟疝,首先要去的就是普通外科或者疝和腹壁外科。到了医院,医生会先给你做个仔细的体格检查,大多数情况下,这样就能确诊了。当然,如果病程比较早,或者肿块比较小,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做个超声、CT或者MRI等进一步的检查。 不过,腹股沟疝的症状也可能和其他一些疾病混淆。比如说,淋巴结肿大、精索鞘膜积液、子宫圆韧带囊肿、脂肪瘤及其它软组织肿瘤等,这些都可能在腹股沟区形成包块。再比如,内收肌肌腱炎、耻骨骨膜炎等,这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腹股沟区疼痛不适。所以,确诊腹股沟疝的时候,医生还需要排除这些可能的疾病。 另外,腹股沟斜疝和直疝虽然都是腹股沟疝,但它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比如发病年龄、突出途径、疝块外形等都不一样。这些区别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大家在确诊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是哪种类型的腹股沟疝。总之,确诊腹股沟疝并不复杂,关键是要及时去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检查。大家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起来,及时发现并治疗腹股沟疝,避免造成更大的隐患。 手术治疗腹股沟疝,有哪些方式可以选择呢?目前,手术治疗主要有传统的张力性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以及腹腔镜疝修补术三种。这些手术方式啊,没有哪个是绝对的“金标准”,关键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治疗。那像传统的张力性疝修补术呢,就是把疝囊高位结扎,然后加强或修补腹股沟管管壁。而无张力疝修补术,听名字就知道,它强调的是“无张力”,这样术后恢复会更舒服些。腹腔镜疝修补术则是用腹腔镜来进行手术,这种方式创伤小、恢复快,但需要患者心肺功能良好,能够耐受全身麻醉,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所以啊,选哪种手术方式,还是得听医生的。 大家可能还关心,得了腹股沟疝该怎么办?吃药行不行?用疝气带保守治疗行不行?手术效果怎么样呢?其实啊,在做腹腔镜手术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在患侧腹股沟区看到明显的腹壁薄弱或者缺损所形成的“洞”,非常的直观,我们管他叫疝环,这和“洞”是不能通过吃药或者戴疝气带把它关上的,手术是根治疝的唯一确切方法。只要及时手术,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腹股沟疝是可以得到有效治疗的。现在啊,大家如果有关于手术方式的疑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哦。 另外啊,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虽然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但在一些特殊年龄段和一些特殊的病人,需要采取其它的治疗方式。比如二岁以下的婴幼儿,他们有可能会自己痊愈的,需要等待观察至二岁后,腹股沟疝仍然持续存在,就得需要做手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最好的方法。还有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存在未经控制的急性器官功能衰竭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先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先救命,病情稳定没有禁忌症后再进行手术。所以啊,大家在选择治疗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哦。那讲了这么多,大家可能还是有些担心和疑问。别担心啊,我们后面还会详细讲解术后恢复、护理以及预防复发的相关内容。现在啊,如果大家觉得今天的内容有帮助的话,就点个关注吧!让我们一起关注健康,远离腹股沟疝的困扰! 刚才咱们聊到了腹股沟疝的手术治疗,大部分患者早期手术后都能治愈,但也有1%到2%的复发可能性。及时手术很重要,术后的恢复和护理同样重要。那手术后,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呢?这就是接下来要给大家详细介绍的,腹股沟疝手术的并发症。麻药药效过后,有的患者会感觉刀口疼痛,这种疼痛随着时间逐渐缓解,常规的止痛药比如布洛芬都有效。手术后,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术部位或者阴囊的血清肿,这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渗血渗液,导致血液和淋巴液在局部积聚。术后及时在术区加压,穿弹力裤压紧术区,可以极大的避免血清肿并发症。别担心,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及时发现并处理。除了血清肿,还有些患者可能会遇到遗漏疝、精索血管及输精管及其它副损伤等问题。这些听起来可能有点吓人,但实际上,在专业的医生操作下,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而且,即使发生了,医生也会有相应的治疗方案。 手术后我6个月内要求患者避免重体力劳动、剧烈咳嗽、避免大便干燥、小便不利、控制体重等这些能使腹压急骤增加的因素。要求患者术后7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间断断来门诊找手术医生复查,指导术后恢复,检测复发。有些患者还会反映有尿潴留、切口疼痛、切口感染、脂肪液化等问题。尿潴留可能是因为患者术后卧床未下地活动,不习惯在床上排尿引起,或者 麻药物的影响,导致膀胱肌肉暂时无法收缩,一般会在几天内自行恢复。切口疼痛、感染和脂肪液化则是任何手术都可能面临的问题,但只要我们做好术后的护理和清洁工作,就可以大大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 当然,除了这些短期的并发症,手术后远期还可能发生少见的慢性疼痛、精索和睾丸并发症、迟发性补片感染等问题,规范的手术和恰当的材料选择可以极大的降低这些发生率。这些并发症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大家在手术后一定要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问题。总之,腹股沟疝手术虽然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但只要我们选择专业的医生,做好术前的准备和术后的护理和随访,就可以大大降低这些风险。大家不必过于担心,更不要因为害怕并发症而耽误了治疗。毕竟,早发现、早治疗,才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关键! 接下来,我们来聊聊腹股沟疝的日常管理和预防。首先,对于已经患上腹股沟疝的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那就是要及时纠正那些可能导致腹内压增高的情况。比如,有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排尿困难等问题的朋友,一定要积极治疗和改善。 同时,严格戒烟,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休息,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日常生活管理还包括控制体重、健康饮食、适度运动等方面。这些不仅能帮助我们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腹股沟疝的加重。特别是要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给腹部增加过多的压力。那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监测自己的病情呢?大家要注意观察腹股沟区是否出现肿块,肿块是否增大,是否存在胀痛感。如果发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复诊,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如果出现急性、剧烈腹痛,这可能提示出现了嵌顿性疝或者绞窄性疝,这是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即就医,评估没有手术禁忌后尽快手术。 最后,我们来谈谈腹股沟疝的预防。虽然腹外疝的具体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避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情况,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这些方面,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这些内容大家都理解了吗?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者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腹股沟疝的知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同时,如果觉得今天的内容对您有帮助,别忘了点个关注哦!
郭剑辉 2024-12-31阅读量1935
病请描述: 男人一生不易,在外装傻子,在家装孙子。童年败给卷子,青年败给票子,中年败给孩子,老年败给身子。 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们的倚仗和依托,肩上背负着期望和责任。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壮、永久不衰,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许多男人在外努力拼搏时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往往选择“硬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7亿男性中,男科疾病的整体发病率为51%。这意味着至少有3.61亿中国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男科疾病。另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缺乏认识以及一些“重男轻女”的疾病都影响着男性健康,相比女性,男性的平均寿命缩短3~6年。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男”题 (1) 3~5岁:先天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隐睾症、尿道上裂或下裂、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如:隐匿性阴茎) 等。 ① 先天性隐睾症是指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 ② 尿道上裂或下裂是一种尿道背侧融合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尿道外口畸形,男性多表现在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背侧。 ③ 隐匿性阴茎也称埋藏式短小阴茎,是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其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凸出外面的只有尖尖的小包皮。 (2) 6~12岁: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覆盖阴茎头,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茎则是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而导致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的情况。 大部分男孩在婴幼儿时期包皮相对较长,但长到2、3岁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男孩的包皮可以自动露出来了,到5、6岁G头还不能露出来的比较少,如果男孩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包茎问容易诱发包皮龟头炎,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3) 12~18岁:青春期生理问题 ① 性腺发育异常。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听力下降、全身骨骼畸形、主动脉缩窄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成年后没有生育能力。 ② 睾丸、附睾及精索方面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睾丸损伤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如果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导致不育。 ③ 手[shou]淫。青春期是性启蒙和发育阶段,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性欲,这时男士可能会出现手[shou]淫习惯,但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如果不注意卫生,以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节制,将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性心理问题、功能障碍,甚至生育困难。 (4) 20~39岁:前列腺炎和男性不育 ① 前列腺炎是一个常见的男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饮酒、久坐、熬夜、饮食辛辣、不洁性生活等。尿频、尿急、尿痛、骨盆区域胀痛和隐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夫妻和谐生活和日常工作。 ②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女方有受孕能力,由男方原因导致女方不能怀孕。其中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 (如: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症),也可能是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影响等。 (5) 40岁~59岁:勃起功能障碍和更年期 ① 勃起功能障碍(ED)。数据显示,40岁后52%的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ED)即“阳痿”,也叫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病程3个月以上。ED不仅影响患者及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 ②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一般50岁左右,这是男性由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此时男性体内雄性激素机能逐渐衰退,尤其睾酮分泌减少,生化环境、心理状态变化由盛至衰。症状表现为:体力下降、情绪不稳、易疲乏、性欲减退、长大肚腩等。 (6) 60岁: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 男性过了60岁步入老年期,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会逐步升高,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夜尿多,以及排尿淋漓、尿线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尿潴留、反复感染、肾积水、肾衰等,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易诱发其他疾病,应警惕其向前列腺癌变发展。 注意!这六种疾病“重男轻女” 1. 心血管疾病:“三高”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建议20岁后每5年查一次胆固醇,若异常首先要戒烟,其次每天增加至少半小时活动量,并且多吃果蔬。 2. 肝癌:男性十大癌症首位,肝癌症状不明显,很难自我察觉,只能靠筛检。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3. 肺癌:当有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再去看医生,可能已经晩了。不抽烟能把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90%,还会降低妻子患肺癌的几率。 4. 痛风:暴饮暴食甚至暍酒,极易诱发痛风。防痛风,应少吃动物内脏,不酗酒 (痛风套餐=海鲜+喝酒)。 5. 前列腺疾病:多吃红色蔬果,如西红柿、红肉葡萄柚等,富含的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喝茶,也能保护前列腺。 6. 糖尿病:血糖过高会伤害心脏、眼睛、神经和肾脏,拖垮男人。肥胖加上腰围大是糖尿病的温床,运动加健康饮食,是预防之道。 温馨提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守护男性健康,预防男科疾病要趁早!广大男性朋友们,无论你是20岁朝气十足的青春小伙,还是40岁年轻力壮的中年大叔,都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当遇到男性健康问题时,切勿“硬抗”或讳疾忌医、讳莫如深,应及时寻医问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享受幸福人生!
南昌市生殖医院 2024-10-25阅读量2508
病请描述: 男人一生不易,在外装傻子,在家装孙子。童年败给卷子,青年败给票子,中年败给孩子,老年败给身子。 但作为儿子、丈夫、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人们的倚仗和依托,肩上背负着期望和责任。其实他们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健壮、永久不衰,由于现代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许多男人在外努力拼搏时往往会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在面对健康问题时,往往选择“硬抗”。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中国7亿男性中,男科疾病的整体发病率为51%。这意味着至少有3.61亿中国男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男科疾病。另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缺乏认识以及一些“重男轻女”的疾病都影响着男性健康,相比女性,男性的平均寿命缩短3~6年。 男人一生可能遇到的“男”题 (1) 3~5岁:先天发育异常 如先天性隐睾症、尿道上裂或下裂、外生殖器发育异常 (如:隐匿性阴茎) 等。 ① 先天性隐睾症是指睾丸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会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如果没有出现下降或下降不全,阴囊内没有睾丸或只有一侧有睾丸;隐睾时因睾丸长期留在腹腔内或腹股沟管里,受体内“高温”的影响,容易造成男性不育。 ② 尿道上裂或下裂是一种尿道背侧融合缺陷所致的先天性尿道外口畸形,男性多表现在尿道外口位于阴茎背侧。 ③ 隐匿性阴茎也称埋藏式短小阴茎,是先天发育异常和畸形性疾病。其阴茎体缩藏于体内,凸出外面的只有尖尖的小包皮。 (2) 6~12岁:包皮过长、包茎 包皮过长是指包皮虽然覆盖阴茎头,但能上翻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包茎则是包皮口狭窄,或包皮与阴茎头粘连而导致包皮不能上翻显露出尿道口和阴茎头的情况。 大部分男孩在婴幼儿时期包皮相对较长,但长到2、3岁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男孩的包皮可以自动露出来了,到5、6岁G头还不能露出来的比较少,如果男孩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包茎问容易诱发包皮龟头炎,家长们应引起重视。 (3) 12~18岁:青春期生理问题 ① 性腺发育异常。第二性征发育异常或停止发育,可能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听力下降、全身骨骼畸形、主动脉缩窄等,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成年后没有生育能力。 ② 睾丸、附睾及精索方面的疾病。如睾丸炎、附睾炎、精囊炎、睾丸损伤扭转、精索静脉曲张,如果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导致不育。 ③ 手[shou]淫。青春期是性启蒙和发育阶段,在体内激素的影响下逐渐产生性欲,这时男士可能会出现手[shou]淫习惯,但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如果不注意卫生,以及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节制,将可能导致未来出现性心理问题、功能障碍,甚至生育困难。 (4) 20~39岁:前列腺炎和男性不育 ① 前列腺炎是一个常见的男性疾病,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如吸烟、饮酒、久坐、熬夜、饮食辛辣、不洁性生活等。尿频、尿急、尿痛、骨盆区域胀痛和隐痛、腰背部疼痛等症状,会严重影响夫妻和谐生活和日常工作。 ② 男性不育是指育龄夫妇同居一年以上,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且女方有受孕能力,由男方原因导致女方不能怀孕。其中男性不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生殖系统疾病 (如:精索静脉曲张、少/弱精症),也可能是环境污染放射性物质影响等。 (5) 40岁~59岁:勃起功能障碍和更年期 ① 勃起功能障碍(ED)。数据显示,40岁后52%的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ED)即“阳痿”,也叫性功能障碍,指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以完成满意的性生活,病程3个月以上。ED不仅影响患者及伴侣的生活质量,也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和危险信号。 ②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其实,男性也有更年期,一般50岁左右,这是男性由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过渡时期,此时男性体内雄性激素机能逐渐衰退,尤其睾酮分泌减少,生化环境、心理状态变化由盛至衰。症状表现为:体力下降、情绪不稳、易疲乏、性欲减退、长大肚腩等。 (6) 60岁: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 男性过了60岁步入老年期,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会逐步升高,最典型的症状是尿频、尿急、夜尿多,以及排尿淋漓、尿线细、排尿困难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尿潴留、反复感染、肾积水、肾衰等,该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易诱发其他疾病,应警惕其向前列腺癌变发展。 注意!这六种疾病“重男轻女” 1. 心血管疾病:“三高”群体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建议20岁后每5年查一次胆固醇,若异常首先要戒烟,其次每天增加至少半小时活动量,并且多吃果蔬。 2. 肝癌:男性十大癌症首位,肝癌症状不明显,很难自我察觉,只能靠筛检。应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3. 肺癌:当有咳嗽、咳痰带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再去看医生,可能已经晩了。不抽烟能把肺癌的发生风险降低90%,还会降低妻子患肺癌的几率。 4. 痛风:暴饮暴食甚至暍酒,极易诱发痛风。防痛风,应少吃动物内脏,不酗酒 (痛风套餐=海鲜+喝酒)。 5. 前列腺疾病:多吃红色蔬果,如西红柿、红肉葡萄柚等,富含的茄红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风险。喝茶,也能保护前列腺。 6. 糖尿病:血糖过高会伤害心脏、眼睛、神经和肾脏,拖垮男人。肥胖加上腰围大是糖尿病的温床,运动加健康饮食,是预防之道。 温馨提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守护男性健康,预防男科疾病要趁早!广大男性朋友们,无论你是20岁朝气十足的青春小伙,还是40岁年轻力壮的中年大叔,都应重视自己的身体,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当遇到男性健康问题时,切勿“硬抗”或讳疾忌医、讳莫如深,应及时寻医问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享受幸福人生!
熊国保 2024-10-25阅读量2541
病请描述: 胡某,男,35岁,苏州工业园区人。主诉:患者左侧睾丸胀痛半月。病史:患者有10余年慢性附睾炎病史。 初诊,胡先生睾丸胀痛发作,局部有压痛,尿微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辩证属于湿热蕴结型慢性附睾炎。于是我为他开了清热利湿的方子治疗。 二诊,胡先生告诉我服用7剂后,睾丸胀痛减轻,效不更方,于是我让他再服14剂,巩固疗效。 14剂后,胡先生症状全消。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附睾炎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11-03阅读量1708
病请描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很多男性朋友出现了早泄的症状,不仅打击了男性的自信心,更影响了夫妻生活。那么得了早泄怎么办?早泄该怎么治疗呢,下面我就讲一下中医治疗早泄的方法。 中医辨证治疗男性早泄 1、湿热下注型 表现:性欲如常或亢进,精液绸厚,口苦口黏,小便黄赤、灼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治则:清泻肝经湿热。 2、肝气郁结型 表现:性欲低下或如常,情志不畅、忧郁烦闷,少腹胀满或会阴睾丸胀痛,脉弦、舌质紫暗。 治则:舒肝解郁、理气止泄。 3、肾阴虚亏型 表现:性欲亢进,精液量少、稠厚,前列腺液常不易取出,耳聋耳鸣、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尿黄、便干,舌红,少苔、少律,脉细数。 治则:滋补肾阴、泻火固泄。 4、肾气不固型 表现:性欲淡漠,精液较清稀,面色晄白,精神萎靡,腰酸膝软,夜尿频多,或遗精,舌质淡或暗红苔薄白,脉细弱或沉满。 治则:滋阴补肾,益肾固涩。 5、心脾两虚型 表现:性欲减退,射精过快,形体消瘦,心悸气短,面色少华,健忘多梦,乏力倦怠,食少纳呆,便溏泄泻,舌质淡,脉细弱。 治则: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自我介绍: 苏州哪里治疗早泄好?本人沈利华,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上海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任副主任医师,苏州国医堂名医便民工作室专家,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跟随临床大家“现国医大师”上海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上海著名肿瘤专家徐振晔教授学习诊治肿瘤经验,深受启蒙。钻研中药抗瘤40多年,在《中医杂志》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专病论文数十篇。曾任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分会委员;上海市男性病研究中心委员;曾获全国中青年医生科研成果奖和上海市十佳抗癌明星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日全天在苏州国医堂相城店坐诊。
沈利华 2023-07-19阅读量1533
病请描述: 前列腺疾病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肿瘤及前列腺癌。其前列腺疾病关联疾病也较多,以前列腺病变为主证,牵扯到睾丸精索静脉曲张,精囊炎,膀胱炎,胃痛,失眠,弱精证。本人对前列腺疾病及相关并发症关联证的病因病机辩证、治法方药,不断完善优化,并结合现代医学生理病理生化,抓住前列腺和体内性激素(睾酮和雌激素)及神经调节关系,明确了前列腺疾病阴阳病理变化机制,正确辩证分型,如慢性前列腺炎确立阳虚湿热为主要病机,而前列腺增生以阴虚痰凝血瘀为主要病机。在确立主要方药葫芦巴方为基础,辩证选用橘核,枸橘,苦参,紫草,白头翁,水蛭等药,慢性前列腺炎治愈概率达80%,前列腺增生治愈改善达70%,对前列腺癌保守治疗及术后康复都明显疗效,有效减轻病人痛苦。 下面就最常见的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进行简单阐述。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淋”“癃”范畴,多于急性前列腺炎失治或治疗不彻底,迁延日久,使肾气渐亏,湿热内蕴,气滞血而成。不经急性期,无症状前列腺炎,前列腺增大也比较常见,B超或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时发现。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常见:尿频尿急尿细尿不畅尿后滴不尽,夜尿频尿急小腹胀痛,并发阳痿早泄失眠。 慢性前列腺治疗相当缓慢主要是由于其生理特点决定的,前列腺是囊性结构,储藏前列腺液,而血液循环较少。慢性前列腺炎主要肾气虚损,湿浊化热是其标。因此,健脾补肾才是治愈本的根本方法,而祛湿清热解毒是治标。而调补脾肾非一周两周可以调整过来,前列腺增生更是中老年最常见病,其根本原因是肾气虚损,痰浊瘀阻,同意治疗缓慢,而膏方正适本病,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采集症状,结合体质、时令,一人一方一膏,中药经过浸泡、熬煮、搅拌、浓缩,加名贵珍奇有效中药如人参、西红花、蛤蚧、冬虫夏草等,用动物胶类烊化收膏。经过熬制,形成水滴样膏滋,香气浓郁,瓶装或袋装。阶段性服药,相比单一西药控制激素缓解局部痉挛有许多优点,是解决炎症和增生的根本方法。
王贻江 2022-11-06阅读量2037
病请描述:目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的内分泌治疗已有60多年的历史,Pca的内分泌治疗即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内分泌治疗仍是晚期Pca的主要治疗手段,其目的在于减少或消除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主要包括: 1.去势治疗去势治疗的目的是使血清睾酮(T)浓度降低至去势水平。一般认为T降低到治疗前基线值的5%-10%以下,即可判断达到去势水平。但也有学者认为去势水平应以T低于50ng/dl,甚至以低于20ng/dl为标准。包括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两种。 (1)手术去势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仍是目前国内外晚期Pca去势治疗的金标准,术后可去除体内90%-95%的T,并可明显减轻Pca骨转移灶所引起的疼痛。手术操作简单,除出血及感染外,几乎没有并发症,可在局麻下进行,具有高效、安全、简便及廉价特点。Pca患者做双侧睾丸切除术或双侧睾丸精曲小管剥除术后,血清中T、游离睾酮(FT)分别可下降92.27%、92.26%,双氢睾酮(DHT)仅下降58.36%[3],这是因为肾上腺网状带所产生DHT不会随去势手术而消除,因此去势术后必须加用药物才能达到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或全雄激素阻断。 (2)药物去势是指在不切除睾丸的前提下使用雌激素类药物、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类似物阻断雄激素的产生,使T浓度达到去势水平。 1)雌激素药物治疗雌激素可抑制垂体促黄体生成素(LH)释放,从而使血中T下降而发挥治疗Pca的作用。雌激素中最常用的是己烯雌酚(DES),其价格便宜,也有较好的疗效,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DES的剂量减为1mg/d,并加用阿斯匹林(aspirin)75mg,可减低心血管毒性。DES曾是经典的去势药物,但由于可能导致明显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肌梗塞、脑血栓和肺梗塞)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因LHRH类似物具有与雌激素类似的疗效,且无心血管并发症,故随着LHRH类似物的应用而被逐渐淘汰,目前,已烯雌酚已不作为药物去势的一线选择。 2)LHRH类似物包括LHRH激动剂(LHRH-a)及LHRH拮抗剂。LHRH-a常用药物为戈舍瑞林(goserelin),商品名:诺雷德(zoladex),3.6mg;亮丙瑞林(leuprolide),商品名:郁那通(enantone),3.75mg;此外还有曲普瑞林(triptorelin),商品名:达菲(depherelin)3.75mg;均为皮下注射,每4周一次。LHRH-a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去势药物,能与脑垂体促性腺激素产生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并在治疗初期导致短暂的促性腺激素释放及血清T上升,这种一过性T升高可能出现临床症状的加剧,如骨痛、急性尿潴留以及高凝状态导致的心血管疾患,这也是此类药物的主要副作用,因此初次用药的前2周需同时服用抗雄激素治疗。在LHRH-a治疗大约1周后,LHRH受体减少,脑垂体对LHRH的反应逐渐降低,并于3-4周后达到去势效果。国内仅在患者拒绝接受手术去势且经济上又能接受时方才使用。另外约10%患者注射LHRH-a后T无法达到去势水平,这部分患者可能需要用外科去势的方法进行治疗。LHRH拮抗剂作用机理与激动剂相似,但由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使用后不会导致T一过性升高及临床症状加剧。常用药物为阿巴瑞克(abarelix),商品名:普来纳西(Plenaxis),是纯LHRH阻滞剂,阿巴瑞克是在患者没有其他可供选择的疗法时,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一种药品。该药标明用于:不能采用其他激素疗法的和拒绝手术去势的晚期前列腺癌的症状治疗。此外还有地盖瑞利(degarelix),地盖瑞利连续给药一年可以快速持续地抑制T水平,同时还可以持久有效地维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减少,主要不良反应如疲劳是由T水平降低所引起的,没有发现严重的毒副作用及局部或系统性过敏,目前尚未发现它也具有像其他LHRH阻滞剂一样引起组胺释放的作用。 2.抗雄激素药物治疗抗雄激素药物(即雄激素受体阻滞剂)具有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并且避免了睾丸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异常,因而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能与前列腺癌细胞核内的雄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降低T和DHT对癌细胞生长促进作用,根据化学结构不同,分为甾类与非甾类两种。 (1)甾类抗雄激素药以醋酸环丙孕酮(cyproteroneacetate,CPA)为代表,此外还包括醋酸甲地孕酮及醋酸甲羟孕酮,但总体疗效低于CPA,甾类抗雄激素除了有阻断雄激素受体的作用外,还有抑制垂体分泌LH及肾上腺分泌雄激素的作用,由于没有量效相关研究,因此无法确定CPA的最佳治疗剂量,一般推荐每次100mg,tid。由于CPA降低血清T,因此具有性趣降低,勃起功能障碍等副作用,少数患者出现乳房胀痛、心血管毒性及肝脏损害。 (2)非甾类抗雄激素常用的有氟他胺(fiutamide),比卡鲁胺(bicalutamide)及尼鲁米特(nilutamide)。这类药物作用单一,仅仅是与雄激素受体结合,故又称为纯抗雄激素,最大优点是保持患者的性功能,而且对心血管无副作用亦不引起血栓。 1)氟他胺(商品名:福至尔)建议用量为250mg,tid,是现使用最多的抗雄激素药物。由于其需要在肝脏内转化为活性药物形式羟基氟他胺,因此具有脏脏毒性,轻度的肝脏损害如转氨酶等往往在停药后具有自限性(发生率约10%),但也有报道服用氟他胺后致命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为3/10000,高于普通人群10倍,因此服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肝脏功能。2)比卡鲁胺,商品名:康士德(casodex)常用量50mg,qd,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选择性抗雄激素药,与雄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比fiutamide强4倍,其结构和成分与fiutamide不同,某些被fiutamide刺激而突变的雄激素受体可被比卡鲁胺所抑制,说明两种药物在雄激素受体的作用位点不同。与氟他胺相比,比卡鲁胺对晚期Pca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PSA控制率及症状缓解效果类似,但其肝脏毒性及其它副作用均低于氟他胺,目前认为比卡鲁胺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最佳。 3)尼鲁米特诱导剂量300mg/d,连服4周,维持剂量150mg/d。nilutamide在体内化学结构较少受代谢变化,对受体的作用较持久,如与手术或化学(用LHRH类似物)去势合用,可使外周抗雄激素作用更为完全,即可抑制去势后肾上腺皮质仍然分泌的雄激素的效应,并可抑制使用LHRH类似物作用后最初几天出现的血清T增加、Pca恶化现象。由此,作用表现较彻底。适用于已转移的Pca,可与手术或化学去势合用。 3.最大雄激素阻断(maximalandrogenblockade,MAB)治疗MAB又称雄激素全阻断或联合雄激素阻断(combinedandrogenblockade,CAB),其目的在于阻断睾丸和肾上腺分泌的所有T对雄激素的作用。男性90%-95%T由睾丸产生,其余5%-10%由肾上腺产生,手术去势与药物去势效果相当,但都对肾上腺来源的T没有影响,由此可见,单纯去势对雄激素的阻断是不完全的,而且这种部分雄激素阻断被认为有可能引起雄激素非依赖性肿瘤细胞的迅速生长,导致内分泌治疗的失败。因此有人提出睾丸切除或LHRH类似物+抗雄激素药物(如氟他胺)治疗模式,即雄激素全阻断(MAB)治疗,可彻底阻断体内T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进而提高晚期Pca的治疗效果。MAB目前已逐渐成为晚期Pca患者最常用的内分泌治疗方法。睾丸切除联合缓退瘤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睾丸切除者。目前MAB主要应用于晚期及复发性Pca,根治术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及配合放疗的辅助内分泌治疗。然而迄今MAB是否较单一的内分泌治疗更为有效还存在争论。 4.间歇性雄激素阻断(Intermittentandrogenblockade,IAB)治疗 IAB治疗是指Pca患者行内分泌治疗一段时间后血清T下降至去势水平,PSA降至正常水平以下停止治疗,根据肿瘤进一步发展情况(如PSA升高)再重新开始下一个治疗同期的循环治疗方法。目前文献中IAB又称为间断性雄激素去除(Intermittentandrogendeprivation,IAD)或间断性雄激素抑制(Intermittentandrogensuppression,IAS)。随着MAB治疗的进行,大部分Pca患者最终将发展成不依赖于雄激素而生长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prostatecancer,AIPC)。最近的研究表明,MAB不能延长前列腺癌细胞进展到非雄激素依赖的时间,还可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如性欲低下、阳痿、疲乏、抑郁等,而且费用昂贵。因此有人提出了间歇性雄激素阻断,以延长肿瘤细胞向非激素依赖细胞转变的时间。最近的三期临床报道显示,随访51个月时,进行间歇内分泌治疗的局部晚期和转移患者的生存与持续治疗者相似,并且首次治疗后PSA降至2ng/ml以下者有82%的生存时间无需治疗。目前研究显示,IAB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策略,延长了生存期和耐药出现时间,且患者花费少并获得了较好的生存质量。目前国外的IAB治疗方案是联合应用药物去势和雄激素受体阻断剂间歇性治疗Pca患者。常见的联合方法主要为LHRH类似物enantone或zoladex加非甾类抗雄激素药氟他胺或康士德。IAB每周期治疗的时间及停止治疗的标准各家报道不一,国内推荐停药标准为PSA<0.2ngpsa="">4ng/ml时开始新一轮治疗。IAB重新治疗的标准也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根据患者临床分期、治疗前血清PSA水平,实现血清PSA水平个体化: (1)治疗前血清PSA水平不高患者,当血清PSA值达到最初水平则恢复治疗; (2)治疗前血清PSA水平高的患者,当血清PSA>20ug/L左右恢复治疗;(3)治疗3个月血清PSA<4ugpsa="">10ug/L;无症状患者PSA>20ug/L均恢复治疗。 5.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的内分泌治疗AIPC是指在血清T处于去势水平而病变发生进展,出现新的转移灶、原有病灶增大或间隔2周连续检测的PSA水平上升。AIPC是Pca内分泌治疗后的必然结果,也是造成患者癌死亡的原因。对初始内分泌治疗失败后的AIPC患者仍可给予二线内分泌治疗,因其毒副作用较少,故应在全身化疗之前优行采用。治疗方式包括抗雄激素药物撤退、加用或换用抗雄激素药物、使用肾上腺来源雄激素的抑制药及皮质类固醇药物的应用等。 5.1抗雄激素药物撤停Kelly和Scher发现采用flutamide治疗后反应良好的患者,长期应用后症状复发并有加重,血PSA水平升高,撤退后症状迅速好转且血PSA下降,称之为抗雄激素撤退综合症。任何抗雄激素药物都存在所谓的“撤退”效应,因此停止使用后部分患者可有一定效果。 5.2加用或换用雄激素药物因各类雄激素药物对雄激素受体的作用不同,对初始抗雄激素或雄激素完全阻断治疗失败的患者仍可使用其它替代的抗雄激素药物治疗。Small等认为,对fiutamide发生抵抗的患者,换用bicalutamide仍有效。故可将二者交替使用以延缓耐药发生,每次用药最好不超过2个月。 5.3肾上腺素雄激素抑制剂对已更换雄激素药物并行撤退治疗仍无效的患者可使用肾上腺雄激素抑制剂(如酮康唑等)。酮康唑不但可抑制肾上腺合成雄激素,且对前列腺癌细胞具有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酮康唑在国外被认为是标准的二线内分泌治疗药物,不同的研究者分别采用酮康唑1200mg/d,800mg/d,600mg/d治疗AIPC,疗效相似而低剂量时毒副反应较轻。Small等报道了50例雄激素完全阻断治疗失败后经抗雄激素药物撤停仍出现肿瘤进展的患者应用酮康唑(400mg,tid)和氢化可的松治疗的疗效。 5.4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上述这些治疗仍无效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和氢化可的松)能减低垂体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抑制肾上腺激素生成,干扰细胞内新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吴玉伟 2021-04-02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一.肾及输尿管重复畸形1.诊断(1)临床表现:一般无症状,重复肾上半肾结石,感染时有腰痛,血尿,输尿管开口于外阴前庭,阴道处会有速尿遗尿等。(2)膀胱镜检查:检查输尿管开口,两个及以上(3)IVU检查2.治疗(1)无症状无需治疗(2)有合并症者行上段肾切除(3)有尿失禁者行异常输尿管移植膀胱内3.随诊定期复查IVU,B超,尿常规及肾功能二.先天性肾发育不良1.诊断(1)双肾不良者成年存活率低,单侧发病常有高血压伴视力异常(2)B超提示肾脏缩小,皮质变薄,CT提示肾实质小,IVU提示肾影缩小,肾动脉造影提示实质内血管细,缺主干。2.鉴别诊断:主要与萎缩性肾盂肾炎鉴别,多见于反复泌尿系感染的成年妇女。3.治疗双肾发育不良者晚期行异体肾移植,单侧发育不良,患侧肾功受损,对侧肾功好,有高血压,可行患侧肾切除。三.马蹄肾1.诊断(1)脐部隐痛包块,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感染症状(2)腹部平片,肾盂造影,显示异常,膀胱造影有反流。(3)B超,CT显示异常。2.治疗肾功无异常,无合并症,无需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并发症施行。3.随诊定期做IVU,肾功及B超检查。四.多囊肾1.诊断(1)多在40岁以上两侧发病,上腹见包块胀痛或胃肠道症状,肾功不良出现浮肿,高血压等(2)尿常规一般变化不大,血肌酐进行性升高(3)B超,CT,IVU提示异常2.鉴别诊断与双肾积水,双肾肿瘤,错构瘤鉴别3.治疗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对症处理4.随诊定期复查肾功能五.输尿管开口囊肿1.诊断(1)临床表现:反复尿路感染,血尿,常伴尿路梗阻,或肾功受损(2)膀胱镜可见囊肿收缩或充盈(3)IVU可见肾与输尿管重复畸形,膀胱内有球行充盈缺损2.鉴别诊断与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膀胱结石鉴别3.治疗(1)单纯囊肿,成人行内镜下切除,小儿行耻骨上经膀胱切除(2)异位囊肿经膀胱行囊肿全切(3)囊肿切除后尿液反流者,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4.随诊膀胱镜,IVU六.尿道下裂1.诊断尿道开口于阴茎腹侧正常尿道口后部,体检即可诊断2.治疗(1)阴茎头型只需行尿道外口狭窄扩张(2)手术分下曲矫正术(学龄前施行)和尿道成行术七.两性畸形1.分型(1)真两性畸形少见,兼有睾丸,卵巢(2)女性假两性畸形较常见,卵巢性腺(3)男性假两性畸形,睾丸性腺(4)染色体畸变2.诊断体格检查,尿17-酮类固醇,孕三醇等3.治疗:手术治疗八.隐睾睾丸不在正常位置,3岁左右停止发育,无造精功能1.诊断体检,查尿17-酮类固醇,FSH,血清睾酮及B超(腹膜后和腹股沟区),CT检查(腹内隐睾)2.治疗(1)内分泌治疗HCG或LHRH,10月小儿行LHRH喷鼻(0.2mgtid),若不成功可用HCG(1000uim)一周2次,疗程4-5周(2)手术治疗目的是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手术应在2岁前施行,青春期睾丸萎缩不明显者施行睾丸下降固定术,证实原位癌,睾丸萎缩,成人单侧隐睾对侧正常可施行睾丸切除术。九.包皮过长或包茎包皮过长者需保持包皮腔内清洁,手术治疗主要为包皮环切术,包茎嵌顿者需手法复位,必要时施行包皮背侧切开。
吴玉伟 2020-11-01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男性不育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这些临床表现和病因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男性不育事实上是一个综合征,发生原因多样、复杂,其临床表现也各异,下面我们将它归纳如下。1、 无症状。男性不育症是一个综合征,有超过百分之五十以上患者病因不清,因此,这就决定了很多患者往往临床上不会有什么症状。虽然没有症状,但也要积极寻找不育潜在的病因。 2、 全身整体状况欠佳,出现非特异症状。对于部分由全身整体状况欠佳导致的不育患者,可以出现疲倦、乏力、睡眠障碍,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口干、梦多,性功能减退:晨勃减少、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精液量少等。如果有这些症状,而生化指标和其他实验室检查没什么问题,往往需要中医药治疗。 3、 对于有症状的不育症患者而言,症状往往表现为引起不育症的原发疾病一些症状。如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引起不育可以出现睾丸体积小,由于睾酮缺乏引起的第二性征发育差:阴毛胡须稀少或缺如,喉结不发育,男性乳房发育等;由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引起不育,可以出现尿道口分泌物,尿频、尿急、尿不尽,尿道刺痛或痒,与射精相关的疼痛;会阴部或者下腹部不适,睾丸、附睾隐痛;由精索静脉引起的不育,患者在阴囊可以摸到蚯蚓状的团状条索,长时间站立、行走后会有阴囊胀痛,但平卧位可以缓解,严重者睾丸质地变软、变小等;在临床上,我们还会碰到一些特殊病人,比如肾上腺肿瘤,而这个肿瘤具有内分泌功能,也可以产生“异位睾酮”(就是不是来自于睾丸)物质,由于这个物质的存在,它反馈抑制睾丸产生睾酮,而且由于“异位睾酮”对睾酮上位激素(即促性腺激素)影响,导致上位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睾丸体积变小,质地变软,患者不仅出现性欲低下、勃起功能障碍、晨勃减少,而且出现了无精子,生育力受到严重损害。对于症状明显者,一定有明确的病因,要尽快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戴继灿 2020-07-09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阴囊软组织松弛,睾丸活动度较大,但阴囊内容物组织脆嫩,抗损伤能力较差。因此,阴囊及其内容物的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一般多发生于青壮年,病人往往同时出现睾丸、鞘膜、精索及阴囊壁的损伤,常见的致伤原因多为直接暴力。 1.病因 (1)创伤:枪弹造成的损伤常有多处合并伤,在受到弹片伤时,睾丸会有部分、大部分或全部缺损。因为睾丸活动度大,直接穿刺伤伤及睾丸可能性小。 (2)挫伤:由于踢打、坠落或骑跨引起。 2.临床表现 (1)局部剧痛,痛感可放射至下腹部、腰部或上腹部,甚至可发生痛性休克。疼痛时还可伴有恶心、呕吐症状。 (2)检查可见阴囊肿胀、皮肤青紫淤血,患侧睾丸肿大质硬,有明显触痛。常伴有阴囊血肿、鞘膜积液或鞘膜积血等。后期睾丸缺血萎缩时,睾丸小而软。 (3)睾丸破裂时,睾丸界限触不清;睾丸脱位时,阴囊空虚,常在下腹部、会阴部扪及睾丸状肿物;睾丸扭转时,睾丸升高呈横位或附睾位于睾丸前方,精索变粗,上抬阴囊和睾丸时,疼痛不减轻或反而加重。 3.检查 B超及多普勒检查对判断睾丸破裂及睾丸血供减少有一定价值。睾丸破裂时,可出现睾丸低回声区;睾丸扭转时,可出现伤侧睾丸血流灌注减少。若不能明确诊断,可进行手术探查。 4.诊断 阴囊致伤后,由于阴囊肿胀、疼痛及淤斑等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确定睾丸有无损伤。如被贻误,常常招致血肿形成,继而发生感染或压迫睾丸、缺血,最终致睾丸萎缩,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5.鉴别诊断 (1)急性附睾炎、睾丸炎 亦有睾丸疼痛及阴囊肿胀等症状,检查睾丸及附睾,肿大、质硬、触痛明显。但本病多见于成年,发病较缓,阴囊虽有肿胀,却无皮肤青紫淤血等改变。常有尿道内使用器械和留置导尿的既往史,且伴有发冷、发热等全身症状。血常规检查示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高。 (2)嵌顿性斜疝 腹股沟斜疝嵌顿时,可有阴囊部剧烈疼痛症状,且触痛明显。但本病一般有可复性阴囊或腹股沟部肿物的病史,且有腹部胀痛、恶心、呕吐、无肛门排气排便等症状。检查腹部,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可扪及阴囊内椭圆形肿物,睾丸正常、无触痛,移动时疼痛症状无改变。 (3)睾丸肿瘤 睾丸进行性肿大、质硬,但无外伤史。肿块有沉重感且无弹性,无明显触痛。AFP甲胎蛋白、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肿瘤标记物检查,有时可呈现阳性。腹膜后淋巴结CT检查或淋巴造影检查,有时可发现癌肿浸润的肿大淋巴结。必要时行手术探查和活体组织学检查,可发现肿瘤细胞。 6.治疗 (1)清创缝合术 对开放性睾丸损伤应彻底清创,清除异物,剪除失活的睾丸组织,止血后缝合睾丸白膜。合并精索动脉损伤者,若睾丸损伤不重可保留,可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对睾丸肿胀严重者,应切开白膜减张后缝合,以免压力过高压迫睾丸组织致睾丸萎缩。还应于阴囊内置橡皮引流,防止发生阴囊血肿和感染。 (2)睾丸切除术 睾丸切除的惟一适应证是睾丸血供完全停止。对睾丸损伤严重、睾丸组织完全损坏、必须行睾丸切除的病例,应争取保留一部分睾丸白膜,因为紧贴白膜的内面,有许多分泌雄激素的细胞。对睾丸扭转,如睾丸已经坏死,则行睾丸切除术。 (3)非手术治疗 睾丸损伤合并休克者,应积极抗休克治疗,同时镇痛、止血及抗感染治疗。对病情平稳者应卧床休息,抬高阴囊,局部冷敷,以减轻疼痛,促进损伤愈合。对早期睾丸脱位可以试行手法复位,若水肿明显,手法复位难以成功,应尽早施行开放手术复位并固定。对于睾丸扭转,应在数小时内行手术复位,并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底部,可以避免睾丸萎缩或坏死,防止再次发生扭转。
吴玉伟 2020-04-25阅读量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