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肩痛 > 检查

肩痛检查

肩痛检查相关内容 更多>

肩关节疼痛一定是&ldquo...

病请描述: 肩关节疼痛是骨科常见的疾病,也是我个人门诊遇到的较多的病种之一。很多病人来就诊时都认为自己得了“肩周炎”,并且在非专业人士的指点下进行了不正确的治疗或者功能锻炼,造成的结果是越来越痛,并且越来越重。 在这里,需要特别让大家知道的是:肩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大家可能比较了解的“肩周炎”;但是从发生概率来讲,引起肩痛的最多的原因是“肩袖损伤”。 “肩袖”是由四个肌肉(包括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组成的一个解剖结构,对肩关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肩袖中会发生撕裂,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冈上肌的撕裂。“肩袖损伤”后的表现和“肩周炎”很像,并且相当一部分肩袖损伤病人会合并冻结肩/肩周炎。所以,在出现长时间不好转、反复发作的或者较痛的肩痛疾病,建议就医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往往需要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再确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讲,我们专业上所说的冻结肩,或者老百姓所称的肩周炎确实是自愈性疾病,即一段时间后可自行恢复,治疗过程中可以口服药物、关节腔注射,一小部分患者需要手术。肩袖损伤的病人在保守治疗无效后往往需要手术,手术的比例要大于冻结肩的病人,目前以肩关节镜下微创手术为主,恢复也很快,但术后仍需要专业的康复锻炼。 其实,引起肩痛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肩峰撞击症等等,这些疾病还有时同时出现。所以,明确诊断对于肩痛的治疗至关重要,请大家不要仅仅知道“肩周炎”,更要想到其余疾病可能,当然最好找专业的医师帮忙。

贾鹏 2025-01-05阅读量1473

骨折手术后的功能锻炼(术后篇...

病请描述:骨折手术后的功能锻炼   注意:功能锻炼一定要在手术医生的指导下,即使是康复科医生,也需要在手术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锻炼。   骨折术后康复的目的:    1.有利于消肿 骨折导致局部出血、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障碍又加重水肿。肌肉的损伤和活动减少,使肌肉对静脉回流的作用消失。肌肉的收缩锻炼可以增加损伤肢体的血液循环,肌肉的作用增加静脉及淋巴回流,促进水肿消退。  2.促进骨折愈合 肌肉收缩可促进局部血运,为骨折端的愈合提供了营养。肌肉的收缩可以使骨折端产生微动,刺激骨痂形成。肌肉的收缩可以使断端产生压力,使骨折端紧密接触,使愈合加速。在骨折愈合后期,肢体承受一定的生理应力可以促进骨痂塑形,使之更为符合生物力学需要。  3.减少关节僵硬 关节内损伤导致出血,血液内的大量纤维蛋白将导致关节黏连。长期的关节制动导致关节内水肿渗液等,也会出现大量纤维蛋白导致关节黏连。肌肉缺乏活动,导致肌肉萎缩,纤维化等,也会进一步加重关节僵硬。早期的主动收缩锻炼可减少此类粘连的发生。关节的僵硬也常发生在损伤部位附近的其他关节,一方面与水肿波及这些部位有关,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关节活动的减少。  4.减少肌肉萎缩 由于关节制动或者疼痛等,或者不能负重行走等原因,将导致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比如髌骨骨折,可导致明显的肌肉萎缩。功能锻炼可以减少萎缩程度,并能使肌肉尽快恢复正常肌力。  5.减少卧床并发症 可以防止压疮、皮肤压迫性溃疡、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出现。   骨折术后锻炼可以按照时间分为术后即刻、术后出院前、拆线前、骨折愈合前和骨折愈合后的锻炼,对应的时间为术后回到病房当天(d0),术后第二天到出院前(d1-7),出院后到拆线前(伤口愈合,d8-14),骨折愈合前期(上肢2-4周,下肢2-6周)和骨折愈合后期(上肢4-8周,下肢6-12周),和骨折愈合后(允许完全持重或负重)。   术后当天:手术后,患者回到病房的当天。患者刚回病房时,在麻药和镇痛泵(如果有)的作用下,处于嗜睡状态,感觉头晕或头疼,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由于手术时多数位于同一个身体的位置,可能会出现腰酸或者全身酸痛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首患者先根据手术部位的要求,采取适当位置,比如平卧,患肢略微抬高。逐渐清醒后,可以适当进行简单的活动,以缓解身体的不适,并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和促进身体恢复。如果是上肢的手术,位置可以适当改变,双侧下肢可以适当进行活动,包括屈膝和踝泵等活动。健侧上肢也可以适当活动,包括肩肘手的活动。患侧上肢则需要根据手术部位,如果是肩肘,可以适当的攥拳活动,如果是腕关节或者是前臂,则可以根据医生要求适当的活动肩肘。下肢骨折,健侧肢体可以适当活动,患侧肢体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活动。髋关节和膝关节手术,可以允许踝关节适当做踝泵活动。   急性疼痛期:术后24-48小时,为伤口急性疼痛期,严重可影响睡眠,需要药物镇痛。此阶段多使用镇痛泵或辅助药物,伤口和患肢疼痛较为严重。患肢以抬高,适当更换身体的位置保持一定舒适,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和运动感觉功能,如有异常,及时请医护查看。手术涉及的关节在疼痛允许范围内,在医生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运动。注意,这是非必须的。对于患肢,未受影响的关节部位,在不是太疼痛的情况下,允许适当活动。比如肘关节手术,可以适当的攥拳活动,手腕运动,都是可以的。下肢如果是膝关节手术,则可以适当活动髋关节或者踝关节,比如进行踝泵活动,减少不适和血栓形成。健侧肢体则可以适当运动,尤其是下肢,除髋膝关节活动外,踝泵锻炼必不可少。 出院前:术后48小时以后,一般疼痛明显缓解,心电监护、引流管和尿管多数已经拔除,镇痛泵也已经结束。患者需要在医院内,接受手术医生和康复科医生的训练指导,并进行早期锻炼。(有些医院医生和康复科医生会在病房共同查房) 这一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加强,可以开始活动手术部位。这一阶段有医生指导,需要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机会。伤口敷料也会逐步减少,需要根据伤口情况确定康复计划。活动增多可能会使伤口渗血增多,在关节伸侧的伤口,如果屈曲关节的时候,会使伤口张力增加,有裂开的风险,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渐进行。 锻炼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其他肢体的正常活动的恢复,患肢非累及关节的活动,患肢关节活动的锻炼和肌肉力量的锻炼。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手术医生的许可下,方可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锻炼。原因是只有手术医生对你的手术最为了解,对于骨折固定程度和内固定的牢固程度最为了解,知道哪些活动可以做,什么时候可以做。   出院后到拆线前:通常在伤口无明显渗出和肿胀或者坏死等并发症后,患者可以出院继续观察伤口。伤口一般12-14天左右拆线,对于足踝伤口,则可以延长至三周左右才拆线。这段时间伤口在逐渐好转,疼痛逐渐减轻,患肢的锻炼可以逐渐加强。   拆线后到骨折愈合早期:一般术后2-6周,此阶段的特点是伤口愈合,不用再担心康复锻炼引起的伤口问题。临床检查,骨折部位少许压痛,肿胀有所消退。当然少数患者会出现延迟愈合或者愈合不良等伤口并发症,可能要适当减少锻炼强度,先保证伤口愈合。骨折周围出现软组织黏连,有一定的稳定性。此时,可以适当加强锻炼,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骨折愈合后期:一般术后1-3个月,骨折部位基本无明显压痛,肿胀消退明显。此阶段骨折愈合已经出现明显骨痂,骨折相对牢固,通过锻炼可以使骨痂更好的改建,骨小梁能够更好地具有力学效应。下肢已经开始可以部分负重锻炼。逐步在关节活动度、力量和灵敏度等方面进行康复。   骨折愈合后:经摄片和CT检查,发现骨折完全愈合。局部无压痛和叩痛,下肢已经完全负重。可以在正常活动的基础上,增加关节活动度的锻炼,达到和健侧完全相同。在肌肉力量方面需要锻炼,使双侧肢体粗细一样。同时,需要在本体感觉和灵活性等方面进行锻炼,以尽快恢复日常生活,重返工作和体育运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请咨询医生。

王晓庆 2024-11-15阅读量2156

肩膀痛,有可能是冈上肌损伤

病请描述:冈上肌是我们肩部的一块重要肌肉,沿肩胛骨顶部延伸,插入手臂或肱骨顶部,因为它活动频繁又是肩部肌肉收缩力量的交汇点,所以它相对脆弱容易受到损伤。 值得注意的是,冈上肌损伤是导致肩痛的常见原因,有时会被误诊为背痛或其他疾病。 冈上肌损伤的表现 1.抬肩活动明显受限; 2.在肩部外展时则表现为剧烈的疼痛; 3.肩部僵硬或肩关节弹响声。 通常可通过“空罐实验”来判断冈上肌是否损伤 动作要领:被检查者肩关节外展90°,向上弯曲30°,肘关节完全伸直,前臂旋前,拇指朝下。检查者向患者远端施加向下的压力,让被检查者试着对抗。如果诱发肩部疼痛,则预示着冈上肌可能受损。 在临床上注意鉴别诊断: 1.粘连性肩关节滑囊炎:活动开始时不痛,外展70度角以上出现疼痛,超外展则疼痛明显加重。 2.冈上肌肌腱断裂:断裂部位可触到凹陷,肩外展功能明显减弱或消失。如果帮助患肢外展至60度角以上后,患者即能自动抬举上臂。 3.肩关节周围炎: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左右,肩关节疼痛昼轻夜重,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外展的全过程都伴有明显的疼痛,肩关节周围有广泛的压痛。 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认为,冈上肌损伤在中医学上属于“肩凝风”“筋痹”的范畴,针刀对陈旧性冈上肌损伤疗效好,而且病程越长,疗效越好。 日常可以通过哪些锻炼来预防? 1.拉伸训练 2.肌力训练 动作要领:面墙而立,身体保持中立位,右手在墙上固定一本书或毛巾,匀速上推。注意保持恒速,持续发力,不要耸肩。 动作要领:身体保持中立,匀速举起杠铃,如果没有,可以用水瓶代替,注意保持恒速,持续发力,不要耸肩。 动作要领:身体保持中立,用杠铃或水瓶做肩外展训练,注意保持恒速,持续发力,不要耸肩。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2411

一个看起来有点可怕的&ldq...

病请描述: 近日,A女士因腕关节起了一个包块影响到关节活动而来就诊。“手腕这里莫名其妙就长出这么大个肿块,不会是什么肿瘤吧?”A女士很紧张。 老王检查后发现,A女士手腕处有一个直径约为1.5厘米突出皮肤圆形包块,质硬,用力压之感觉腔内有液体存在,按之胀痛,手腕部活动受限。 经询问,A女士是一名白领,工作几乎是离不开鼠标,下班后又长时间玩手机,半年前就经常感觉右手腕酸痛不适,以为只是小毛病就没太在意,结果这一个月来突然发现右手腕部出现不明肿物,而且越来越大,这才到医院就诊。 首先,老王先声明,腱鞘囊肿本质上就是小液囊,并不是恶性肿瘤,也不会发生恶变,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腱鞘囊肿是一种形成于关节或肌腱上的小液囊,是一种良性囊肿,临床发生率较高。本病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腱鞘囊肿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腕背、桡侧腕屈肌腱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手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处也常见到。 腱鞘是包裹在肌腱外的组织,这样的结构可以起到固定、保护肌腱的作用,使其避免受到摩擦及压迫,并能在腱鞘内做自由的滑动。 腱鞘囊肿属中医学的“筋结”“筋瘤”“聚筋”“筋痹” 范畴。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认为,该病多因过度劳累,外伤筋脉,以致痰凝筋脉,或长久站立、扭伤等致筋脉不和,气血运行失畅,阻止筋脉络道而成。 腱鞘囊肿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这个囊会越积越大,会对周围的组织造成粘连、卡压,可能会引起腕关节的活动不方便,甚至会导致局部的疼痛。 腱鞘囊肿如何治疗? 腱鞘囊肿其治疗方法多样,包括: 轻度疼痛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 针刀治疗 穿刺抽吸/药物注射 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切除术 从治疗效果和复发率综合来看,针刀治疗与手术治疗优势明显。 针刀治疗针刀治疗技术因其在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及骨伤科疾病方面优越的疗效在众多治疗技术中脱颖而出。针对腱鞘囊肿的治疗步骤包括:局部麻醉、刺入囊肿、切开囊壁、排出黏液、贴敷创口。针刀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便、微创、费用低、恢复快、复发率低。 手术治疗对于有持续症状的患者,如疼痛、无力、活动受限和体积逐渐增大,以及保守治疗失败的患者,通常建议手术切除。推荐从蒂的根部完整切除囊肿,如囊肿与腱鞘相连,则同时切除周围部分腱鞘组织以降低复发率。但是,手术将整个囊肿包括囊壁切除,毕竟造成了一个比较大的创面,手术后会留下不太美观的瘢痕。 聊聊日常调护 腱鞘囊肿患者要注意对患部的休息,由于慢性劳损和炎症会诱发病情,因此,患过这种病的人,一定要避免过量的手工劳动的方式。 1.温水洗手养成劳作后用温水洗手的习惯,不宜用冷水,适时活动手,并自行按摩。得了此病,贵在早治,以免迁延成慢性。 2.旋转手腕当刺痛开始时,可以做些温和的手部运动以缓解疼痛。旋转手腕是简单的运动之一。转动手腕约2分钟。可以运动所有的腕肌肉,恢复血液循环,并消除手腕的弯曲姿势,此弯手姿势常引起手腕痛等症状。3.定期休息、运动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脑,若需要长时间办公,也应每隔一小时休息5至10分钟,休息时勤做室内运动,做柔软操或局部按摩,针对肩颈、上肢、手腕进行拉筋及肌力训练,以增加柔软度及肌力。 腱鞘囊肿是一种常见而易复发的疾病,虽然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但如果您感到手腕不适,建议您及时就医。只要及时诊治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腱鞘囊肿并不会影响您的日常生活质量。

王明杰 2024-09-06阅读量1624

肩痛检查相关医生 更多>

评分:10
问诊量:4567
骨科常见疾病诊断治疗以及美式整脊手法无痛治疗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和关节炎,小关节手法复位等。善于对常见的门诊病人有颈、肩、腰腿痛等症状而CT与磁共振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病情没有那么严重,尚未达到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手法复位,整脊治疗,效果往往立竿见影。对于一部分膝关节后外侧疼痛与足跟痛也能通过详尽的查体进行鉴别诊断,特别是手法复位后不需口服药物,复发率低,无痛苦,受到大量患者的好评。
评分:0
问诊量:1
腱鞘炎,网球肘,肩周炎,颈肩腰腿关节痛,三叉神经痛,足跟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癌痛,头痛,手术室麻醉,无痛检查和治疗等
评分:0
问诊量:0
小儿麻醉、老年高危病人的麻醉;妇产科、泌尿科、普外科各节段硬腹外腔麻醉、胸外科单、双腔气管、支气管插管麻醉;胸腔镜、腹腔镜各种微创手术的麻醉;口腔、耳鼻喉科手术麻醉;整形外科手术麻醉及无痛人流、无痛各种内窥镜检查、门诊短小手术、介入治疗麻醉等,各种疼痛治疗,如局部疼痛(颈肩、腰背、下肢关节、皮肤粘膜、周围神经性疼痛),创伤及手术后疼痛、分娩痛、全身疼痛等
评分:0
问诊量:0
肌电图检查,神经(偏瘫、截瘫、脑瘫)的康复,颈、肩、腰、腿痛的康复治疗。

肩痛检查相关医院 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20.4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天河院区

三级甲等 预约量:160.9万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金山总部

三级甲等 预约量:1.2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三级甲等 预约量: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