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腹部 > 呕血 > 内容

呕血内容

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病请描述:病因   高血压和主动脉中层疾病是发生主动脉夹层最重要的因素。  1。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夹层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占70%~80%,高血压可使动脉壁长期处于应急状态,弹力纤维常发生囊性变性或坏死,导致夹层形成。但在各型夹层中,高血压的检出率不同,以Ⅰ、Ⅲ型合并高血压者更为常见,Ⅱ型最少伴有高血压。  2。结缔组织疾病 马方综合征患者,因结缔组织病变,主动脉壁变薄易于受损,可较早促使升主动脉夹层发生,约占主动脉夹层的1/4,仅次于高血压。此外,Ehlers-Donlas综合征表现为中层囊性坏死,平滑肌细胞和弹力组织丧失,瘢痕和纤维化等。Erdheim中层坏死或Behet病引起主动脉夹层者,偶有报道。  3。妊娠 40岁以下女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约半数见于孕妇,并且常在妊娠7~9个月发病,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主动脉中层坏死有关。   4。先天性心血管疾病 如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所继发的高血压,或者主动脉瓣二瓣化,前者发生率为2%,后者为9%~13%。   5。损伤 严重外伤可引起主动脉峡部局部撕裂,据报道,约14%主动脉夹层的发病与重体力运动有关,如身体突然用力屈伸、回转等,左心导管或行体外循环插管技术,以及主动脉阻断等医源性损伤,也可导致夹层发病。  6。罕见原因 梅毒、心内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结节性动脉炎等,偶可致主动脉夹层。有些药物或食物对结缔组织具有毒性作用,如甜豆中含有氨基乙基氰化物等,可使主动脉中层囊性变性,可卡因滥用会导致儿茶酚胺释放增多,血压急剧升高,血管收缩,心输出量剧增从而导致主动脉夹层发生。   临 床 表 现  本病临床表现取决于主动脉夹层的部位、范围、程度,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有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向外破溃并发症等。按发病时间,在2周以内为急性;2周至2个月属亚急性;超过2个月为慢性。国外报道,男性多于女性,男与女之比为3∶1(有的病例组高达7∶1),发病年龄为13~87岁,平均59岁。各型平均年龄不同,以Ⅱ型发病年龄最轻,为38岁,Ⅲ型48岁,Ⅰ型52岁,后两型发病年龄无明显差别。  1.疼痛 疼痛是本病最主要和突出的表现。约90%的患者有突发性胸或胸背部持续性撕裂样或刀割样剧痛,放射到背部,特别在肩胛间区沿夹层发展方向引起胸、腹部和下肢疼痛,疼痛部位有助于判定病变位置。A型夹层可引起前胸和肩胛间区剧痛,有时可放射到颈、喉、下颌,夹层扩大压迫右冠状动脉时易误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B型夹层表现为前胸和后背剧痛,说明夹层广泛,若疼痛向下波及腰背部或下肢,则反映夹层在向下发展;如夹层破入主动脉内,疼痛可以减轻。本病常伴有一个安静期或潜伏期,因夹层进展或破裂,疼痛可能再发作或突然死亡。 约1/3~1/2的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神志改变等休克样的表现。5%~10%的患者会发生晕厥,这常常表明发生心脏压塞或头臂血管受累。 少数夹层患者无疼痛,如马方综合征或行激素治疗者,以及其他极少数病例,称为无痛性主动脉夹层,值得引起注意。  2.心脏表现 约半数患者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为A型主动脉夹层严重的并发症,主动脉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可导致急性左心衰竭、呼吸困难、胸痛、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慢性期可出现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如股动脉杂音(Duroziez征)、毛细血管搏动征(Quincke征)、点头征(Musset征)和股动脉枪击音(Traube征)等。  3.高血压 95%以上的患者可伴有高血压,可能与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受累释放儿茶酚胺,或肾动脉阻塞引起肾缺血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可出现心脏压塞、血胸或冠状动脉供血受阻等,引起心肌梗死时可出现低血压。   4.脏器或肢体缺血表现 (1)神经系统缺血症状:当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受累阻塞或肋间动脉腰动脉阻塞时,可出现偏瘫或截瘫等定位体征,也可表现为意识模糊、昏迷而无定位体征,多为一过性。患者可因弓部病变压迫左侧喉返神经出现声嘶,约40%的患者具有此种表现。 (2)四肢缺血症状:肢体动脉供血受累时,可有肢体急性疼痛,夹层累及腹主动脉或髂动脉,可表现为急性下肢缺血,易误诊为下肢动脉急性阻塞。体检常有脉搏减弱甚至消失,肢体发凉、发绀等表现。 (3)肾脏缺血:肾动脉供血受累时,可出现少尿、血尿,甚至引起肾功能损害。 (4)肠缺血:肠系膜上动脉受累可引起腹痛、腹胀、腹部压痛等肠梗阻症状。黄疸和转氨酶升高是腹腔干受累使肝缺血的表现。  5.破裂症状 主动脉夹层可破入心包腔、左侧胸膜腔,引起心脏压塞或胸腔积血;也可破入食管、气管内或腹腔,出现休克、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呕血、咯血等表现。心脏压塞时,听诊可闻及心包摩擦音和心音遥远,以及双侧颈静脉怒张、中心静脉压升高、奇脉等体征;血胸时,患者肋间隙饱满,叩诊呈实音,听诊时呼吸音减弱,胸膜腔穿刺抽出血液等。

秦金保 2018-05-01阅读量1.1万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能否手术根...

病请描述:什么是门静脉癌栓?这样的肝癌患者会有哪些症状?经常有很多患者问我:“到底什么是门静脉癌栓?”简单来说,门静脉癌栓就是肿瘤细胞长到了门静脉里面形成了瘤栓,就称之为门静脉癌栓。肝癌患者如果出现了门静脉癌栓,首先会出现肝癌的相关症状,例如恶心、腹痛(肝区)隐隐作痛、乏力、消瘦、黄疸等症状;其次,门静脉癌栓会堵塞血管,影响门静脉的血流情况,引起门静脉高压。这类患者检查会发现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些患者会出现呕血的现象。为什么门静脉这里容易长癌栓?我们知道,肝脏75%的血液供应都来自于门静脉,同时肝脏一半的氧也来是通过门静脉供给的。门静脉是连接肝脏与腹腔里面其他脏器的重要血管,有很多分支血管,癌细胞很容易通过这些分支血管进入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有门静脉癌栓,就属于肝癌晚期吗?患者病情就更严重、更复杂吗?按照国际上的BCLC分期(巴塞罗那分期),把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列为C期(肿瘤侵犯了血管或者发生转移),也就是肝癌晚期。长了门静脉癌栓对患者来说意味着肿瘤到了晚期,病情更加复杂,治疗效果也会更差。国外对于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患者,往往不做手术。但是对于亚洲患者来说,如果不做手术,仅仅让患者吃一些靶向药物来治疗效果并不是很好。并且,靶向药物价格很贵,费用太高,一般家庭负担会很重。国内医生(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一般都采取手术治疗,争取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长远的治疗效果。癌栓长到哪里,对患者的病情有影响吗?门静脉就像一棵树干,它有很多分支血管,就像是树枝,向肝脏里供给血液和营养。根据癌栓长的地方不同,把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分成不同类型,这对患者的后期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国内通用的门静脉癌栓分期方法是程树群教授的程式分型,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如果癌栓长到了门静脉的二级分支血管(长在了小树枝里面),相比之下还算是早期,就称为门静脉癌栓Ⅰ型。Ⅰ型的癌栓患者,通常可以手术切除。当癌栓长到了门静脉的左支或右支(一级分支)(两个分支汇总成门静脉),就属于Ⅱ型门静脉癌栓。这种情况下做手术,就要在切除肝脏肿瘤的同时,一并切除癌栓和相连部位的门静脉。Ⅲ型的门静脉癌栓是指癌栓长到门静脉左右分支的汇合部,这种情况就无法单纯手术切除了(需要手术切除肿瘤+门脉癌栓取出)。因为门静脉左右分支汇合的地方是重要的大血管(门静脉主干),只能通过手术把肝脏肿瘤切除,同时把门静脉癌栓取出来,后期还需要进一步做其他治疗。

李楠 2017-10-09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