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腹部压痛 > 内容

腹部压痛内容

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的治疗

病请描述:妊娠期急性胆囊炎及胆石症的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其诊断较非孕期困难,容易漏诊、误诊。有发生坏死,穿孔及形成胆汁性腹膜炎的危险。分析妊娠期急性胆囊炎、胆石症32例,结果如下:本组32例患者年龄22-36岁,平均27岁;初产妇13例,经产妇19例。妊娠分期:早期妊娠3例,中期妊娠19例,晚期妊娠10例;病程:3-24h。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并向右肩部放射,伴有恶心,呕吐、发热,13例为进食油腻食物后诱发。查体:右上腹胆囊区有压痛、肌紧张。25例墨菲氏征阳性。超声波显示胆囊体积增大,壁厚,24例患者显示有结石影。实验室检查提示炎性改变。32例患者,保守治疗27例(包括禁食,应用抗生素,胃肠减压等),手术治疗5例,其中2例足月妊娠病例先行剖宫产术,随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引流术。结果显示:32例患者无孕妇及胎儿死亡;无切口感染。先兆流产4例,先兆早产3例。手术治疗5例,无切口感染,腹壁病等并发症随访胎儿6月一5年,生长发育正常,孕妇正常。讨论分析: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胆石病的原因;妇女怀孕后体内孕激素增多,使胆石的发生率增高,其原因为:(1)孕期孕酮升高,使胆囊排空时间延长;(2)妊娠期血胆固醇及胆汁内胆固醇的浓度增高;(3)妊娠期间胆酸池变小;(4)中晚期妊娠妇女胆囊的容量增加了2倍,而胆汁的排泄量却下降因残余容量的增加,对敏感患者会增加胆固醇结晶形成胆石的机会。总之,妊娠期血液及胆汁内的胆固醇浓度增加,胆道平滑肌松弛,胆囊运动能力减弱,胆汁淤积沉淀形成结石妊娠中晚期急性胆囊炎、胆石病等诊断与鉴别诊断;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胆囊炎出现的右上腹痛很难与急性阑尾炎相区别。因为妊娠期间阑尾的部位随子宫的增大而逐渐上升,可高达右上腹部,容易混淆。但是,胆囊的发作除右上腹痛外,还伴有剑突下、右肩脚区放射性疼痛,胆囊炎引发的腹痛呈阵发性绞痛,多在进食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疼痛时可伴发恶心、呕吐、发热、寒战等症状。妊娠期被怀疑有胆囊疾病时首先选用B超检查,超声扫描,可发现胆囊内结石的大小、多寡、形状及位置。此外,还可了解胆囊壁的增厚程度及胰腺、胰管是否有变化,此项检查还有利于区别阑尾炎及腹腔内其他疾病。一旦发现有广泛性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说明有胆囊穿孔的可能’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及胆石症的治疗选择;该病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为主。因为部分妊娠期胆石症是无症状的,为暂时的,29%患者直径>10mm的结石在产后将会自行消失。首先控制饮食,在发作期应该禁食禁水,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给予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应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适当给予解痉止痛对症处理。对于身体较差,晚期急性胆囊炎并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又希望继续妊娠者,可选择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对于保守治疗失败者,并发胆囊积脓,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者,应积极手术治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或者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效果良好,对胎儿影响较小,不易引起早产,妊娠晚期可以先行剖宫产,然后再行胆囊手术。总之,对于妊娠合并胆囊炎及胆石症,根据孕期不同,选择分别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可以降低孕妇流产率、早产率及死亡率。本文选自王世平,CHINAHEALTHSTANDARDMANAGEMENT,Vo1.6,No.28.

赵刚 2017-08-14阅读量1.1万

妊娠晚期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处理

病请描述:        急性胆囊炎是妊娠期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发生率高达 1 /10000 ~ 1 /1600。可发生于妊娠各期,以妊娠晚期多见。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胆源性胰腺炎、胆囊积脓、胆囊穿孔、急性腹膜炎等,炎症可诱发宫缩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等,威胁母儿生命。 1、早期诊断        该类患者既往多有右上腹疼痛病史,常在饱餐或过度疲劳后突发右上腹痛、上腹部正中或剑突下,阵发性加剧。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右肩胛下角或右腰部,少数患者可放射至左肩部。大部分患者可有恶心和呕吐,寒战、发热,25% 左右的患者合并黄疸。查体右上腹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肝酶和胆红素可升高; B 超检查可见胆囊肿大、壁厚或合并胆石。由于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使脏器移位,妊娠期急性胆囊炎的体征常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X 线、CT 检查因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应用受到限制,当超声检查结果不确定时,可以加用磁共振检查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妊娠晚期发胆囊炎的原因是:孕期雌激素和孕酮的水平高,胆囊组织具有雌激素、孕激素的受体,激素使得胆囊对缩胆囊素的反应减弱,胆囊排空能力降低,空腹胆囊的容量增加,妊娠晚期胆囊体积较非妊娠期体积增大一倍,胆汁淤积。此外,妊娠子宫增大压迫胆囊也可引起胆囊炎。 2、妊娠晚期急性胆囊炎的治疗        急性胆囊炎妊娠期治疗原则与非妊娠期一致。由于妊娠期手术治疗对于胎儿有潜在的风险,选择手术治疗多有顾虑,因此,多选用保守治疗,缓解症状,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症。但保守治疗复发率较高,一旦再发,病情较前加重,增加手术难度,且容易引起早产。 2. 1 非手术治疗         ①控制饮食:应禁脂肪饮食,缓解期可给予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②对症治疗:可用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肌内注射,或哌替啶肌内注射。症状缓解期可适当服用利胆药,促进胆囊排空。        ③抗感染治疗:应选用广谱抗生素头孢菌素类,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应作为首选。 2. 2 手术治疗 2. 2. 1 手术指征:        ①非手术治疗无效,且病情加重;         ②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或疑为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胆囊周围积液;        ③合并有胆总管结石、急性胆管炎,出现梗阻性黄疸,并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④妊娠期胆绞痛反复发作>3次者。 2. 2. 2 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或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或胆囊造瘘术。由于妊娠晚期孕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明显,腹腔镜气腹腹腔内压的升降会加剧其改变,孕妇易出现心律不齐、心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但目前认为妊娠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减轻、创伤小、出血少、切口液化和感染几率低、血栓发生率低、住院日缩短的优点。相对于开腹手术可减少对子宫的操作和激惹,降低早产的概率。 2. 2. 3 手术时机选择        妊娠晚期可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但要求术者技术娴熟,经验丰富。妊娠晚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保守治疗出现症状复发的概率为 4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症状复发,增加住院次数和早产风险。非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产后症状容易复发,亦及早手术治疗。症状一旦再发,病情较前加重,增加手术难度,和中转开腹的概率。 本文引自 马媛媛等,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6 年 1 月第 32 卷第 1 期

赵刚 2016-11-26阅读量9571

腹泻、便秘与肠易激综合征(I...

病请描述: 第一节: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与诊断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网健康访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上海瑞金医院消化内科袁耀宗教授接受我们的访问。袁教授,您好。        袁教授:您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话题是由非常常见的腹泻引出的。腹泻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经常会遇到的小毛病,很多人通常是去药店买一些抗生素,或者一些止泻药来进行治疗,那么这样的处理方法是否正确呢?        袁教授:对一般的老百姓来说,偶然由于吃坏的食物引起的腹泻,偶然吃一些抗生素来止泻,我想也是正确的。但是实际上在大多数腹泻的患者当中,他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其中有一部分的腹泻就是功能性的腹泻。而功能性的腹泻其中一部分就是肠易激综合征,对这部分反复发作的慢性腹泻,我们不建议用抗生素,因为这是一个慢性病,反复使用抗生素将对患者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        主持人:刚才袁教授也提到了功能性胃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这两个非常专业的术语。那么您 给我们来讲解一下,您提到的功能性胃肠病和一般的胃肠病有什么区别呢?        袁教授:所谓的功能性胃肠病从我们专业术语来讲,这些患者有很多症状,比如说腹痛、腹胀、腹泻、恶心等等。但是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时候,医院给他做了很多检查,而这些检查都是针对患者不舒服的症状而行的检查,结果检查都是正常的。但是患者还是有很多的不舒服,那么我们医生就说,你的检查是正常,但是你所患的疾病是功能性的疾病。        因为和我们常见的其他的胃肠疾病不一致,比如说消化性溃疡,急性腹泻或者还有其他的疾病,我们医生做相关的观察都会发现一些异常。比如说胃溃疡,我们做胃镜就会发现胃里面有溃疡。因此和常见的胃肠病相比较,功能性的胃肠病检查正常,但是患者有症状。而有病变的疾病,我们专业术语说刺激性的胃肠病,病人有症状,同时检查有异常,那么这两者之间是不同的表现。        主持人:那么这种症状主要是指一些什么症状呢?        袁教授:就要取决于患者当时所患的疾病,比如说我们常见的胃溃疡,这些病人经常吃饭之 后就胃疼,而且又返酸,甚至有一些病人会影响他的食欲,那么胃镜一检查就发现有问题,这些病人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好的药,一般的治疗四个星期到八个星期,病人的溃疡就会愈合了。        而刚才所讲的功能性胃肠病,病人症状持续时间很长,我们做了很多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但是治疗效果有的时候反而不好。但是最关键的,我们希望广大网友关注,这些功能性的胃肠病即使迁延不愈,病情反复发作,但是它不会影响你的生命,仅仅是影响你的生活质量,或者影响你的工作效率,但是不会致命。        主持人:那么您刚才也提到了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术语,您是否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还有出现什么样的症状的时候,可以考虑是得了这样的疾病了呢?        袁教授:好的。肠易激综合征实际上是我们功能性胃肠病当中最常见的一个肠道的功能性疾病。它的主要表现是腹痛,或者腹部不适,同时伴有排便习惯的改变和大便性状的改变。所谓排便习惯的改变,一部分的患者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大便三、五次,同时大便性状的改变表现为大便稀、烂,这是一种表现类别。        另外一部分病人大便频率的改变表现为便秘,也就是说可能一个星期两三次,或者 一两次大便。每次排便的时候很困难,同时解出来的大便性状比较硬,硬块样的,或者是团状的,这部分病人也是常见的IBS(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表现。        因此从我们临床医生所诊断的肠易激综合征,主要是根据患者有腹痛、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频率的改变,而我们给他做相应的检查之后又没有发现异常,这个时候我们就诊断是肠易激综合征。        主持人:那么在您接触的一些病人当中,来就诊的病人当中,他们的腹部不适和大便的改变会有非常明显和以往的不同吗?        袁教授:这些患者一般病程比较长,尽管他主诉很多,他说有很多不舒服,但是从我们医生的角度来看,这个患者很健康,但是确实是很不舒服。只不过从我们医生的角度来看,他营养状况良好,我们体格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实际上这个肠易激综合征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还是比较显著的,因此从我们医生角度,凡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就诊的话,我们都会给他进行一些健康教育,告诉他这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疾病,同时我们会给他一些针对性的处理意见。        主持人:那么像肠易激综合征也分为不同的类型。那么您在这里可以和我们讲解一下,它有哪一些分类?各种类型分别有什么显著的特点?        袁教授:好的。刚才已经讲过,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都有腹部疼痛,或者腹部不适,而这个程度差异很大,这是第一。第二个,这些病人都有排便习惯,或者排便频率的改变。那么从我们专业的术语来说,比如说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那么这些病人不仅有腹部不适,或者腹部疼痛,同时伴有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我们诊断是腹泻型的。        一部分病人表现为便秘型的,便秘型的就是排便困难,排便费力,大便干结,每个星期大便的次数比较少,这是便秘型的。        但是实际上在临床上,还碰到有一些患者会说,医生我这几天大便解不出,过了几天我就拉稀,有的病人说,我刚刚开始解大便的时候,是干的,随后我解出来的大便是稀的。那么从我们医生的角度,就要进行仔细的病史询问。有的病人从我们的专业术语来说,是混合型或者是交替型。        因此肠易激综合征讲简单一些,是一个不影响病人生命的,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从我们的研究的角度,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这里面,因为我们今天是进行科普讲座,只有把最常见的一些主要的情况和我们各位网友沟通一下。如果你肠易激综合征反复不好,或者是发生一些其他的情况,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去就诊。        主持人:您刚才的讲解让我们对于它的症状,包括它的分类已经非常清晰了。那么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说,我们怎么能够非常明确的通过仪器的检查,来确诊这个病人是否真正已经患了这个疾病,有什么样的检查可以确诊呢?        袁教授:好的。对大多数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我们主要是根据他的病史,我们医生的体格检查就可以做出一个初步的判断,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不同的病史长短,我们会给他做一些相应的检查,而这些检查仅仅是辅助检查。        但是当我们碰到一个老年人以前没有肠易激综合征表现的,最近出现腹泻、腹痛,那么我们要提高警惕了,因为现在我们国内结肠肿瘤的发病率在增加,因此我们会对这些老年人,或者突发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做一些肠镜检查,或者抽一些血,但是这些检查对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仅仅是提供辅助的条件,所以最关键的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就可以做出诊断了。        主持人: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什么?        袁教授:体格检查我们医生根据患者一般的情况,比如说有没有贫血,有没有消瘦,腹部检查的时候有没有压痛,有没有肿块,这些检查我们医生一般都会做,做完了之后我们就根据病史、体格检查来做出综合的判断,然后下一个诊断。        当然一部分病人在诊断之后,给他治疗的过程当中,我们还进行一些随访,因为少数病人会有变化。漏了一个功能性的疾病,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对病人没有多大的伤害,但是如果我们临床上漏了一个消化道肿瘤,那么这个对病人造成不可挽救的损失,因此我们对一部分的病人还是要进行完整的随访。        主持人:现在有没有一些医院在诊断的时候,做进行一些不太必要的检查呢?        袁教授:不必要的检查取决于两个方面,有一部分患者很紧张,他要求医生给他做很多的检查,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部分医生不放心,医生过度紧张,他认为这个患者可能有什么疾病,我给他排除肿瘤,做很多检查也有的。我觉得从我们医生的角度要提高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水平,从患者的角度要相信决大多数的医生对这个疾病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我们希望尽量少做检查,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            主持人:那么您觉得肠镜是通常会使用到的检查吗?        袁教授:结肠镜是我们最常用的检查。对年龄比较大的患者,四五十岁以上的患者新近出现的腹痛或者腹泻,而这个腹泻又持续了几个星期,我想给他做一个肠镜还是合情合理的。因为肠镜检查还是对诊断早期肿瘤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它的费用在我们国内也是比较低廉的。那么对于一些十几岁、二十来岁的最近刚刚出现这些症状,而全身情况又比较好的,那我们可以暂时不做肠镜,给他一些治疗,观察几个月,然后再决定做还是不做肠镜检查。           主持人:这个主要取决于病人的年龄和症状?        袁教授:对。    第二节:肠易激综合征的高发人群与治疗方法            主持人:那么现在患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多吗?        袁教授:现在患肠易激综合征我认为是越来越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是我们国家健康状况发生了改变,医疗条件好了,我们很多患者以前有一些小毛小病不来看病的,现在医疗条件好了,都来看病了。第二,现在我们工作的压力加大,生活习惯的改变,确实有一部分病人的发病率在增加。肠易激综合征在我们国内、国外都做过流行学的调查,这个疾病在我们人群当中还是非常常见的功能性的疾病。           主持人:像便秘或者腹泻的病人当中,确诊为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人多吗?发病率高吗?        袁教授:高。因为刚才已经讲过了,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都有便秘或者腹泻,其中少部分病人是其他的一些器质性疾病,比如说肿瘤、溃疡性结肠炎等等。大多数的便秘和腹泻,就是功能性的胃肠病,其中一部分有腹部疼痛、腹部不适的就是肠易激综合征。因此对一些有慢性便秘或者慢性腹泻的患者而言,其中大多数都是肠易激综合征。            主持人:那么有这样的一个说法,现在在都市生活当中,特别是一些中青年的脑力劳动者,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白领、小资的人群。患这个病的人数会非常高,甚至高于农村的中青年的人群。女性比男性更多,有这样的情况,有这样的数据说明吗?        袁教授: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就是现在的白领是否比农村的人高,那么我想应该城市里面工作节奏比较快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的人,患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确实是比较多。但是现在农村的情况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尽管是生活在农村,但是他的工作节奏,生活压力也蛮大的,所以在农村的发病率也是在增加,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问题就是女性多于男性,那么对于肠易激综合征而言,女性的便秘型的肠易激综合征肯定显著高于男性的肠易激综合征。            主持人:为什么呢?        袁教授:这里面的原因很多很多,但是这个现象绝对是正确的,绝对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女性的患者,IBS的便秘型的和男性相比较大概是高几倍。我们已经做过好几个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便秘型的IBS女性大概占85%,男性占15%。如果是来了解腹泻性的IBS,男女比例大概各50%。因此看你了解哪一类型的IBS,如果了解便秘型的IBS,那么女性肯定有显著的增加。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达到了85%?那么这个比例明显的高于男性。有没有具体的明显的数据来支持,来说明这个原因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        袁教授:这个原因,可能有的人认为是女性激素的关系,可能有的人认为女性在小的时候由于刚刚开始排便还不太懂的时候,经常受到父母的训斥就造成了长期的紧张,她就认为排便可能要受到父母的训斥,所以她就一直不排便,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便秘的习惯,当然这个没有得到非常肯定的证据支持。但是现在确实发现女性的便秘患者是要明显的多于男性。因此原因就像刚才所说的因素,小的时候的改变,还有女性分娩、怀孕、生理的改变等等,都可能和发生便秘型IBS多见有一定的关系。            主持人:那么如果患者真正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现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一些?        袁教授: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之后,我们治疗方法还是很多的,但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所有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知道他所患的是一个什么性质的疾病。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当我生了一个疾病,而医生检查又没有发现问题,而我这个疼痛治疗之后反复发作,我想这个人的心情肯定会不好,所以我们要对患者教育,说这个疾病是一个慢性的功能性的疾病,即使经过了治疗,他还会反复,但是他不会影响你的生命,因此你不要太紧张。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针对这个病人的症状发生是否和饮食生活习惯有关系,再给他一些指导。有的患者说和家里人、同学一起聚餐,大家都吃得很好,菜也很新鲜,但是我就拉肚子。有的人也会说,我发生了什么事情就会拉肚子,因此从生活上我们要给他一定的指导。再次我们就要给他一些药物的治疗,药物的治疗也是因人而异,个体化的治疗。因为IBS的表现还是很多,有的病人我们根据他的症状的轻重采取不同的药物。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两种类型,一种是腹泻型,一种是便秘型的,那么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治疗有什么样的代表药物可以选择呢?        袁教授:我们先说便秘型的,因为便秘型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那么对于便秘型的,我们在健康教育过程当中,我们先希望他注意他的生活方式。我们有一些年轻女性很不喜欢吃蔬菜,工作忙没有时间喝水,再加上工作一直是坐在办公室,对这些患者我们希望他们可以多饮水,多走路,多吃蔬菜。在这些生活方式改变的同时,我们可以给他用一些缓泻剂,也就是说这些药对他排便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又不是刺激性的泻药。因为刺激性的泻药起效比较快,但是长期用刺激性泻药会对患者的肠神经功能造成混乱,所以我们用一些缓泻剂,也就是说这些药起效比较慢,但是相对温和、安全。        同时我们对有一些病人,如果一个药不行的话,我们再用一些微生态的制剂,微生态的制剂对一部分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他的排便。有一些病人说这些药我都用过,效果不好怎么办?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些调节肠道功能的药,那么这方面的药国内也有很多。            主持人:比方说有一些什么?        袁教授:比方说得舒特,舒丽启能等等,这些药都可以选择一种、几种药物加在一起,对大多数的患者都可以症状改善。           主持人:得舒特是一种解痉药,是吗?        袁教授:对,它是一种选择性的肠道钙离子拮抗剂,具有解痉作用,对这些便秘型的患者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主持人:它的显著的作用在哪里呢?        袁教授:显著的作用它仅仅是作用于肠道,而对其他的心脏、其他的器官没有作用,因此它的安全性比较好,所以在国外已经用了几十年,在我们中国也用了十六七年了,所以我们现在经常用的药。        

袁耀宗 2016-04-12阅读量2.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