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胸骨后疼痛 > 内容

胸骨后疼痛内容

“胃疼&rdqu...

病请描述:    经常门诊遇到患者以“胃疼”为主诉来看病,我都会纠正他们,你这严格来说不能说是胃疼,而应该属于上腹部疼痛。因为,我们人体对于腹部脏器的疼痛感定位是非常模糊的,你只能感觉到疼痛的位置,性质,严重程度,不可能具体到某个脏器。因此,所谓的“胃疼”不一定是胃有病造成的。     由于腹部各个脏器在脊髓传导节段的分布不同,还有些脏器之间会相互重叠,会导致一方面脏器出现问题时的疼痛部位会可能会和它实际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偏离,另一方面,不同脏器可能会引起同一个位置的疼痛。    比如,阑尾炎最常见的初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很容易和胃病相混淆。胆囊炎会引起后背和右肩部的疼痛。输尿管结石会引起会阴区的疼痛。    因此,所谓的“胃疼”,除了胃病以外,还可能是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上述列举的还是症状典型的情况,在不典型的患者,可能性就更多了。而我们遇到的极端情况,甚至可能是心梗,胸膜炎,带状疱疹等更加意想不到的疾病。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人该如何判断呢。我建议大家注意如下几点:1.根据疼痛性质先做简单的基本判断,比如胃溃疡等往往会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胆囊炎一般会有胆囊结石病史,疼痛会是那种阵发性的剧烈的绞痛,往往会向右肩背部放散;胰腺炎一般有暴饮暴食或者饮酒史,且会表现为持续性的刀割样疼痛;急性胃肠炎会伴有呕吐和腹泻;至于心梗,一般会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骨后方那种压榨性的疼痛,就像有个人用大锤在猛砸你的胸部。2.自己躺下按按肚子,看按压时是哪个位置疼,实际的压痛点往往是病变脏器所在的位置,比如阑尾炎虽然自己感觉是上腹部的所谓“胃疼”,实际会在右下腹触到明显的压痛点。3.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先吃一点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或者治疗肠炎的药物,如果没效,那可能就是自己判断错误,就得及时就医了。4.在经专业医生确诊之前,不要轻易吃止疼药,这样容易掩盖症状,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5.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看病,让专业的医生判断。6.如果症状不严重,但反复出现,我一般会建议我的患者做如下的检查:全腹的增强CT,肝胆脾超声,胃镜,肠镜,AFP,CEA,CA199,CA125等肿瘤标记物化验,血常规,肝功,肾功,离子,尿常规,便常规,便潜血试验等常规化验。7.如果上述检查结果还没有问题,在除外了心脏,胸部等疾病后,可以求助消化内科医生,判断是否是一些功能性的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等。8.要特别警惕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他们往往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更容易误诊或漏诊,而且病情进展可能会更迅速。    总之,由于腹部脏器多,涉及多个系统,神经牵涉复杂,判断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出现“胃疼”等腹部不适,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找专业的医生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孟凡斌 2024-06-25阅读量2040

“胃疼&rdqu...

病请描述:     经常门诊遇到患者以“胃疼”为主诉来看病,我都会纠正他们,你这严格来说不能说是胃疼,而应该属于上腹部疼痛。因为,我们人体对于腹部脏器的疼痛感定位是非常模糊的,你只能感觉到疼痛的位置,性质,严重程度,不可能具体到某个脏器。因此,所谓的“胃疼”不一定是胃有病造成的。      由于腹部各个脏器在脊髓传导节段的分布不同,还有些脏器之间会相互重叠,会导致一方面脏器出现问题时的疼痛部位会可能会和它实际所处的位置有很大偏离,另一方面,不同脏器可能会引起同一个位置的疼痛。     比如,阑尾炎最常见的初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很容易和胃病相混淆。胆囊炎会引起后背和右肩部的疼痛。输尿管结石会引起会阴区的疼痛。     因此,所谓的“胃疼”,除了胃病以外,还可能是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上述列举的还是症状典型的情况,在不典型的患者,可能性就更多了。而我们遇到的极端情况,甚至可能是心梗,胸膜炎,带状疱疹等更加意想不到的疾病。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普通人该如何判断呢。我建议大家注意如下几点: 1.根据疼痛性质先做简单的基本判断,比如胃溃疡等往往会伴有反酸烧心等症状;胆囊炎一般会有胆囊结石病史,疼痛会是那种阵发性的剧烈的绞痛,往往会向右肩背部放散;胰腺炎一般有暴饮暴食或者饮酒史,且会表现为持续性的刀割样疼痛;急性胃肠炎会伴有呕吐和腹泻;至于心梗,一般会是在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胸骨后方那种压榨性的疼痛,就像有个人用大锤在猛砸你的胸部。 2.自己躺下按按肚子,看按压时是哪个位置疼,实际的压痛点往往是病变脏器所在的位置,比如阑尾炎虽然自己感觉是上腹部的所谓“胃疼”,实际会在右下腹触到明显的压痛点。 3.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先吃一点抑制胃酸,保护胃粘膜,或者治疗肠炎的药物,如果没效,那可能就是自己判断错误,就得及时就医了。 4.在经专业医生确诊之前,不要轻易吃止疼药,这样容易掩盖症状,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5.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看病,让专业的医生判断。 6.如果症状不严重,但反复出现,我一般会建议我的患者做如下的检查:全腹的增强CT,肝胆脾超声,胃镜,肠镜,AFP,CEA,CA199,CA125等肿瘤标记物化验,血常规,肝功,肾功,离子,尿常规,便常规,便潜血试验等常规化验。 7.如果上述检查结果还没有问题,在除外了心脏,胸部等疾病后,可以求助消化内科医生,判断是否是一些功能性的疾病,比如肠易激综合征等。 8.要特别警惕老年人,儿童,孕妇和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他们往往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更容易误诊或漏诊,而且病情进展可能会更迅速。     总之,由于腹部脏器多,涉及多个系统,神经牵涉复杂,判断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出现“胃疼”等腹部不适,一定不要掉以轻心,找专业的医生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孟凡斌 2024-06-25阅读量1737

早期冠心病症状:紧急求助信号...

病请描述: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的症状可能在早期时非常轻微,但却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了解早期冠心病症状并及时求助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冠心病症状 冠心病的早期症状通常表现为心绞痛(也称为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所致。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早期冠心病症状: 胸痛或不适感:最常见的早期冠心病症状是胸痛或不适感,通常描述为胸闷、压迫感、紧缩感或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发生在胸骨后部,也可能辐射到手臂、颈部、下巴、背部或胃部。 呼吸困难:一些人可能在早期感觉到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进行日常活动时。这种呼吸困难可能是由于心脏功能不足或肺部受累引起的。 乏力和疲劳:早期冠心病患者可能会感到持续的乏力和疲劳,即使在休息后也难以缓解。 不规律的心跳: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心跳不齐或心悸的症状,这可能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心律失常所致。 紧急求助信号不容忽视 如果您出现了以上任何一种或几种症状,尤其是胸痛或不适感,您应该立即寻求紧急医疗帮助。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预防早期冠心病 除了及时求助外,预防早期冠心病同样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定期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因素。 遵医嘱服药:如果已经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等疾病,要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 结语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了解早期冠心病的症状,尤其是胸痛或不适感,以及紧急求助信号的重要性是非常关键的。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和遵医嘱服药,我们可以预防早期冠心病的发生,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王亮 2024-04-23阅读量1055

创伤/手术后慢性痛06&md...

病请描述: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 % ,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甲状腺癌病理学上分为: 1.      乳头状癌2 . 滤泡状腺癌3 . 髓样癌4. 未分化癌       除未分化癌以外,手术是各型甲状腺癌的基本治疗方法,同时辅助应用放射性核素、TSH抑制及外放射等治疗。术中除了切除甲状腺外,根据患者分型分期的不同,常需要配合一些区域的颈部淋巴结清扫。 甲状腺淋巴管网丰富,颈部淋巴结分七区: 第Ⅰ区,劾下区和颌下区淋巴结,(下颌骨以下,二腹肌前腹以上) 第Ⅱ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上组,(二腹肌后腹以下,舌骨以上), 第Ⅲ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中组,(舌骨以下,肩胛舌骨肌和颈内静脉三角区) 第Ⅳ区,颈内静脉淋巴结下组,(肩胛舌骨肌下,锁骨上) 第Ⅴ区,颈后三角淋巴结(胸锁乳突肌后至斜方肌前) 第Ⅵ区,气管周围淋巴结(包括咽后淋巴结) 第Ⅶ区,胸骨上凹至前上纵隔淋巴结       这也意味着,淋巴清扫涉及大量颈前区肌群及其骨性附着点,因此术后恢复期的水肿、粘连,颈前区痛后强迫姿态(多为颈椎前屈前伸)都会诱发颈椎曲度异常,加上颈前区肌群创伤/废用性挛缩,影响了颈椎原有的肌骨力学平衡,常诱发颈肩综合症的发生,患者常在术后1-6月,渐进性出现颈肩上背部疼痛,严重时肩关节受累,导致冻结肩。   (内容参考:《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kinesiology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Foundations for rehabilitation,主编:Donald A. Neumann,第9章 Axial Skeleton: Osteology and Arthrology。)  

王华 2023-03-14阅读量1126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

病请描述:1、         咽下食物是有哽噎感; 2、         胸骨后隐隐疼痛感,有人不吃东西时隐痛,有人只在吃东西是出现。 3、         食管内异物感; 4、         食物通过较以前缓慢,有时感觉食物在食道的某个地方有一个停顿感。 5、         胸骨后不适感,不是疼痛。

陆欣欣 2023-02-13阅读量789

咽部不适竟然是心绞痛?

病请描述:        68岁的老李因咽部堵闷、疼痛,在耳鼻喉科按慢性咽炎治疗了一段时间,症状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尤其是在饱餐或劳累后更加明显,甚至胸骨后和背部都感到疼痛,在医生的建议下转至心内科就诊,很快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老李疑惑了,心绞痛?心脏没有不舒服,咽部不适竟然是心绞痛?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短暂性缺氧、缺血所致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通常与劳累、气候骤变、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有关[1]。      心绞痛的典型症状确实是胸痛,常常发作在胸骨后、心前区,呈压榨样的一种疼痛,范围大概是一个巴掌大小。发作的时候可以伴有出汗,心悸、气促等等。发作时间常常是只有几分钟,很少超过十分钟,多在劳累时出现,比如说爬山或者是上楼梯时发作,休息或者是含服硝酸甘油是可以缓解的[1]。      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那么心绞痛为什么会导致咽部疼痛不适呢?其实大家有个很大的误区,以为一定要“心痛”才叫心绞痛,其实不然。      临床上,很多心绞痛患者发作时感觉到的并不是典型的“痛”,而是一种压榨性的憋闷感,此外,心绞痛可放射至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1],这就是心绞痛的不典型表现,咽部不适是一种常见类型,患者可能有咽痛、咽部异物感或咽部发紧等症状,常常造成误诊、漏诊。除了咽部不适,心绞痛还可能有牙痛、腹痛、肩痛甚至头痛等不典型症状[2]。      来源于微医图片库      心绞痛可引发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等严重并发症,早期识别诊断和就诊非常重要,那么如何辨别生活中的各种“痛”是不是心绞痛呢?      1. 疼痛部位:如前所述,疼痛部位可由胸骨后放射至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边界不是很清楚[1]。      2. 疼痛性质:常为压迫、憋闷或紧缩性,与针扎样锐痛和游走性神经痛有明显区别[1,2]。      3. 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1]。      4. 缓解方式:劳累诱因的疼痛可在休息后缓解,舌下口服硝酸甘油也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1]。      5. 40岁以上男性,如果平素有吸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高危因素,应警惕胸痛或其他不明原因的疼痛是否为心绞痛[2]。      6. 绝经前女性如果没有上述危险因素,也不符合典型症状特点,患心绞痛的概率较低,可更多考虑其他原因[3]。      如果怀疑心绞痛,应尽早去医院进一步确诊,常规的检查包括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肌钙蛋白等。 参考文献:[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986.[2] 郭腾飞.心绞痛的不典型表现及误诊分析[J].医师在线,2012,30(2):16-17[3]刘全仪,吴新华,陈章荣.雌激素对心血管、心肌保护性作用的分子机制[J].国际心血管杂志,2018,45(4):204-207SIG-NP-202211151

微医药 2022-11-25阅读量4135

剑突下胸腔镜手术切除前纵隔9...

病请描述:一例前纵隔胸腺良性肿瘤,没有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当地三甲医院诊断考虑前纵隔良性肿瘤,CT横断面上大小为33×31毫米。手术比较难开,因为肿瘤已经达到左无名静脉上方几厘米。如果是开放手术,胸骨正中劈开后手术,当地的主任认为把握性比较大,如果是胸腔镜手术,那么太危险,不建议胸腔镜手术。 后来,我收治患者住院。检查了增强CT。向患者和家属交代病情:肿瘤最大径大约95毫米左右,手术难度比较大,从胸骨下面的剑突下手术,估计可以胸腔镜手术切下来。从左侧胸腔进行胸腔镜手术,或者从右侧胸腔进行胸腔镜手术,手术不太好做,有血管挡住路线。要做好大出血的思想准备。 下图,可见胸骨后方的前纵隔肿瘤。肿瘤后方可见左无名静脉。 下图,可见左无名静脉头侧的肿瘤。肿瘤上极位置较高,距离胸骨上缘只有1厘米,已经靠近颈部,所以手术难度较大。 下图,矢状位CT,可见肿瘤最大径95毫米。比我们想象的大的多。 最终我经剑突下完成了这个前纵隔肿瘤的胸腔镜手术。因为患者身高比正常人高一些,术中的超声刀的长度都有点不够长,肿瘤上极处的操作非常困难。最后切除肿瘤时把左无名静脉骨骼化了,把周围的脂肪结缔组织清扫的很干净。 术中出血大约20毫升,出血量仅仅相当于一次体检的抽血。病人避免了大切口的较重疼痛。患者和家属都非常高兴。 你可以点击参考下面的文章链接: 胸腔镜经剑突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纵隔是什么?前纵隔是什么意思?纵隔的解剖分区图 手术前画图研究一个化疗后的巨大纵隔肿瘤

陆欣欣 2022-10-03阅读量2577

胸腔镜经剑突下纵隔肿瘤切除术

病请描述:我们可以利用胸腔镜,通过剑突下来进行这个肿瘤切除术。术中病人平卧位。胸骨的最下面一小块骨头称为剑突。 经剑突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就是说,通过剑突下的腹壁制作小孔,从剑突的下面向胸骨后面逐渐游离,切除胸骨后面的脂肪结缔组织和前纵隔肿瘤。此手术可以切除前纵隔肿瘤,不适合切除中纵隔肿瘤和后纵隔肿瘤。 手术中用胸腔镜照明,用胸腔镜抓钳牵引、下压组织,改善暴露。用超声刀里面的超声波能量切除肿瘤和周围的脂肪结缔组织。 胸腔镜经剑突下纵隔肿瘤切除术的优点是,不经过肋间打孔,疼痛轻一些。另外,视野好一些,暴露比左侧胸腔镜和右侧胸腔镜都要好一些。 你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标题链接: 纵隔是什么?前纵隔是什么意思?纵隔的解剖分区图

陆欣欣 2022-07-24阅读量1.1万

猝死前的6个信号,你注意到了...

病请描述:近期接连出现的猝死新闻,让「猝死」这两个字眼一次次刺痛我们的神经。 尤其把它与年轻的生命放在一起,更加让人遗憾和痛心。 什么是猝死? 为什么它会盯上年轻人? 世界卫生组织将猝死定义为: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群,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引发猝死的基础性疾病可分为两类: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心源性疾病占猝死总人群的80%以上,主要包括冠心病、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脏方面的疾病。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高达54万,几乎每分钟就有1人因心源性猝死失去生命。 非心源性疾病20%左右的猝死患者是非心源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主要包括肺梗死、支气管哮喘、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 心脑血管疾病过去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但如今中青年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已超越老年人。 这主要与现代生活的大环境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高盐饮食,经常熬夜,体育运动减少或过于剧烈的运动、酗酒等。 以冠心病为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往往发病急、程度严重,心脏性猝死者多见。 原因是中青年人血管内斑块进展快且不稳定,容易破裂形成血栓,血管被堵死,立即引发急大面积心肌坏死,由于发病急,没有建立侧支循环,进而引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 猝死前,会有预兆吗? 很遗憾,猝死这种“瞬间的死亡”,是没有非常明确的预警信号的。即便有预兆,大多也会被人所忽视。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都会认为自己身体健康,对于身体出现的不适,也会认为是小毛病而不在意。 所以平时身体给你发出一些健康信号,我们不能忽视。具体来说,当出现以下6种情况的时候,需要立刻就医: 征兆一:胸痛 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我们抓住和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冠心病的典型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出现这类情况时需多加注意。 征兆二:憋气、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情况时,就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三: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四:胸闷、憋气剧烈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等症状,需警惕肺栓塞、心衰急性发作等。 征兆五:失眠焦虑,极度疲惫 在没有缺少睡眠、剧烈运动或生病的前提下,连续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都出现无法缓解的疲劳感,且伴有失眠、焦虑、夜间惊醒等症状,就要考虑是否心脏出现问题。 征兆六: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 晕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数晕厥是由于心跳突然减慢或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后应提高警惕,尽快查明原因,预防下一次晕厥甚至猝死的发生。 学会正确的急救 就是从死神手里争取时间 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后,每增加1分钟,存活率就会降低7%~12%,4分钟后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金4分钟”。 据统计,我国九成左右的猝死发生在医院外。当意外不幸发生,及时正确地进行急救,能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对于已经发生的心源性猝死,正确的心肺复苏、心脏除颤器(AED)的规范使用至关重要。

健康资讯 2022-04-25阅读量2.0万

食管憩室简介

病请描述:食管憩室是指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向外膨出.形成一囊袋,与食管腔相通。憩室内可潴留食物,久后可并发感染.炎症或溃疡出血,小几率会发生恶性变。 1.分型:按发生部位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咽食管憩室,发生于咽与食管连接部;食管中段憩室,见于食管中段,靠近气管分叉处;膈上憩室。 2.临床症状 食管憩室的临床表现与憩室类型及发展程度有关,初期多无症状.随着憩室逐渐增大.多数患者症状明显.且呈进行性加重,可出现口腔恶臭味.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吞咽时咕噜声、吞咽困难和食物反流等症状。 3.好发人群: 据统计.在超过2000例的食管憩室报告中,咽食管憩室占62.0%,食管中段憩室占17.2%,膈上憩室20.8%。临床资料表明50~70岁最为多见,且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约4:1。 4.检查方法: 1)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是诊断食管憩室的主要方法(但现在许多医院放射科已不做该项目检查)。 2)食管镜检食管镜检查 食管镜可在直视下检查憩室的大小及其并发症等情况。但不宜列为常规措施,因为有穿孔的危险。 2)超声检查:通过口服造影剂可帮助该病的诊断,无痛无创.尤其适合随访患者。 5.治疗:憩室小.无明显临床症状.无癌变的各种类型的食管憩室,均可内科保守治疗,临床观察.定期随诊.不急于手术处理。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要手术切除。

童仙君 2022-03-11阅读量9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