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意识丧失 > 内容

意识丧失内容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的支...

病请描述: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的支架植入术一例  通讯作者:刘建仁,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脑血管病的药物和介入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刘建仁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的重要原因[1]。目前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包括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 CEA)和支架植入术(Carotid stenting, CAS)[2], 这两种方法都会发生再狭窄[1]。发生再狭窄时,CAS和CEA治疗都是可以选择的方法,其安全性和疗效相似,CAS后再狭窄发生率高于CEA,而CEA的切口部位的颅神经损伤和心脏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CAS [3-4]。在我国,颈动脉支架几乎和国际的发展同步,现在很多大医院都在开展颈动脉CAS,每年手术的例数很多都超过100例;而我国颈动脉CEA开展较晚,手术例数很少。2002年2月,我国成立了中美脑中风协作组,这是一个由中美双方的多科专家组成的、主要致力于脑血管疾病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推广的特殊组织。即便如此,7年来仅完成颈动脉内膜剥脱术500例[7]。作者对1例颈动脉CEA后再狭窄患者成功进行CAS治疗,报道如下。。1病例摘要患者,男,87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9年,再发1于2010年3月3日入本院。患者9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在休息时、坐位均可发生,伴出冷汗,无明显先兆,无四肢抽搐,无口吐白沫,持续10min后逐渐清醒,30min后完全恢复正常,恢复后无后遗症,每半年发作1次。此后有多次类似发作,发作时间无明显延长,发作形式类似,发作次数逐渐增加。至1年前每天发作2次,故来我院就诊。查头颅CT,示左枕叶片状低密度灶,颈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发现左侧颈内动脉分叉部管腔软斑块形成,管壁钙化斑,管腔重度狭窄,几乎闭塞(图1 A、B)。左侧颈总动脉多发管腔软斑块形成,管腔轻度狭窄。至我院普外科行左侧颈内动脉CEA,术后狭窄明显改善(图1 C、D),症状恢复可,无意识丧失再次发作,无头痛头晕,无肢体活动受限,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波立维、舒降之等药物治疗,住院13天后出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站立位时突然出现头晕,出冷汗,随即出现意识丧失,跌倒在椅子上,无四肢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无口吐白沫,无呕吐,2~3min后患者自行苏醒,醒后患者反应迟钝,问之无应答,约30min后患者完全清醒,醒后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悸气急,对所发生之事不能回忆。故患者又入我院治疗,查颈部CTA示左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局部狭窄,程度较重(图未显示),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显示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高度狭窄(图1 E、F);血常规、急诊生化检测、血凝未见异常。患者既往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另有前列腺增生、双侧甲状腺结节、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多发结石和双眼白内障术后等病史。无高血压、糖尿病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可,言语清楚;听力正常;双眼视力粗测正常,双眼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活动无受限,未见眼震;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伸舌居中,双侧咽反射对称,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下肢肌力4+级,其余肢体肌力5级,双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阴性,双侧深浅感觉无殊,四肢腱反射(++),右巴氏征阳性,左巴氏征阴性;两肺呼吸音对称,未及明显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中,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入院诊断: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左侧颈内动脉剥脱术后再狭窄; ③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④肝多发小囊肿, 右肾多发小囊肿; ⑤前列腺增生症; ⑥双侧甲状腺结节; ⑦慢性胆囊炎伴胆囊多发结石;⑧双眼白内障术后。     入院后,予以左侧颈动脉CAS。局麻下,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8F动脉鞘,把125cm造影管内置在8F导引管内,在造影管和导丝的辅助下,把导引导管放置到左侧颈总动脉,造影后进行狭窄段血管的测量,确定好滤器(Angiogard, Cordis公司)、球囊和支架(Precise,Cordis 公司)的型号和尺寸,撤出造影管。导入滤器,然后在滤器的保护下,进行球囊的预扩张和支架植入。术后狭窄消失(图1 G、H)。患者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患者反复晕厥的症状消失。A,、B: 颈部CTA显示左侧颈动脉起始部呈线状高度狭窄,且狭窄段较长;C、D: 颈动脉CEA后颈部CTA显示左侧颈动脉起始部的狭窄消失;E、F: DSA显示颈动脉CEA 1年后左侧颈动脉又发生高度狭窄;G、H: DSA显示CAS后左颈内动脉起始部的狭窄消失。 图1 患者左侧颈动脉术前术后血管造影比较Figure 1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 before and after CEA or CAS.A, B Before CEA, cervical CTA showed thread like stenosis of the proximal left carotid artery; C, D After CEA, cervical CTA showed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stenosis of left carotid artery; E, F DSA showed restenosis of left carotid artery one year after CEA; G, H After CAS DSA showed the disappearance of post-CEA restenosis of left carotid artery.2讨 论颈动脉狭窄有两种治疗方法,即CEA和CAS。目前,最新的循证医学已经证明,这两种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无显著差异,前者的颅神经损伤和心肌梗塞的发生率高于后者,后者的近期的非致残性卒中的发生率高于前者,而中远期的临床结局相似[2, 5]。CAS的再狭窄率高于CEA[1, 6]。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颈动脉CAS的微创性,大多数患者更倾向于选择CAS。另外,美国AHA资料显示,只有每年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达30例以上的医师开展的CEA手术的效果才比较好。美国有3 000到5 000名医师能够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而在我国则很少[7]。CAS已经在我国许多三甲医院得到广泛开展,由于手术例数较多,医师的经验很丰富,手术的安全性很高。我国的CEA手术例数很少,手术尚未成熟,临床医师对之缺乏认识。我们对1例CEA术后再狭窄的支架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报道,旨在提高对CEA手术以及CEA与CAS这两种手术互补关系的认识。本例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极高,狭窄段较长,导丝可能很难通过狭窄段,即使导丝能够通过,术中斑块脱落造成卒中的风险也很高。因此我们选择CEA治疗。治疗后患者狭窄明显改善,反复晕厥的症状消失。但是1年后,患者又出现头晕的症状,复查颈部CTA显示,颈动脉剥脱术后再狭窄。因为狭窄局限,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能很好处理该病灶,所以我们选择CAS进行治疗。术后患者头晕症状消失。上述两种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都是安全有效的,但是两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CEA不适合于不耐受手术、狭窄部位较高、放疗后颈动脉狭窄、对侧颈动脉闭塞等的患者,而CAS不适合于狭窄程度很高且狭窄长度过长、狭窄部位钙化过于严重、狭窄段弯曲、成角等的患者。所以,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情况和意愿,进行个体化的选择。这两种方法是互相补充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的。CAS手术后发生再狭窄,可以采用CEA或者CAS进行治疗, 而CEA后发生再狭窄时,也可以用CEA或者CAS进行治疗[4, 8]。 References:[1] Bonati LH, Ederle J, McCabe DJ, et al. Long-term risk of carotid restenosis in patients randomly assigned to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r endarterectomy in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Study (CAVATAS): long-term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trial【J】.Lancet Neurol, 2009, 8:908-917.[2] Meier P, Knapp G, Tamhane U, et al. Short term and intermediate term comparison of endarterectomy versus stenting for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J】. BMJ, 2010, 340:c467.[3] Gurm HS, Yadav JS, Fayad P,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carotid stenting versus endarterectomy in high-risk patients【J】.N Engl J Med, 2008, 358:1572-1579.[4] Attigah N, Külkens S, Deyle C, et al. Redo surgery or carotid stenting for restenosis after carotid endarterectomy: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treatment strategies【J】. Ann Vasc Surg, 2010, 24:190-195.[5] Ederle J, Bonati LH, Dobson J, et al. Endovascular treatment with angioplasty or stenting versus endarte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Study (CAVATAS): long-term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Neurol, 2009, 8:898-907.[6] Eckstein HH, Ringleb P, Allenberg JR, et Al. Results of the Stent-Protected Angioplasty versus Carotid Endarterectomy (SPACE) study to treat symptomatic stenoses at 2 years: a multinational, prospective, randomised trial【J】. Lancet Neurol, 2008, 7:893-902.[7] 张勤奕,Douglas J.Wirthlin,屈根学,et al.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中国的实践与探索【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 1l:233-234.Zhang QY, Douglas J.Wirthlin, Qu GX, et al. Practise and research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 and Vessel Diseases,2009,11:233-234.[8] Zhou W, Lin PH, Bush RL, et al. Management of in-sent restenosis after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in high-risk patients【J】. J Vasc Surg, 2006, 43:305-312.    

刘建仁 2018-08-04阅读量8261

突然感觉反胃、冒冷汗、两眼发...

病请描述:在公共场所晕倒是一些人曾有过的可怕经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站得好好的,突然冒冷汗、眼前发黑、全身无力、无法站立,有的人还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但往往平躺休息一会儿就能恢复。这到底是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有没有危险?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一、突然晕倒,也许是因为啥?我们把上面所描述的这种情况称为“晕厥”。临床上导致晕厥的病因很多,机制较为复杂,我们下面介绍一些最常见的原因。1、一过性的脑部血液灌流不足这是最主要的导致晕厥的原因,其特点为发生迅速、一过性、自限性并能够完全恢复。这种情况通常有以下几种发病机制:(1)血管迷走性晕厥年轻人、平时身体没什么毛病的,发作晕厥最多见的就是这种类型了。尤其是女性患者我们碰到得更多一些。其具体的机理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导致心率减慢和外周血容量下降,心输出量下降,血压下降,大脑缺乏足够血供,导致患者意识丧失。其诱发的常见因素有:长时间站立。情绪因素引起,比如恐惧、疼痛、晕血、晕针等。颈动脉窦受压。突然转头的动作、衣领过紧、亲吻、嬉闹等情景下最容易出现。这种类型的患者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恶心、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可能出现数十秒或数分钟的意识丧失,平躺休息一会儿就能缓解。晕厥发生后身体平卧或下肢相对抬高,可有助于回心血量增加,意识恢复。如果经常发作晕厥,而又怀疑为这一方面的原因,可以做直立倾斜试验检查。(2)情景性晕厥这种晕厥发生于特定的情景之下:比如排尿性晕厥,男性多见。可能是排尿时通过屏气刺激迷走神经和排尿后腹压下降引起。打喷嚏、咳嗽时,胸腔压力增加,静脉回流受阻,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脑灌注不足而发生晕厥。吞咽、排便、腹痛、大笑、运动后及餐后等情景下也有可能发生晕厥。(3)体位性低血压发病的主要诱因是体位发生变化,比如久蹲后突然站起来,有时会感到头晕目眩。发病的机制是体位变动时,血液主要瘀滞到下肢部位,而血管收缩功能不良,血液回流少,导致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年轻的患者出现这类情况主要考虑自主神经功能不良,平时应多加强体育锻炼,另外要注意有没有贫血的情况,尤其是女性。长期卧床的患者,突然起身时,也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服用酒精、某些药物时,也很容易诱发。年老患者如果没有上述原因,自己平时也要注意起身要慢,特别是早上起床时,在床上坐一会儿、在床边坐一会儿,多适应一下。这一类患者要通过卧立位试验,分别测量卧位和立位的血压来进行诊断。(4)心源性晕厥心脏原因导致的晕厥往往最危险,猝死的风险比较大。是我们需要重点排查的目标。这其中又分为两大类:器质性心脏病。比如心脏瓣膜病、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心脏肿瘤或血栓、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填塞等等。各种原因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不能随身体需要量而增加时,就可能导致晕厥。这类患者的主要诊断手段是心脏彩超。心律失常。缓慢型的心律失常或快速型的心律失常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射血不足而发生晕厥。晕厥发生前常常无警告,醒来后迅速恢复。有一部分患者平时没有心脏病史,如果不重视,可能反而最危险。因为他们只有发病时的心电图是异常的,症状缓解以后做心电图可能发现不了病因,这时候还需要做动态心电图监测或者心脏电生理检查。(5)脑源性晕厥椎基底动脉短暂性痉挛缺血或发生卒中、偏头痛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晕厥。需要做神经科的检查:包括CT、磁共振、脑血管检查等。2、低血糖严格来说,低血糖不属于晕厥的范畴,但是症状相似,许多人往往傻傻分不清,所以有必要放在一起讲。这一类的患者很少突然发病,往往在昏倒前就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比如出汗、饥饿、心慌、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等。而在发病以后,也很难自行恢复。需要给予葡萄糖静脉注射,神志清醒的可给予糖水口服,症状才能慢慢缓解。此类患者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过量、或者有胰岛素瘤、慢性肝病等其它疾病。发病以后查血糖就能够快速确定晕厥原因。3、癫痫发作癫痫发作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晕厥,但是因为患者被送到医院就诊时,往往症状已经缓解,所以医生也常常无法排除此类原因导致的一过性意识丧失。主要的诊断线索是:有没有相关的家族病史;发作时有没有肌肉的强制、痉挛、抽搐、发作后精神错乱或昏睡;原来有没有类似的症状反复发作。需要进一步做脑电图等检查。4、假性晕厥这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昏倒”。患者发病常常有生气、激动、吵架等诱因,发病时没有意识丧失,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此类患者属于癔症,没有生理上的异常状况,各种检查结果也都是阴性,给予暗示性的治疗就可以好转。二、发生晕厥,是否有必要去医院检查?如果你是年轻人,平时身体健康,也定期到医院做体检,那么偶尔发作一次晕厥,并且能找到明确的诱发因素,对照上面列举的诱发因素,考虑可能为血管迷走型晕厥、情景性晕厥、或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之后也能够自行完全好转的,可以暂时观察。如果多次反复发作、或发病后有些症状不好转,还是要到医院查清病因。如果平时不到医院体检,即使是初次发作晕厥,也强烈建议到医院做一次初步的筛查。因为心源性的晕厥是有可能导致猝死,即使暂时找不到明确的发病原因,也一定要首先把心脏方面的危险因素排除。如果平时就发现了一些可能导致晕厥的慢性疾病,在晕厥发作的情况下,也非常有必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晕厥的反复发作。

胡燕子 2017-11-09阅读量2.8万

急性颈动脉全程闭塞患者上海九...

病请描述:   2017年6月15日上午9时许,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医科门口,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中医科医师立即意识到患者可能发生了脑卒中。主动开出头颅CT申请单,同时联系急诊预检护士,约10分钟后患者完成头颅CT被送至九院神经内科急诊。  等候在急诊的神经内科医师唐学梅通过院内平台先行查看了患者头颅CT影像迅速接诊,询问病史及查体后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立即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通知科室送来溶栓药物。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签字同意静脉溶栓,患者在发病约30分钟后用上溶栓药物。  经静脉溶栓,患者症状略有缓解,意识转清,但右侧肢体活动仍差,溶栓效果不显著,唐学梅医师诊断可能是颈部大血管闭塞,待放射科脑部血管CT造影结果传来,显示为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再次与家属进行沟通签字,准备行取栓手术。在DSA室压满手术情况下,经院医务处紧急协调,神经内科主任刘建仁带领取栓小组顺利为这名患者进行了急诊脑动脉取栓手术。术后一个半小时,患者闭塞的左侧颈内动脉完全开通。术后复查,患者右侧肢体偏瘫明显好转,能够流利对答,术后CT示颅内未见出血。收入重症病房,继续监测治疗。  刘建仁主任介绍,这名患者一方面左侧颈动脉颅外段有接近闭塞的严重狭窄,另一方面,颅内段颈内动脉血栓栓塞,因此需要先进行颈动脉颅外段支架植入术,然后完成颅内颈内动脉取栓术。手术虽较为复杂,但是整个救治过程紧凑严谨。从中医科门诊到急诊科,从急诊科到放射科CT室,再从导管室到进入病房监护室,医院多学科协作配合默契,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衔接快速,脑动脉取栓手术及时成功,充分体现了急病患所急,想病患所想。     上海九院目前有心脑血管、头面部和颅脑外伤等多个急救绿色通道,硬件条件不断完善,急救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获患者家属广泛赞誉。(上海九院 神经内科 潘辉)

刘建仁 2017-06-20阅读量1.2万

颈部按摩推拿----当心颈动...

病请描述:家住河南的王先生今年45岁,半年前自觉颈部疼痛不适,觉得自己肯定是颈椎病,自行在家附近的盲人推拿按摩缓解症状,2015年1月,一次驾车过程中突然左手臂麻木无力抬不起来,感觉突然没有了左手臂一样,方向盘控制不住撞上了公交车,还好事故没造成人员伤亡。2月份开始王先生连续三天,反复出现突发的意识丧失,就像中了邪一样,突然昏过去,什么都不知道,一会又醒了。实际上医学上这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当地医院初步检查后来我院继续治疗。全脑血管DSA造影显示:右侧颈内动脉起始端完全闭塞,左侧椎动脉远端也完全闭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头颅磁共振(MRI)显示颅内多发梗死灶,脑萎缩明显。就像庄稼地里的庄稼,缺少水的灌溉,就慢慢枯萎了,虽然发病只有半年,可是王先生的脑袋像60-70岁的老年人了。

戴大伟 2017-05-17阅读量1.3万

卒中改变了历史

病请描述: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抽烟、酗酒、高脂餐饮食随处可见,我们每每听到媒体报道某人倒在酒桌上。这些情况大多数可能是突发心脏意外事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机制类似,但和心血管病最大的不同是卒中致残率高。在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死于卒中。美国每45秒有一人发生卒中,每3分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近年来卒中逐渐受到卫生机构和人们关注。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原来卒中改变了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雅尔塔等地碰头划分势力范围的几位巨头: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当时均患有脑血管病。美国总统尼克松死于严重的心源性脑栓塞,日本首相小渊惠三死于卒中后溶栓治疗,以色列总理沙龙在一系列脑血管事件后意识丧失,成为植物人。这些事件使得公众对卒中的知晓度大幅提高。        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经济消耗都非常巨大。当一个人突然之间丧失了说话、肢体活动能力,不能清晰的思考问题或回忆,世界末日降临了!Stroke这个词生动的讲述了疾病带来的个人悲剧。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人对卒中的恐惧不亚于肿瘤。尽管躯体老化不可避免,但每个人还是希望度过一个健康的晚年。

钱云 2016-08-11阅读量5469

手术麻醉会让人变傻吗?

病请描述:真相?!手术麻醉,会影响患者认知力石浩强  PSM药盾公益  今天作者: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  石浩强清晨,公园一隅...李阿姨:张家姆妈,侬今朝总算来跳舞了,阿拉牢想侬额,侬到啥地方去了啊?张家姆妈:是的呀,李阿姨,好几个礼拜没来了,上个月我去动了个鼻子小手术,再修养了一段时间,所以没来。李阿姨:哦呦,动手术了啊,疼不疼啊?张家姆妈:不疼不疼,打全麻的,开刀辰光啥也不晓得。李阿姨:这么小的手术也要全麻啊?我听别人讲,打麻药会变笨的,蛮好不要打的。张家姆妈:是这样啊,我以前不知道,以后开刀坚决再也不打麻药了。......以上只是普通患者间的一段小小的闲谈,却可以从中发现一个广大患者们深切关注的问题——手术麻醉是否会影响到自己的记忆力与智力。其实不仅仅是普通患者,在专业医师及其他医务人员中,对这个问题也有很多的困惑。那么,药学人员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什么是手术麻醉手术麻醉是出于减轻患者痛苦、消除患者心理恐惧等目的,在手术中给予患者麻醉类药物,令其痛觉反应减轻甚至意识丧失,最终使手术能够顺利开展的一种治疗手段。而全麻是最常用的手术麻醉方式,可使病人在一定时间内意识和感觉完全消失,从而毫无痛苦。全麻药物的作用是阻断痛觉传导,手术中由麻醉师添加。在手术过程中,麻醉机可以显示各项生命指标,严密监测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情况,发现丝毫不妥,麻醉师都会及时纠正。试想,假如没有麻醉技术,患者根本无法承受外科手术中的疼痛和心理压力,可以说现代麻醉技术的进步是外科手术进步的前提与基石。手术麻醉药物=“麻醉药品”?手术麻醉中所使用的麻醉药物与我们药学专业常说的“麻醉药品”并非一个概念。“麻醉药品”指的是包括吗啡在内的一大类具有强效镇痛作用并有成瘾性的特殊管理药品。而手术麻醉中涉及的药物主要包含肌肉松弛药、镇静类药物、静脉用全身麻醉药、吸入用全身麻醉药以及其他一些药物。目前常用的有丙泊酚、依托咪酯、七氟醚等。全麻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相应的麻醉作用,所以说麻醉过程其实就是对中枢神经系统即大脑的抑制过程。但是由于这些药物在很短时间内就会被分解代谢并排出体外,所以整个麻醉过程是可控制的和暂时性的,不会改变脑细胞的功能结构,即随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清除,其作用也随之消除,不会产生持续的影响。因此说全身麻醉后记忆力会受影响、脑子会变笨的顾虑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Q那为什么会有患者觉得手术麻醉后影响了记忆力和智力呢,甚至有相关的专业研究也观察到这一现象呢?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尽管麻醉药物在单独少量使用时不会显著影响认知能力,但是术中麻醉经常是多药合用,产生的相互作用难以预料,存在尚不明确的研究空白。其次,认知能力的降低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表达,可能受固有、传统的观念影响,令患者产生麻醉后记忆力变差的错觉;另外,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失血等原因可能造成患者大脑的暂时性缺氧,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到患者术后的认知能力。综上所述,麻醉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麻醉师是手术的“幕后英雄”,通常情况下,麻醉安全可靠。麻醉影响记忆力和智力都是传统的认知,没有科学依据,一般术后的记忆力下降,可能是手术应激、注意力转移或患者主观的认为,不要在这上面过于纠结,应该寻找其他方面的原因。在治疗中,患者要信任医生的专业技术与判断能力;医生也有义务和患者进行充分地沟通交流,既要保证患者的身体疾病得到治疗,同时关注、关心患者心理上的需求,令病魔不再可怕。

费健 2020-08-26阅读量8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