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 产后头痛 > 内容

产后头痛内容

每逢“那几天&r...

病请描述:33岁的张女士,是一位职场的成功女性,也是一名全能妈妈,但从一年前开始,每至大姨妈(月经)光临前她就开始头痛,以双颞、太阳穴为主,还伴随着腹胀腹痛拉肚子等症状,常常持续1周多,痛得甚至不能工作。张女士得的是普通头痛吗?为什么总是月经前发作呢?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一科  华荣  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内科主任医师华荣从事中医内科、急诊临床教学工作近30年,她认为,门诊头痛患者女性较为多见,女性患病率约是男性2-4倍,部分女性头痛又有经期见后发作的特点,这种头痛我们叫经行头痛。什么是经行头痛呢?经行头痛是经期前后发作的头痛,与现代医学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经前期综合征相关,在女性偏头痛中占35-54%。经行头痛较非经期发作的偏头痛发作时间更长,伴随症状更多,治疗更难,致残率更高。现代医学认为,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的的病机与三叉神经血管、雌激素水平波动、前列腺素和遗传因素等相关。那经行头痛有什么特点呢?华荣主任介绍,临床发现经行头痛的女性,多数在青春期发病,有家族史,经期发作为主,怀孕期多数消失,产后气血亏虚而病情反复且加重。经行头痛与气血失和有关经行头痛为什么发病有这些特点呢?华荣主任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经行头痛的病机和治法。肝脾胃气血失和,冲任督受损是经行头痛的重要病机。临床上经行头痛发作时常常伴发恶心呕吐、胃脘胀闷等脾胃症状,日久则出现以及焦虑、失眠、健忘等。中焦脾胃为脏腑气机之枢纽,辨证要重视“木郁克土”或“土壅木郁”,以致肝脾胃气机失调的病机改变经行头痛。在偏头痛基础之上,应重视冲任督脉损伤的因素。其病理过程为:脏腑(尤其是肝脾胃)功能失调以致气机不利,气血失和,阻滞经络(以冲任督为要),上下不通,脑窍不宁的病理过程环环相扣,并在经期阴阳转化动荡之时发为头痛。治疗要疏肝健脾病机知道了,经行头痛该怎么治呢?华荣主任认为,疏肝解郁,健脾和中,调畅气机为治疗大法。针对经行头痛“肝脾胃气血失和,冲任督受损”的病机,临证以“疏肝解郁,健脾和中,调畅气机”为法,其中尤以健脾为要。脾胃运化、升降气机有赖肝气条达、疏泄之助;肝血涵养依赖后天脾土运化水谷精微。所以临床中依据病机偏胜,健脾、调肝、和胃的治法可有所侧重,但三者不宜独行,不可偏废,当肝脾胃同调,和谐统一。方药自拟解郁和中汤基于临床研究经行偏头痛病机认识,华荣主任经过多年摸索形成基本方,命名为“解郁和中”方,基本由炒白术、茯苓、法夏、厚朴、延胡索、白芷、桂枝、白芍等组成。并依据临证脾虚、肝郁、胃滞偏重,经前多热,经后易虚,头痛部位等原则适当加减。如:经前期加郁金,菊花;经后期加当归,仙鹤草;脾虚为主加党参,黄芪;肝郁甚者,加郁金、香附;食少胃胀,胃气上逆者,加莱菔子、麦芽、丁香、柿蒂;反酸者,加左金丸;便秘者,加火麻仁。临床观察,经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可逐渐减少,发作程度减轻;坚持治疗,力求根治,治效者众。本文摘自“南方+”记者:严慧芳通讯员:宋莉萍 文灼

华荣 2021-11-18阅读量1.1万

准妈妈/孕妇常问的三十个问题...

病请描述:21.什么是羊膜穿刺术?羊水是母亲子宫内围绕胎儿的液体,羊膜穿刺术是经女性的腹部向子宫中置入一根穿刺针,并取出少量羊水的操作。 我们可通过羊膜穿刺术获取羊水样本,并进行相关检测以了解胎儿健康状况。 羊水检查最常用于判断胎儿有无遗传问题,如唐氏综合征。当其他检查(如胎儿超声检查或父母血液检测)显示胎儿可能有遗传问题时,可能会检查羊水。 有时通过羊膜穿刺术判断胎儿有无感染。 22.如何进行羊膜穿刺术?主要步骤如下: ●医生通过超声检查在屏幕上实时观察宫内胎儿和羊水的情况。 ●同时将穿刺针插入腹腔、进入羊膜腔。 ●并用该针连接注射器,抽取少量羊水,一般约10-20毫升。 ●将羊水样本送实验室检查。 羊膜腔穿刺总体还是比较安全的,在一个成熟的产前诊断中心,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在千分之到干分之三,主要是一个流产,其它更少见的还包括:羊水经阴道渗漏,宫内感染和胎母输血等。23.剖宫产有风险吗?有风险。虽然剖宫产后大多数母亲和婴儿的情况良好,但也存在风险。 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更可能导致: 膀胱、血管、肠道和其他邻近器官的损伤 新生儿呼吸困难 感染 血栓 伤口愈合不良 母亲分娩后需更长时间才能康复 下次怀孕的胎盘植入或者产后出血问题 医生可以帮助您确定是否值得冒手术的风险。 24.什么是临产?临产是女性身体准备分娩的方式,常在37-42孕周自行启动。女性的预产期是在40周。虽然叫做预产期,但只有少部分的孕妇会在妊娠期分娩。 37周以后的临产叫做足月临产,而在<37孕周出现临产发动时称为“早产”临产。 临产发动的征象包括: 感觉胎儿在下降。 出现更多的粘稠的,或轻微带血的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增加有时称为“黏液栓”或“见红”。 羊膜破裂。怀孕期间,孩子位于您子宫中的羊膜内,并被羊水所围绕。羊膜会在孩子出生前的某个时候破裂,内部的液体便从阴道排出,这可造成有液体涌出或流出的感觉。 腰部酸痛。 开始出现宫缩,可造成疼痛和腹部坚硬。一次宫缩后,子宫会松弛,疼痛会消退。部分女性会出现假临产宫缩,类似于宫缩的感觉,但并非真性宫缩,并不表示进入临产阶段。 25.如何判断真性宫缩和假临产宫缩?分辨起来较为困难,但有一些方法可帮助判断差异。 真性宫缩每几分钟发生1次,并会逐渐变得更加频繁。假临产宫缩也可每几分钟发生1次,但不会逐渐变得更加频繁。 即便是在休息,真性宫缩也不会消退,而假临产宫缩通常在您休息时消退。 真性宫缩会逐渐变得更加强烈和更加疼痛,而假临产宫缩一般不会这样。 真性宫缩可能感觉上是在腰部和腹前侧,而假临产宫缩通常只在腹前侧。 如果仍不确定是否为真性宫缩,请联系医生或助产士。26.临产时会发生什么?临产是女性身体预备分娩的过程,其间会发生宫缩,即子宫缩紧,伴有疼痛和腹部发硬,以及宫颈变软、消失和扩张。随着分娩迫近,胎儿会从子宫降至阴道,您会有想要排便的感觉。 临产通常在孕37-42周自行发动,有时医生也会给你进行一个引产,也就是俗称的催产。常用的方法包括阴道内塞入软化宫颈、诱发宫缩的药物;宫颈放置球囊,用物理压迫的方法软化宫颈;或者静脉点滴催产素的方法来诱发宫缩。27.分娩是如何进行的?分娩时,医生或助产士会协助您娩出孩子。若孩子从阴道娩出,则称为“阴道分娩”;若通过手术从子宫中取出孩子,则称为“剖宫产”。 目前分娩镇痛已经普遍开展,使用药物来减轻疼痛以后,可以明显改善准妈妈的分娩体验。 阴道分娩时,一旦宫颈开全,您需用力娩出胎儿。医生或助产士会告诉您何时开始用力分娩可能需要数分钟到数小时,初次分娩时该过程通常较长。 大多数母亲能顺利分娩,但有时医生或助产士会通过产钳或胎吸来牵拉胎儿,帮助胎儿娩出。也有的孕妇的阴道分娩过程不那么顺利,那就需要改成剖宫产。 28.我娩出胎儿后会发生什么?医生或助产士会钳夹并切断脐带,然后把孩子给您,或给儿科医生接受检查。如果您和孩子均健康,医生或助产士可能会等1分钟左右再钳夹脐带,从而让婴儿获得胎盘中的部分血液。 接下来,胎盘也需要被排出子宫。胎盘通常在孩子出生后30分钟内自然排出,但有时需要医生或助产士的帮助,进行人工剥离。 胎盘排出子宫后,医生或助产士会检查您的阴道。如果分娩中您的产道发生撕裂,可能需要缝合。 29.新生儿出生后会发生什么?医生、护士、助产士或儿科医生会快速检查孩子的身体和总体健康状况。其中包括“阿普加评分”(孩子出生后1分钟和5分钟时进行),即检查孩子的心率、呼吸、动作、肌张力和皮肤颜色。 孩子出生后,您很快便能抱他/她。 孩子在出院前还会接受: ●详细的体格检查 ●血液检测(足跟采血),以检查是否存在各种严重的先天性疾病 ●听力检查 ●注射乙肝疫苗–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感染,而疫苗可以预防或減少乙肝的感染。30.产后出院了,什么情况需要再就诊?出院后,若有以下情况,请联系医护人员: 伤口流液或者裂开 阴道大量出血–分娩后数周内有一定程度的阴道出血是正常现象,但若出现大的血凝块或出血增加,请告诉医护人员。 明显的头晕,头痛或视物模糊 发热 呕吐 新发的腹痛 感到极度悲伤或无助

梁嬛 2020-11-15阅读量9921

乳腺科采用膏方针对性调补女性...

病请描述:“膏药丸散”,是中药的不同剂型,其中,“膏”因其疗效持久,口感好,疗效确切,适用人群亦广泛等优点,成为了国人几千年来祛病强身的方法。 冬天是主封藏的季节,冬季劳作少,消耗少,以滋补为主的膏方容易被机体吸收储藏,故有“冬令进补”之说,正是吃膏方的好时候。近年来,由于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长期劳累、体力过度透支、精神压力过重等因素导致身体虚弱的亚健康状态患者越来越多,平时工作忙碌,无暇顾及自己和家人健康,又不甘心等待疾病到来的那一天再治疗。膏方逐渐成为城市白领首选的“年终奖”,犒劳自己和家人。而对身患慢性疾病,病久虚弱的患者,大病重病、术后产后身体虚弱的患者,先天不足、后天失于调养而体质虚弱者们来说,吃膏方也是在这个季节调理身体的健康状况的不二之选。对一般人来说,如果感觉自己疲劳乏力、倦怠不适、头痛头晕、月经不调、脱发、睡眠质量下降、腰膝酸软等,在必要的体检明确原因后,也可以服用膏方治疗和调理,尤其适宜的人群包括慢性病患者、亚健康者、老年人、体质较弱的妇女儿童、疾病康复期患者等。 寒冬三九服用膏方的民俗在沪上民间由来已久,明清时期诸多海派中医也在医案中留下过膏方运用的宝贵经验。由于上海特殊的经济、文化和地理气候,造就了自身独特的“海派膏方”特点,优质有效的膏方应包含有经验的中医师辨证处方、高超娴熟的制作技艺、道地精良的原材料和正确的服用方法等多个方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派膏方”民俗项目的保护单位,努力发掘继承海派膏方的精致制作特色。今年冬令季节,仍有200余名各科的高级职称以上专家开设膏方门诊,涵盖了内外妇儿各个科室,专家队伍庞大、科室范围广。通过膏方帮助适宜人群实现调理滋补、补气补血、延年益寿、改善体质的作用。 吴雪卿现有门诊时间同时接诊膏方调补患者,可直接现场挂号。

吴雪卿 2019-11-11阅读量1.0万

精准微创治疗垂体瘤卒中一例—...

病请描述: 青年男性,因头痛伴视物模糊前来就诊,在仔细问诊过程中发现该患者伴有男性功能异常。鞍区磁共振检查发现:鞍区肿瘤卒中可能,肿瘤侵犯双侧海绵窦、颈内动脉,鞍隔被顶起,鞍底部分塌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TIWI像T2WI像冠状位增强矢状位增强术前激素检查:泌乳素(PRL)>4200 mIU/L (正常:72-407mIU/L),无垂体功能低下表现。泌乳素升高见于女性产后哺乳期,本例男性患者PRL异常升高,显然不正常。我们采用精准微创的经蝶手术入路,切除垂体瘤卒中。手术顺利,术后第一天复查泌乳素下降到正常范围较低水平。术后即刻CT:术区干净,肿瘤及出血完全切除。术后患者无脑脊液鼻漏,无发热,美观保留,术后第四天自主下床活动,术后第5天自主步行出院。对于垂体瘤卒中的患者,手术指正明确,要及时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生活受影响、视力视野障碍加重、垂体功能低下等严重结果。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8310

《泌乳素型垂体瘤与怀孕》一直...

病请描述: 很多年轻未婚未孕的患者却已经发现自己患有泌乳素型垂体瘤,想怀孕生子怎么办?当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或者怀孕者发现自己患有垂体瘤时,不知何去何从。我需要治疗吗?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治疗?垂体腺瘤本身对胎儿有影响吗?治疗对孕者及胎儿有影响吗?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医学科普,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常常引起高泌乳素血症,从而导致女性患者乳房溢乳、月经紊乱、甚至不孕。泌乳素腺瘤患者经过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溴麦角环肽和卡麦角林)治疗后可正常排卵怀孕。当泌乳素瘤患者发现月经消失时,应行测孕检查,一旦发现怀孕,停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以减少胎儿药物暴露。此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怀孕患者仅应用3-4周,药物暴露时间<6周较为短暂,研究发现溴麦角环肽和卡麦角林治疗PRL型垂体腺瘤患者,并没有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儿、多胎及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正常人在怀孕期间PRL水平可升高到正常水平10倍左右,垂体体积也会增生变大。对于垂体瘤孕者停药后的6-10周内,PRL水平会进一步升高,之后便不会增加,故不必过于频繁检测激素指标而避免引起过度担心。未经治疗的PRL型垂体瘤中,2%-3%的垂体微腺瘤和20%-30%的垂体大腺瘤会增大。因此,在怀孕期间,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每三个月复查激素、视力视野改变及MRI平扫(非增强)。垂体微腺瘤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药物是治疗首选。垂体大腺瘤患者如果出现视力视野改变,或者进展性头痛,或者垂体机能减退,及时复查头颅(鞍区)MRI,以便区分是垂体瘤增大还是出血卒中,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时,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疗。当然,条件允许尽量避开怀孕前三个月的各种治疗。如果怀孕接近晚期,先生产也是一种选择。产后哺乳对于垂体瘤影响不大,哺乳期间建议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然而,仍然有很多问题摆在人们面前,需要医学领域进一步去研究探索。问题一:18%的患者对卡麦角林不敏感,从而要加大药物剂量来实现正常的PRL水平,卡麦角林高于传统剂量对于怀孕患者安全吗?问题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效控制垂体大腺瘤的体积,当发现怀孕而忽然停药,同时雌激素快速升高,这对于怀孕患者安全吗?问题三:但怀孕期间做增强MRI安全吗?因此对于孕期妇女,如果发现或者诊断为垂体腺瘤,建议孕前先治疗,PRL型垂体瘤首选药物治疗,对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不能耐受或者存在抵抗的患者或那些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仅用于手术不能切除肿瘤及术后肿瘤复发或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等病情确实稳定后2年左右再考虑怀孕,以免给孕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反之,就要按照本文所述,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8322

经行头痛需肝脾胃同调

病请描述:经行头痛是经期前后发作的头痛,与现代医学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经前期综合征相关,在女性偏头痛中占35%~54%。它的发作时间比非经期偏头痛更长,伴随症状更多,治疗更难。现代医学认为,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的病机与三叉神经血管、雌激素水平、前列腺素和遗传因素等相关,治疗上常选用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曲坦类、麦角胺类、CGRP受体拮抗剂以及雌激素类药物。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经行头痛的女性多数在青春期发病,有家族史,经期发作,有些平时发作,怀孕期多数消失,产后随着气血亏虚或反复加重。经行头痛为何发病有这些特点,中医如何治疗呢?笔者从中医理论和实践角度谈几点体会。 肝脾胃功能失调为因   临床上,经行头痛常常伴发恶心呕吐、胃脘胀闷等脾胃症状,以及焦虑、失眠、健忘等。而中焦脾胃为脏腑气机之枢纽,辨证要重视“木郁克土”或“土壅木郁”,导致的肝脾胃气机失调等病机改变。经行头痛在偏头痛基础之上,应重视冲任督脉损伤的因素。其病理过程为脏腑(尤其是肝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气机不利,气血失和,阻滞经络(以冲任督为要),上下不通,脑窍不宁的病理过程环环相扣,并在经期阴阳转化动荡之时发为头痛。   脾胃病发病过程中,脾常虚,肝常郁,胃常滞,很少单独为病。经行头痛的病理机制与肝、脾、胃均密切相关,是三位一体整体动态的失调。脾胃居于中焦,以脾升胃降之性而为全身脏腑气血阴阳升降之枢。如劳逸失度,饮食不节,思虑过度,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痰浊内生而阻碍气血运行,脑脉不通而头痛;亦可致气血生化乏源,脑失清阳、精血之充,不荣则痛;或致中焦枢机不利,脾不升清,胃不降浊,升降失常,伴见恶心、呕吐等症状。久病不愈,多加重肝郁,横逆伤脾胃;痰湿内生,复碍脾胃;脾胃既伤,不能化生气血以养肝,形成恶性循环,此时非健脾调肝和胃之法不能运转枢机。   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海”者,以纳百川之谓。然冲任督皆上行,胞宫在下而禀冲任之血者何也?经者径也。以经气轻清上行,而经血下行,故平人上受督脉之清气则上窍舒利,下禀冲任之血则月经信而有期。若冲任督脉受损,经络阻滞,道路不通,则清气不升,阴血失降,是生月经病,亦并头痛。又或力弱失运,升降失常,气血不动,则上下不通,亦生头痛。 健脾调肝和胃缺一不可   针对经行头痛“肝脾胃气血失和,冲任督受损”的病机,临证以“疏肝解郁,健脾和中,调畅气机”为法,其中尤以健脾为要。脾胃运化、气机升降有赖肝气条达、疏泄之助;肝血涵养依赖后天脾土运化水谷精微。所以,临床中依据病机偏胜,健脾、调肝、和胃的治法可有所侧重,但三者不宜独行,不可偏废。   1.健脾之法,温和升运。若脾气健运,脾旺不受邪,肝弗能害,痰湿亦随之消弭。所以,健脾之法是打破脾伤—痰湿内生—复碍脾恶性循环的关键。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气得健,亦能养肝;脾胃纳运互济,升降相因,故脾健可助胃和。   而健脾之法,总宜温和升运。脾为胃行其津液,主升清,主运化,故治以升提助运,是依据脾之特性而治;一升一运皆属阳,故用药宜温,培植阳气;中焦脾土易受痰湿所困,所以温化痰湿可助脾健,而痰湿之治,总宜“温和”。温则阳气煦暖,清阳自升,水谷自运,气血流行;用药平和,则正气不伤。暗合《金匮要略》“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健脾不宜一味呆补,用参芪反易滞腻,姜附一类过于温燥,恐防伤阴。临床常用茯苓、炒白术、炙甘草、砂仁、木香等药,温和不伤正。   2.疏肝之法,疏柔并济。疏肝的重要性可从几个方面理解: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是经行头痛的常见诱因。②肝气舒畅条达有助于脾胃气机正常升降,以助脾健胃和。③肝藏血的功能正常可助血海灌注,条达之性可助冲任气血调和。   肝之性,体阴用阳。其体阴,故治宜阴柔;其用阳,故治宜疏泄。即疏肝柔肝应分为两部分:疏肝以调畅气机,柔肝以助长阴血。疏柔并用,则疏肝不伤阴血,柔肝不惧碍滞,为平治之法。临床常用延胡索、香附、桂枝、小茴香、乌药等以疏肝理气,并与芍药、枣仁、枸杞子等柔肝养血药同用。   3.和胃之法,通降和顺。胃腑和降与脾气健运密不可分,胃和则浊阴下行,水谷下纳,可助脾健。肝脾之性皆升而胃性主降,所以降胃之法使气血既升而降,则气血周流,上下俱通。“六腑以通为用”,胃以和降为期,常用陈皮、法夏、莱菔子、厚朴、枳壳等健脾和胃降气消滞之药。   总之,疏肝解郁,健脾温中,升降枢纽平和,达到“解郁和中”,气血阴阳和谐,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理念。因此,本法在临床中可以调理脾胃治百病,四季脾旺不受邪,善于变通,体现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用解郁和中汤作基本方   经多年摸索,笔者形成了基本方——“解郁和中方”。该方由炒白术、茯苓、法夏、厚朴、延胡索、白芷、桂枝、白芍等组成,并依据脾虚、肝郁、胃滞偏重,经前多热,经后易虚,头痛部位等原则适当加减。如经前期,加郁金、菊花;经后期,加当归、仙鹤草;脾虚为主,加党参、黄芪;肝郁甚者,加郁金、香附;食少胃胀,胃气上逆者,加莱菔子、麦芽、丁香、柿蒂;反酸者,加左金丸;便秘者,加火麻仁。临床观察,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发作程度减轻。   现代研究表明,延胡索、白芷可调节5-HT、NO、DA、β-EP等与疼痛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及神经递质的水平,从而改善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中药疏肝法可提高卵巢雌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等,这可能是健脾和中、疏肝止痛、调畅气机法可用于治疗经行头痛的现代医学病理和生理机制。经行头痛需肝脾胃同调    广东省中医院刘茂才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华荣 文灼彬

华荣 2019-06-10阅读量1.1万

国医大师朱南孙用药经验(2)

病请描述:50.大黄月季花月季花甘温通利,活血通经,配大黄,清热泻火,活血调经,通便导滞,宜于心火偏旺之闭经。脾虚便溏者慎用。 51.淮小麦炙甘草淮小麦味甘微寒,养心阴而安心神;炙甘草和中缓急。朱师善用两药再配首乌藤、合欢皮、茯苓神等治疗心阴不足、肝郁不畅所致神志不宁诸症,如更年期综合征、脏躁症、经期烦躁少寐以及闭经等。淮小麦用至30g。 52.刘寄奴石见穿活血通经,消症止痛。凡盆腔(疒徵)积瘀滞疼痛者为宜,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等。 53.青皮陈皮青皮性烈,偏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陈皮性缓,偏于健脾行气,燥湿化痰。两药同用,调和肝脾,消胀除积,理气止痛。妇人肝脾不和之痛经、经前乳胀、经行腹泻以及痰湿阻络之不孕、徵瘕等症皆可应用。 54.三棱莪术三棱苦平,莪术苦辛温,皆能破血和气,消积止痛,三棱破血力强,莪术破气力宏,两药配伍,尤宜于瘀阻(疒徵)瘕等有形之坚积,如血滞经闭、瘀阻痛经以及囊肿、肌瘤、癌症等。两药消积散瘀力强,是妇人徵瘕积聚之要药。但虚人慎用,或与参、术同用,以免损伤正气。 55.石菖蒲制南星化痰醒脑开窍。制南星通胞络之痰滞;石菖蒲芳香开窍,和中辟浊。合用为痰湿阻滞型不孕症之要药。能调节丘脑-垂体-卵巢功能,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症所致的闭经。每于经期中加石楠叶,既增生化痰通络之效,又能温肾兴阳,促卵助孕。 56.桃仁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两药合用,协力效增,专治妇女各种瘀血痛症,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徵瘕属血瘀实证者。 57.瓜蒌仁桃仁瓜蒌体体润性滑,善涤痰垢而导积滞,有润燥滑肠通便之效;桃仁苦平,破血去瘀,润燥滑肠。合用宜于瘀阻(疒徵)瘕而兼大便秘结之证,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闭经、痛经、盆腔炎等症,瘀阻胞宫、胞络,日入阴亏液乏,大便干结不畅者,多配火麻仁(即麻子仁)。 58.蒲黄五灵脂两药配伍乃古之名方失笑散,能治一切血滞腹痛,尤宜于瘀血内阻致经行欠畅之痛经,如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经水不止之崩漏;产后瘀滞不下之恶露不绝、产后腹痛等,用之颇效。血瘀型崩漏再配以炮姜炭、大黄炭、山楂炭等效佳。蒲黄乃粉末,五灵脂气味腥恶,故均需布包入煎。 59.蒲黄赤芍活血凉血,散瘀止痛,常配丹参,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必用之品。若为热瘀互结,则加公英、地丁、败酱、红藤之类。亦用于消散肌瘤。 60.炙乳香炙没药乳香、没药皆能活血止痛,消肌生肌。乳香辛温香窜,偏于调气止痛;没药散瘀活血,偏于活血定痛,两药兼施,相须效增,对气滞血瘀之痛经最为适用。也用于血瘀型经闭、徵瘕,用药量一般为各3g。 61.橘叶橘核橘叶疏肝解郁,消肿散结;橘核苦温,理气散结,两药皆入肝经,为治疗乳房癖块之佳品,时配以广郁金、川楝子、青皮等。 62.海藻昆布两药咸寒,清热软坚,善消瘰疬瘿瘤。上可解乳房郁热、结块,下可消卵巢囊肿、症积。 63.猫爪昆布猫爪草解毒散结,昆布消瘿散瘤。用于乳癖结块之顽症,配用芋艿丸疗效更显。 64.蒲公英夏枯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又善消肿散结,夏枯草平肝解郁,且长清热散结。两药配伍,清热平肝,解郁散结,常用于肝郁火旺之乳癖,经前乳痛症。 65.红藤白头翁清热解毒,通络散结,为治疗两腹侧抽掣吊痛,或兼湿热带下、便溏之要药,配椿根皮效尤佳。 66.川楝子红藤川楝子苦寒,清湿热,疏肝气;红藤苦平,通血脉,解热毒。两药配伍。一气一血,是妇女附件炎必用药。 67.广郁金合欢皮广郁金性凉,辛散甘降,乃血分之气药,平肝解郁,凉血散辨瘀.合欢皮甘平,活血止痛,怡悦心志。合用行气活血,疏肝悦情,是情志不遂,肝郁不达所致的经前乳胀、胁肋胀满、闷闷不乐之佳品。 68.延胡索川楝子延胡索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为止痛良药;川楝子入肝经。疏肝止痛,性寒,且能导热下行,故两药合用妇女实证痛经或徵瘕结聚所致腹痛之良药,常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盆腔炎等症。 69.知母黄柏同入肾经,清热利湿,滋肾泻火。多配滋养肝肾药治疗慢性盆炎之湿热壅盛,有肾阴虚之证,也用于治疗肝肾虚型不孕症,基础体温呈高温双相者。 70.制香附川楝子香附辛平微苦,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配川楝子,尤善治妇科肝郁气滞所致诸症,是常用的一对疏肝理气药。若体虚,则酌情与补气、养血、滋阴药配伍运用。 71.制香附广郁金香附宣畅十二经气分,兼入血分,擅长舒肝解郁,调经止痛;郁金属血分之气药,辛散苦降,兼能清热。两药合用,调气活血,清降止痛,凡情志抑郁,气血瘀滞之经前胸乳胀痛,心烦气逆,经行腹痛以及徵瘕结聚等症皆可运用。 72.穿山甲留行子穿山甲性专行散,能通经络;留行子功专通利,能走血分。两药配伍,通络下乳,善消乳癖。以两药研粉,每次吞服1.5g,治乳癖,效验。 73.穿山甲海藻化痰消结,疏通乳络。对经前乳胀伴明显肿块、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适宜,常配夏枯草、皂角刺等加强消瘤散结之力。 74.血竭末三七粉血竭行瘀止痛;三七止血要药,且能散瘀定痛。两药配伍,通涩并用,兼止血、行瘀、止痛三大功用,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经量多者必用之品。两药用量各2g,吞服即可。 75.生地钩藤生地滋阴凉血清热;钩藤平肝清热降逆。常用于妇女肝肾阴虚,心肝火旺引起的经期精神失常、经前乳房胀痛、孕后胎漏胎动不安、子肿、子悬等症。 76.生牡蛎钩藤平肝清热。常用于肝旺肾虚之更年期综合征,症见心烦易怒,头痛头晕,烘热汗出等症。也用于经前头痛。 77.磁石龙骨磁石重镇安神,龙骨平有镇惊。常用于经期癫狂,症见烦躁失眠,甚者胡言乱语、狂笑喊叫,也用于阴虚肝之夜寐惊叫。两者配伍,有明显镇定中枢神经作用。 78.赤小豆绿豆赤小豆清热利水解毒,性善下行;绿豆清热解毒,皮胜于豆。常配料豆衣(又名鲁豆衣,补肾阴而养血平肝,清虚热而止盗汗)三豆合用名“扁鹊三豆饮”。广泛用于妇人面部色素沉着之雀斑、先兆子痫、妊娠恶阻等属肝血热、湿热内蕴、冲脉气逆者。 79.川黄连莲子心川连清心泻火;莲子心清心安神,止渴除烦,乃清养之品。凡心肝火旺、痰火扰心、心肾不交所致的妇女精神失常皆可应用。心肾不交之失眠、心怯,多配远志交通心肾。 80.黄连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凡妇人邪侵冲任、湿热蕴阻胞脉,症见少腹抽掣坠痛、带黄气秽、大便稀溏者,皆可选用。 81.黄柏椿根皮清热燥湿,收敛固涩,是治疗湿热带下,阴痒之常用药,多配地榆、侧柏叶等。 82.青蒿地骨皮清热除蒸,善退虚热。常在滋养肝肾方中加入此药对,治疗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更年期合征、崩漏,以及不孕症基础体温高温双相或单相者。 83.生地地榆再配侧柏叶、椿根皮能上能下,四味一组,习用于肝旺血热、脾虚便溏之证,症见经行量多,烦热口渴,大便不实,或伴小腹胀痛。生地清热凉血,养阴增液,宜于肝旺血热之证,恐寒凉太过,用之脾虚者常致大便实,配椿根皮既可止血,又可涩肠止泻。盆腔炎、内异症、崩漏常遇此症,用之颇验。 84.大蓟小蓟(大小蓟)清热凉血,祛瘀止血,适用于血热有瘀之崩漏、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等症。 85.姜川黄连淡吴茱萸吴茱萸辛苦大热,疏肝暖脾善解厥阴之滞,消阴寒之气,但配川连之苦寒,辛开苦降,一寒一热,相反相成,用于妊娠早期因肝旺冲脉气逆,胃失和降之恶阻。 86.苎麻根南瓜蒂苎麻根甘寒,清热止血安胎;南瓜蒂止呕安胎,合用宜于妊娠胎漏,下血腹痛,兼有恶心欲吐之症。腰酸痛者再配炒川断、杜仲、寄生之类。苎麻根且能通便,胎热便结者尤宜,用量在15g~30g,故素体脾虚便溏,孕后无胎漏下血者亦应慎用。 87.川黄连阿胶珠黄连苦寒,清心泻热,燥湿止泻;阿胶甘平,滋阴补血,止血安胎,《本草备要》谓“泻者忌用”,故用蛤粉炒成珠。两药配伍,清补并举,尤宜于妊娠后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胎漏、胎动不安者,多伴有心烦不安,腰酸腹坠等症。川连多用3g,阿胶珠用9~12g。 88.紫草白花蛇舌草(若无可用水线草)再配生牡蛎、夏枯草、旱莲草,此五味组合,平肝软坚,消瘤断经,是更年期肾虚肝旺型子宫肌瘤、经前乳胀、月经过多的常用药,前3味各用30g。也常配入治疗上证的膏方中,阴虚可加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久服消瘤缩宫,断经防癌。 89.棉花根红枣棉花根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红枣安中益脾,合用可治产后浮肿、经行浮肿。属强壮消肿帖。棉花根兼能通经,故产后恶露未净,或经行量多者不宜。 90.藿香佩兰两药芳香化湿,醒脾启胃,是暑湿当令之药,也宜于湿浊内阻脾胃之妊娠恶阻,多配砂仁、苏梗,以助化湿宽中之效。 91.苏罗子路路通行气通络,上通乳络,下疏胞络则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盆腔积聚、乳癖,症见小腹、少腹、乳房胀满疼痛之常用药,服后腹中作响,上易嗳气,下则矢气,胀满乃消。 92.路路通通草两药配合,是性质缓和之通乳药。 93.骨碎补刘寄奴骨碎补苦温,温肾坚骨,治疗折伤;刘寄奴活血止痛,善疗跌打损伤。两药用于产后息胞致耻骨疼痛效佳。 94.鹿角霜龟版鹿角霜“通督脉之气舍”,擅长温通督脉;龟版得阴气最足,峻补阴血,善通任脉。两药皆血肉有情之品,一阴一阳,性味纯厚。尤宜于产后(人流后)肾气虚弱,腰部酸楚,以骶骨疼痛为主者。 95.鹿角胶龟版胶鹿角胶甘平微温,温肾通督,生精止崩;龟版胶甘咸平而平,滚阴通任,益肾健骨。两药合用,阴阳俱补,大补精髓。《本经逢原》谓“非龟鹿二胶并用,不能达任脉,而治羸瘦腰痛”。朱师常予两药入妇人崩漏带下、阴阳俱虚、形体虚羸,性欲淡漠之膏方中。若脾虚纳呆,需加健脾助消化之品,以防上药粘腻之弊。 96.鹿角片附子附子主督脉脊强而厥,两药配伍,善疗产后受寒脊背寒冷而痛,俯仰不便之症,朱师还配以桂枝、络石藤、鸡血藤、海风藤等温经通络之品。 97.当归肉苁蓉当归质润多汁,养血润肠;肉苁蓉质润而降,滋肠通便。两药配伍,养血滋液通便。是阴血亏损、肠燥便结不畅之必用药,多用于产后、久病体虚、失血津亏之人。 98.茯苓茯神健脾渗湿,宁心安神。朱师用于妇科诸症属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症见神疲、纳呆、心悸、少寐者。以朱砂拌用,可增宁心安神之效。 99.山楂鸡内金山楂甘酸微温,善消食积,且能化瘀。《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善入血分为化瘀之要药,能除痃癖(疒徵)瘕,女子月闭,产后瘀血作疼”。鸡内金甘平,为消食化积之良药。若脾虚便溏,则炒用。 100.贯众远志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远志不仅能交通心肾,宁心安神,也有止血之效。两药配伍,常用于血热妄行,心神不宁之崩漏、人流后恶露不绝等症。 101.玫瑰花代代花玫瑰花偏入肝经,解郁疏肝,行气和血,代代花甘苦气香,疏肝和胃,理气宽胸,开胃止呕。合用肝胃不和之恶阻,经行呕吐或妇人伴气郁。 102.玫瑰花月季花月季花甘温通利,活血通经,两药配伍,常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经闭、涩少之症。 103.糯稻根瘪桃干多配浮小麦,3味配伍,敛汗专药,妇人虚汗、盗汗均可应用,配益气固表之参术,或滋阴清热之知柏,用于产后体虚汗证或更年期综合征。 104.赤石脂禹余粮两药质重固涩,攻专下焦,均能止血止泻,久崩久漏,或久泻久利,属脾肾虚弱之证所必用。 本文为转载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唐明华 2019-05-04阅读量1.2万

华荣主任携手南方+为头痛的你...

病请描述:【健康科普】华荣主任携手南方报业媒体女神节献礼啦!专业知识为您解读省中医院“头痛专科”有口皆碑的女神止痛好法子“解郁和中汤”。33岁的张女士,是一位职场的成功女性,也是一名全能妈妈,但从一年前开始,每至大姨妈(月经)光临前她就开始头痛,以双颞、太阳穴为主,还伴随着腹胀腹痛拉肚子等症状,常常持续1周多,痛得甚至不能工作。张女士得的是普通头痛吗?为什么总是月经前发作呢?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内科主任医师华荣从事中医内科、急诊临床教学工作近30年,她认为,门诊头痛患者女性较为多见,女性患病率约是男性2-4倍,部分女性头痛又有经期见后发作的特点,这种头痛我们叫经行头痛。   什么是经行头痛呢? 经行头痛是经期前后发作的头痛,与现代医学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经前期综合征相关,在女性偏头痛中占35-54%。经行头痛较非经期发作的偏头痛发作时间更长,伴随症状更多,治疗更难,致残率更高。现代医学认为,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的的病机与三叉神经血管、雌激素水平波动、前列腺素和遗传因素等相关。 那经行头痛有什么特点呢?华荣主任介绍,临床发现经行头痛的女性,多数在青春期发病,有家族史,经期发作为主,怀孕期多数消失,产后气血亏虚而病情反复且加重。 经行头痛与气血失和有关 经行头痛为什么发病有这些特点呢?华荣主任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经行头痛的病机和治法。 肝脾胃气血失和,冲任督受损是经行头痛的重要病机。 临床上经行头痛发作时常常伴发恶心呕吐、胃脘胀闷等脾胃症状,日久则出现以及焦虑、失眠、健忘等。中焦脾胃为脏腑气机之枢纽,辨证要重视“木郁克土”或“土壅木郁”,以致肝脾胃气机失调的病机改变经行头痛。 在偏头痛基础之上,应重视冲任督脉损伤的因素。其病理过程为:脏腑(尤其是肝脾胃)功能失调以致气机不利,气血失和,阻滞经络(以冲任督为要),上下不通,脑窍不宁的病理过程环环相扣,并在经期阴阳转化动荡之时发为头痛。 治疗要疏肝健脾 病机知道了,经行头痛该怎么治呢? 华荣主任认为,疏肝解郁,健脾和中,调畅气机为治疗大法。 针对经行头痛“肝脾胃气血失和,冲任督受损”的病机,临证以“疏肝解郁,健脾和中,调畅气机”为法,其中尤以健脾为要。脾胃运化、升降气机有赖肝气条达、疏泄之助;肝血涵养依赖后天脾土运化水谷精微。所以临床中依据病机偏胜,健脾、调肝、和胃的治法可有所侧重,但三者不宜独行,不可偏废,当肝脾胃同调,和谐统一。 方药自拟解郁和中汤 基于临床研究经行偏头痛病机认识,华荣主任经过多年摸索形成基本方,命名为“解郁和中”方,基本由炒白术、茯苓、法夏、厚朴、延胡索、白芷、桂枝、白芍等组成。并依据临证脾虚、肝郁、胃滞偏重,经前多热,经后易虚,头痛部位等原则适当加减。如:经前期加郁金,菊花;经后期加当归,仙鹤草;脾虚为主加党参,黄芪;肝郁甚者,加郁金、香附;食少胃胀,胃气上逆者,加莱菔子、麦芽、丁香、柿蒂;反酸者,加左金丸;便秘者,加火麻仁。 临床观察,经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可逐渐减少,发作程度减轻;坚持治疗,力求根治,治效者众。 名医简介:华荣 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内科主任医师、名医和流派工作室专职,硕士研究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李振华、张学文教授的继承人,师承中医脑病专家、全国名中医刘茂才教授。担任世界中联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保健协会脑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眩晕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擅长治疗脾胃病、头痛、眩晕、失眠、中风、癫痫及疑难杂症等。 出诊信息: 周二上午芳村分院专家门诊下午芳村分院内科门诊 周三上午固生堂岭南中医馆(东山门诊部) 周三夜诊大德路总院特需门诊 周四上午大德路总院神经内科门诊 周五上午大德路总院流派门诊原文转自南方+ 【记者】严慧芳 【通讯员】宋莉萍文灼

华荣 2019-03-13阅读量1.2万

驱散伴随经期的头痛苦恼(一)...

病请描述:【导语】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或许您经常为经期前后的各种不适烦恼,其中最恼人的莫过于头痛问题了。那么经期头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有什么潜在危害呢?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华荣主任为您解答。 偏头痛危害别轻视   经行头痛是经期前后发作的头痛,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月经相关性偏头痛,在女性偏头痛中占三分之一以上,较非经期发作的偏头痛发作时间更长,伴随症状更多,治疗更难,致残率更高。最新研究表明,偏头痛同吸烟及口服避孕药是青年女性缺血性卒中 (即常说的中风)最主要的三大危险因素。   华医生提醒,如果头痛时伴随恶心、呕吐,或头痛定时、反复发作,或使用止痛药镇痛越来越多,就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好好检查、规范治疗,以排除更严重的脑血管及其他疾病等。 “偏爱”女性的偏头痛?    现代都市紧张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使部分事业心强的女性患有经期偏头痛病症。研究发现,偏头痛容易发生在女性青春期之后到停经的这一段时间里,而且女性发生偏头痛的几率是男性的3倍以上。这也和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息息相关。比如,许多年轻女孩好发经期头痛。这主要是因为体质,外加气血空虚,所以产后也容易加重头痛。 偏头痛为何找上门?   常说“女子以肝为本”、“脾为后天之本”,经期头痛与肝、胃、脾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老是生气或闷闷不乐,则很容易引起肝气郁结的经期头痛。头痛如锥刺或胀闷跳痛,疼痛固定在某一处,可能是脾胃虚弱,气虚血淤。如果经常熬夜,不注意休息则会引起头痛时感觉头胀发麻,同时伴有咽干口燥,潮热、耳鸣等现象。还有平素体质比较虚弱,穿着又过于单薄的女性,往往会造成气虚甚至阳虚,头痛时有一种被勒着发疼的感觉,如果受凉了会更加严重。   现代医学对月经相关性偏头痛的原因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神经、血管、激素水平波动和遗传因素等,实际上咱们中医学已有相关理论,并有效地指导经期头痛的治疗。下期华医生为您解析偏头痛的中医调理及治疗。

华荣 2018-11-11阅读量9797

脑卒中-40

病请描述:一位33岁女性,产后短时间内反复出现霹雳样头痛,并发生全身强直-阵挛样抽搐,头颅CT检查发现右侧蛛网膜下腔出血。 DSA检查提示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并排除了动脉瘤可能,最终诊断为产后脑血管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为:妊娠期血管张力的改变、妊娠相关的激素水平变化、妊娠期动脉壁内结缔组织成分转换引起血管收缩和僵硬度下降,血管痉挛药物应用相对少见,给予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

钱云 2018-09-23阅读量9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