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四肢 > 关节疼痛 > 内容

关节疼痛内容

这样的腰间盘突出患者怎么治疗...

病请描述:这是一位65岁的患者,腰痛,双侧下肢无力3年,近期加重,伴间歇性迫性坡行,会诊的时候要求正骨治疗,缓解疼痛为目的,经过给患者查体,患者生活尚能自理,四肢关节活动受限,连续行走30~100米需要休息,腰背部肌肉僵硬,棘突偏歪,不规则后突,多出压痛。坐骨神经走行压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病理反射可疑阳性。    阅片如下,骨质硬化合并骨质疏松,病变复杂,如果采用正骨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按摩如果手法过重也容易出现问题,治疗采用PRP痛点注射,结合臭氧注射,松筋理筋结合理疗和冲击波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椎间盘手术后,椎体融合,固定。 椎管狭窄,脊柱变形固定,骨质增生,椎体楔形变 右侧椎间关节融合固定, 脊柱滑脱,黄韧带钙化,椎板上缘骨性赘生物像匕首一样插入椎管内 学术见解,欢迎加微信理性沟通:

马彩毓 2017-11-18阅读量1.0万

正骨后针刀松解治疗梨状肌综合...

病请描述:[摘要]目的:探讨正骨后针刀松解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确诊的梨状肌综合征患者110例,男78例,女32例,年龄25~78岁,患者分为正骨后针刀松解定位(A组),传统注射加针刀定位(B组),每周治疗一次,辅助治疗方法相同。结果按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经1~4次治疗后A组临床治愈50例(90.9%)、好转5例(9.1%),总有效率100%,B组治愈19例(34.5%)、好转32例(58.2%)、无效4例(7.3%),总有效率92.7%。治愈率两组差异显著(P<0.001)。有效率两组患者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正骨后针刀松解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优于传统注射加针刀法,尤其是治愈率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one after acupotomy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iriformis syndrome treatment.Methods:the diagnosis of piriformis syndrome in patients with comprehensive 110 cases,male 78 cases,female 32 cases,aged 25 to 78 years old,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and bonesetting Acupotomy positioning(A group),the traditional injection and needle positioning(B group),a weekly treatment,auxiliary treatment.Results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curative effect evaluation.Results:after 1~4 treatment,A group cured 50 cases(90.9%),improved in 5 cases(9.1%),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B group was cured in 19 cases(34.5%),improved in 32 cases(58.2%),invalid in 4 cases(7.3%),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7%.The cur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01).Conclusion:the pine syndrome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injection and needle knife for the treatment of piriformis bonesetting therapy plus needle knife,especially can markedly improve the cure rate,worthy of promotion. [关键词]保守治疗;梨状肌综合征;正骨;针刀松解 Key words:conservative therapy;piriformis syndrome;bonesetting Acupotomy; 引言 腰臀部软组织损伤中,因梨状肌的损伤而致急性或慢性坐骨神经痛者,比较多见[1]。而梨状肌损伤多数为继发性,也就是因为腰椎和骨盆骶髂关节位置改变和周围韧带应力改变出现的急慢性损伤,目前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方案已非常明确。但梨状肌综合征的单纯注射加针刀治疗方案对梨状肌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对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进行了临床观察和研究,初步摸索到在正骨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了对梨状肌内外侧高张力处进行正骨后针刀松解治疗,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16-01/2017-02共收治梨状肌综合征患者110例,随机分两组,A组:男性39人、女性16人,年龄31~78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3个月;其中右侧痛35例,左侧痛20例;有明显外伤史36例,有受寒史16例,不明原因者3例。B组:男性43人、女性12人,年龄25~77岁;病程最短2天~15个月;其中右侧痛33例,左侧痛22例;有明显外伤史34例,有受寒史17例,不明原因者4例。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梨状肌综合征诊疗标准拟定:有明确的髋部外伤史(包括闪扭史);臀部和下肢沿坐骨神经分布区放射性疼痛;臀部梨状肌处压痛,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直腿抬高试验在60°以内疼痛明显,超过60°疼痛减轻,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X线摄片检查无骨折、脱臼、骨质增生样改变[2]。 1.2方法 1.2.1正骨后针刀松解定位:寻梨状肌体表投影:由髂后上棘到尾骨尖作一连线,在连线上连线距髂后上棘2cm处作一标点,此点至股骨大转子的连线,即为梨状肌的体表投影。注射方法梨状肌内侧抵止点至梨状肌中点间针入梨状肌肌腹先注射1/3药量,然后针头向梨状肌内侧抵止端扇形浸润封闭加针刀,一般在高张力处进行松解,在主要压痛点进行减压,选2~3个浸润点,药量均等。传统注射加针刀定位: 两组治疗方案除正骨组加手法正骨复位理筋不同,其余内容均相同。 1.2.2治疗用药方案:①20g/L利多卡因注射液5mL+9g/L生理盐水注射液15mL+倍他米松0.2ml+维生素甲钴胺0.5毫克进行局部封闭加针刀,1次/周,1疗程为3~5次; 2结果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下肢及臀部无疼痛及不适感,功能恢复正常,能进行较长时间行走,梨状肌局部压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好转:症状基本消失,下肢及臀部疼痛及不适感减轻,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进行长时间行走时仍有疼痛,梨状肌局部压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角度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表1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正骨加针刀疗法治愈率结果对照 X2=77.27, 梨状肌综合征患者正骨后针刀松解组总有效率100%,传统注射加针刀组总有效率92.7%,正骨后针刀松解组疗效优于传统注射加针刀(P<0.05,)。正骨后针刀松解组总治愈率90.9%,传统注射加针刀组总有效率34.5%,正骨后针刀松解组治愈率明显优于传统注射加针刀(P<0.01,)。尤其是两组前2次治疗差别明显,正骨治疗后加上针刀松解,患者疼痛马上缓解。说明正骨后针刀松解治愈病例封闭加针刀次数明显少于传统注射加针刀,经三个月到半年随访,未见有副作用发生,疗效稳定。 3讨论 3.1梨状肌解剖特点了解梨状肌解剖特点对认识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梨状肌位于骨盆背面,起始于S2-4椎前面通过坐骨大孔逐步延伸成狭细的腱止于股骨大转子尖部。梨状肌穿过坐骨大孔将其分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上孔有臀上动静脉和臀上神经通过;下孔有坐骨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及阴部神经通过。梨状肌体表投影可自尾骨尖至髂后上棘连线中点至大转子尖画一连线,作为梨状肌下缘的投影。 3.2梨状肌综合征引起坐骨神经痛其发病机理现代医学认为有以下4种学说:①1947年Robinson提出梨状肌损伤学说,由于该肌肿胀渗出、粘连和挛缩,导致压迫坐骨神经;②1982年赵定麟提出骨盆出口狭窄症学说,导致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③梨状肌畸型学说,据解解剖学统计,国人坐骨神经与梨状肌两者关系的变异约占29.5%,其中12.5%的梨状肌有2个肌肤,坐骨神经被分成两束,其中一束从2肌腹之间穿过。该肌损伤后坐骨神经易受压;④1962年宣蜇人提出软组织无菌性炎症学说。梨状肌虽系臀部深层的1块小肌肉,但它可配合下肢外展外旋,在某些不协调的动作下,如突然外展外旋下蹲用力过猛,易受损伤。损伤后,梨状肌发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如水肿、充血、渗出等,部分肌纤维可断裂、移位、出血、肌痉挛肿胀。这些病理改变刺激压迫周围神经血管,特别是坐骨神经,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若局部长时间受寒冷潮湿刺激,可是损伤更易发生,且症状加重[3]。 3.3从正骨学角度来分析,梨状肌损伤是由于髋关节周围张力失衡导致梨状肌受力增加,受力角度改变,进一步导致失衡,缺血,损伤等,导致以上一种或者几种病理改变。针刀治疗机制不仅仅是粘连松解,刮除瘢痕,消除痉挛,主要的应该是消除不平衡的力,或者直接破坏局部感受器。根据上述分析,不平衡的力是导致软组织损伤的根源,也是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理机制。针刀的治疗除了解除动态力的失调,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外,还要消除静态不平衡的力,恢复机体静态的力平衡。【2】临床实践证明,通过正骨手法矫正错位,松解拮抗肌群,解除痉挛,平衡周围张力,能使急性损伤疼痛立刻缓解,对于代偿期的损伤,通过手法正骨治疗后,再结合注射治疗加上针刀,会有显著的疗效,本组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4正骨后针刀松解的特点及在梨状肌综合征的治疗中的作用倍他米松有抑制透质酸酶的作用,从而减少各种刺激性损伤所致的炎性水肿,起有防治粘连的作用[3]。与利多卡因同时应用起有立即消除痉挛及止痛目的[4]。本结果证明正骨后针刀松解对病变组织浸润充分,疗效显著。而传统注射加针刀组诊断一样,治疗方案一样,封闭加针刀进针点一样,但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在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中正骨后针刀松解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正骨后针刀松解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优于传统注射加针刀法,值得推广。 欢迎沟通加微信: [参考文献] [1]冯天有.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M].北京:中国科技学技术出版社,2002.174-177. [2]【柳百智.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刘锡钧.实用药物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77-78. [4]林瑞珊.手法治疗早期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分析分析[J].现代康复,2000,4(6):906-907.

马彩毓 2017-11-17阅读量1.3万

寰枢关节前倾错位--头痛失眠...

病请描述:颈椎病,磁共振显示寰枢关节,颈椎侧弯,寰枕关节错位,导致脑干上端受压,变窄,患者头痛,失眠,头晕,乏力,呼吸困难,颈部有压迫感,吞咽困难,咽喉部有异物感,心前区压迫感,并进一步导致抑郁。因为正位片和张口位片看不见明显错位而被排除颈椎病。正位张口所见经过曲阳医院疼痛科会诊,结合颈部磁共振和颈部动态试验检查,明确诊断寰枢关节寰枕关节错位,经过手法正骨,辅助以关节功能康复,经络疏导,祛痰除湿,已经痊愈,症状完全消失。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寰枢关节错位: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主要依赖以下几个结构:寰椎的前弓、横韧带及枢椎的齿状突;还有寰枢之间的侧块关节。上述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或者某些原因造成其失用,就可能造成寰枢关节不稳定或错位。其病因很多,比如外伤造成的陈旧齿状突骨折、齿状突的先天畸形、感染或炎症破坏了横韧带或侧块关节,甚至结核或肿瘤侵犯寰枢关节,都可以造成寰枢关节不稳或脱位。临床最常见的病因为长时间姿态不正导致的慢性劳损、脊柱弯曲应力改变、外伤原因和先天畸形。    早期的病理状态下,寰枢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但是在某些体位(比如颈部仰伸时)寰枢关节还可以复位,此种情况应称之为不稳。病史时间较长,怎样变换体位寰枢关节也无法复位,通过过手法整复可以复位的,称为半脱位,在经过进一步康复治疗就可以痊愈。    影像诊断学上面杜宇寰枢关节错位介绍较少,多数认为是张口位所看到的侧向移位诊断标准,实际上在正骨学方面我们会发现,寰枢关节错位可以分为,侧向移位,侧偏移位,旋转移位,旋移移位和混合型移位等多种不同分型,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呈慢性起病,症状呈间歇性,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部分患者在轻微的外伤后明显加重。典型的临床症状包括以下几部分:1.颈神经根病的症状有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僵直,尤其头颈部的旋转活动受限,头枕部疼痛,偏头痛,耳鸣,眼花,咽喉部不适,胸闷气短,心悸头晕等;2.延脊髓交界区受压造成高位颈脊髓病症状如四肢无力,走路不稳,手不灵活,二便异常等;还包括躯干、四肢的麻木、针刺感甚至烧灼感等。3.呼吸功能障碍    一般出现在严重的或晚期的病例。由于延脊髓交界区受压,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寰枢关节脱位的早期,呼吸功能是正常的;后来会表现为体力劳作时呼吸费力;严重的患者静息时即存在呼吸费力、或平静呼吸次数>30次,咳嗽无力、咳痰费力;终末期的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直至死亡。4.其他症状    另外,若合并颅底凹陷、小脑扁桃体下疝或脊髓空洞,影响延髓、脑干时,还可以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口齿不清)、视物不清、眩晕、耳鸣等低位颅神经症状。检查1.体格检查一般体征包括头颈部活动受限、颈枕部压痛等。合并高位脊髓病的患者出现四肢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反射阳性。合并颅底凹陷者可能出现共济失调、闭目难立、构音障碍及眼震等。[1-2]检查颈椎关节的时候,会发现寰枢关节错位导致的两侧不对称性错位和压痛点。2.影像学检查为确定寰枢关节脱位的主要依据。X线平片上显示寰齿关节间隙,正常成人其间隙不超过3毫米,儿童为5毫米,头颈部屈伸活动时成人的此间隙多无变动,而儿童则有变动,但其变动范围也在1毫米之内,若此间隙增大为5毫米或更大时,则应认为有不稳或脱位存在。CT和MRI扫描可帮助诊断脱位的类型和原因,如有无齿状突的畸形缺陷,类风湿关节炎,先天性分隔不全等。[3]实际工着中会发现,很多年轻患者影像学并不典型,而临床症状非常严重,所以做出诊断要结合症状,体征,查体,静态和动态相结合,再除外其他器质性疾病后才能确定诊断寰枢关节错位。对于寰枢关节错位的患者,西医学认为手术是唯一办法,而中医正骨是矫正颈椎关节错位的良好方法,轻度可以手到病除,严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也会得到治愈。如果寰枢关节通过手法整复也无法恢复正常位置,此种情况就称为寰枢关节脱位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欢迎理性沟通。

马彩毓 2017-11-12阅读量1.8万

为什么正骨治疗后我的治疗效果...

病请描述:有患者治疗后都很惊喜,过几天之后,部分患者就会问,为什么过几天又出现不舒服的症状了,我告诉他(她)需要时间修复调整、稳定,因为错位后骨关节结构发生改变,严重者就会有骨骼、关节、韧带、肌腱、以及附件等会发生形变,这些形变会因为病情不同以及患病时间长短等个体差异,会严重影响正骨治疗和康复效果,一般来说,患病时间越久,治疗和康复难度就会越大,需要治疗和恢复的时间也就会越长一些。换一种说法就是你的病越严重病程越长,你用来恢复正常的时间和精力就会越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肢前臂外伤的患者,尽管肘关节没有外伤,这样固定一个月后就会发现,肘关节无法正常伸直,原因是由于一个月的屈曲位固定,导致关节周围韧带的挛缩和部分黏连,拆除固定后需要经历几个月的时间来惊醒康复联系,才能逐渐恢复正常运动。而脊柱关节韧带的错位时间可能要用几年甚至几十年来计算,所以纠正和康复需要循序渐进,所以恢复起来需要有耐心。下面根据病情的不同做一简单的介绍: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每个人的健康问题都不会和其他人完全一样,人为的分期只是为了解释清楚,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正骨治疗后人体恢复健康的过程。  图1 这是一个正常的椎间盘解剖。图2,这是一个脊柱疾病不同时期的简单介绍图片:1.第一个正常椎间盘:上下椎体间压力均衡,髓核含水高流动性和表面张力好,纤维环完整弹性好,椎间关节和椎间盘活动正常,周围肌肉肌腱张力正常,无黏连,神经血管无卡压运行正常。2.第二节椎间盘退化:上下椎体间压力不均衡,部分区域压力增高,髓核含水降低,流动性部分受限以及表面张力部分下降,休息后会得到部分恢复。纤维环完整弹性好,关节活动受限制,出现脊柱弯曲或者旋转错位等,周围肌肉肌腱张力不平衡,早期无黏连,神经血管无卡压运行正常。后期会出现不同程度黏连,神经多数无卡压,血管部分受到影响,能维持正常工作。此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合理治疗,(比如单纯理疗、服用镇痛药物或者卧床休息等)人体会逐渐适应错位,也就是进入代偿期,很多患者腰扭伤了卧床休息2到4周不那么疼了,多数是进入了代偿期。此期的早期如果正骨治疗,会立竿见影,疼痛缓解,很快康复,而一旦进入代偿期,做正骨后反而会出现不适甚至疼痛等,因为你的身体已经适应错位,此期如果正骨矫正,是要打破你脊柱代偿期的“病理稳态”,重新适应正常位置。一般需要4到12周的康复。3.椎间盘突出:也就是第三节椎间盘退化:上下椎体间压力严重不均衡,部分区域压力增高,髓核含水进一步降低,流动性部分受限以及表面张力部分下降,休息后大部分不能恢复。纤维环完整较好,但是弹性下降并出现变形,部分突出椎体边缘,关节活动受限制,出现脊柱弯曲或者旋转错位等,周围肌肉肌腱张力不平衡,肌腱短缩黏连,神经血管出现卡压黏连,出现感觉运动异常和供血异常。后期出现支配区域神经肌肉营养不良,及萎缩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此期的早期如果正骨治疗,会有明显的效果,疼痛缓解,但是会在长时间固定体位后(如晨起,久坐等)出现疼痛等不适,多数需要多次校正并结合其他辅助治疗等来延长段所得肌腱,松解黏连,恢复骨关节肌腱等位置和周围正常张力,打破此时的“病理稳态”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技术支持,如超声引导下的神经松解减压,肌腱黏连松解,小关节周围注射等。4.椎间盘脱出:第四节椎间盘严重退化:上下椎体间压力严重不均衡,整体压力增高。纤维环严重退化,丧失完整性,从椎体边缘出断裂,髓核从断裂处脱出(像打碎的鸡蛋,蛋黄流出来一样),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出现脊柱弯曲或者旋转错位等,周围肌肉肌腱张力失衡,肌腱进一步短缩黏连,神经血管卡压黏连,支配区域神经肌肉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出现感觉运动异常和供血异常。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此期的早期如果正骨治疗,部分患者会缓解部分症状,但是不能治愈,往往需要微创介入技术进行治疗,严重者需要采用手术技术,清除脱出的椎间盘和髓核组织,并需要外固定或者是键盘替代物(人工间盘)来实现静态平衡,脊柱的动态平衡功能大部分消失,生活工作能力大打折扣。5.下面三个椎间盘功能几乎完全丧失,活动受限,此期多数需要手术或者长期药物支持治疗,中医正骨技术可以采用理筋和疏通经络等方法来降低和调整周围肌肉和韧带张力,实现一个相对稳态,减轻患者部分痛苦,已经无法恢复和治愈。所以脊柱出现问题,需要尽早采用正骨治疗。正骨治疗后,脊柱的关节韧带位置等还有很多不稳定,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修复和稳定,所以,需要有一到三个月的时间来康复。正骨治疗后需要注意:1.在这个期间不要负重,可以做有氧运动。2.要注意正常的姿态,矫正原来的不良姿态。3.还有就是注意保暖,绝对不要着凉,因为寒凉之后肌肉会出现僵硬痉挛,会经过挛缩牵拉骨骼,重新导致关节错位。4.再有就是注意保证休息,不要过于疲劳,不要久坐久站。5.不要从事太剧烈的运动,可以做一做理疗拉伸,你正骨之后你可以做拉伸康复的。比如普拉提,颈部保健操等。

马彩毓 2017-11-07阅读量9931

肩周炎久治不愈的罪魁祸首原来...

病请描述:       肩颈劳损是肩周炎和颈椎病的合称。人背部脊椎上的督脉是主管脑部的供氧供血,当你肩颈经络不通的时候,脑部供氧供血不足容易出现一个头晕目眩,记忆力下降,耳鸣,恶心,睡眠质量不好。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       肩周炎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过去常常把肩周炎和颈椎病完全区分开来治疗,经过浊者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对中西医学的研究发现,肩周炎和颈椎病实际上是一个系列的疾病,也就是据大部分的肩周炎实际上是颈椎病的一个继发性表现,只是颈椎病还没有被发现而已。原因如下:       从下面的神经分布图可以看出,神经分布是有区域性的,所以西医学认为颈椎病的结果应该是:一旦颈椎有问题,就一定会出现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障碍,这样才能诊断为颈椎病,否则就应该是肩周炎,而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典型的颈椎病患者,早期表现为肩周炎和相关联肢体关节功能改变,也就是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等。依据如下:       1,颈椎病在干扰到相关神经时会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出现典型的区域症状之前,会干扰神经信号的正常传导或者是释放异常信号,结果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a减慢中枢神经信号的正常下达,b 扰乱运动神经指令,出现运动不协调。c 感觉信号异常,所以干扰正常感知和平衡。d 干扰植物神经功能,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影响相关区域的植物神经调节和代谢,从而出现温度调节,汗液分泌,代谢等一系列功能紊乱,进而出现软组织以及骨关节功能紊乱和损害。       2,肩周炎患者经过几年的病程后逐渐发展为颈椎病,所以很多患者被诊断为颈肩综合征。下图是神经不同区域的详细分布图,而实际上临床中能找到典型的神经病变症状的多数是神经已经完全受累后的表现,在损害的早期临床表现都是不典型的。       3,临床中很多肩周炎患者久治不愈或者是反复发作的,进一步检查都合并有严重的颈椎病,这些患者经过颈椎整固调整后疼痛和功能障碍会很快缓解,治愈速度明显好于单纯肩周治疗。       过去曾经总结的颈椎病和肩周炎的区别,实际上是颈椎病病变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  1、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颈椎病的疼痛常为麻痛、灼痛、放射性痛,多向手部放射,无肩关节活动障碍;肩痛伴颈项疼痛不适和颈项僵硬及颈项活动障碍,上肢及手指麻木疼痛,有时发麻的手指有感觉障碍。肩周炎在活动肩关节时,可诱发钝痛、酸痛,疼痛限于肩部,伴随肩关节的功能障碍,突出的是上举、外展和旋转动作受限,无感觉障碍等神经症状。  2、肌肉萎缩;颈椎病表现为肩、臂、手等上肢肌肉皆可萎缩,但以手部内在肌肉萎缩多见;肩周炎在肩周围的肌肉可有萎缩,如三角肌、肱二头肌、冈上肌等。  3、肩痛、颈椎病以颈项肩背疼痛不适为主,上肢上举抬高疼痛反而减轻,牵拉下垂时疼痛加重,疼痛为神经根性,多伴有放射性的手指麻木或麻痛。肩周炎以局限的肩痛为主,肩臂上举、外展和旋转运动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肩关节的功能障碍为特征,不能向患侧侧卧,多于夜间疼痛加重,无手指麻木的症状。  4、压痛点、颈椎病在肩部无压痛点,肩背及颈项部有压痛,如椎旁肌、项肌在枕骨附着处,斜方肌、冈上肌、冈下肌、提肩胛肌、大小菱形肌、大小圆肌等处可有压痛点。肩周炎以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在肩部的压痛点和沿三角肌前后或三角肌肱骨段压痛点最为常见,冈上肌腱通过的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等处可有压痛点,个别病例在斜方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处有压痛点。      只有个别患者是原发性肩周炎,比如直接或者是间接损伤导致,只不过现在很多继发性肩周炎都被诊断为原发性肩周炎进行局部治疗,二忘记了颈椎这个罪魁祸首,胡洛了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当你发现肩周炎的时候,建议您进行一下颈椎检查,通过无创的颈椎正骨调整,恢复颈椎功能后,肩周炎治疗就迎刃而解了。       意见建议:出现不适症状后应及时到专科医生处正确分辨身体的疼痛症状。未确诊前不宜进行自我治疗或用药。整固需要到正规医院,不建议去非医疗机构实施。       欢迎理性沟通。

马彩毓 2017-11-05阅读量1.5万

周身疼痛失眠出冷汗三年,曾被...

病请描述:      这是一位江苏镇江的脊柱弯曲,合并交感神经功能紊乱,肋软骨炎,胸锁关节错位,颈椎病的患者,周身疼痛,无法入睡,多处求医,曾被诊断为抑郁症,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一年之久,经过正骨手法治疗,结合导引康复治疗,一年的效果。       马主任您好!谢谢你的关心。通过你的妙手回春,我现在的身体状况是一天比一天好。 首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可以一个人下蹲和起立了。要知道原来的我连抬腿都很困难噢,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治疗和鼓励。       原来坐着吃饭,坐不了几分钟,就要起来活动活动,因为坐时间长了胸椎腰椎和屁股就感觉酸痛,发热,吃顿饭要坐、起好多次,现在已经可以坐很长时间了。       原来睡觉不敢翻身,躺下和起身时,都很困难,每次躺下,感觉浑身骨头是散了架的,没有能力翻身,肌肉无力控制骨骼,现在已经可以翻身和侧睡了。虽然侧睡时身体有些部位的肌肉还不能完全放松……但我相信会越来越好的。       原来手连端碗都感到特困难、无力,肩关节对手臂自然下垂时的重力都感到疼痛,是种负担,喜欢把手插在上衣口袋减轻负重。现在这些都已经大大好转了。       不知何时肩胛骨处原来突出 来的筋已偷偷的纳回了骨缝中,已摸不到突出的筋了。我不正常的出汗也渐渐好了,背部也没以前觉得冷了,我觉得您介绍的中药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记得第一次用的时候,感觉药力一直透到骨头,是凉凉的,药包实际上是热的,很舒服,后来用了几次后凉凉的感觉就越来越弱。你还不厌其烦的叮嘱我一定要出去走走,多活动锻炼,还给我推荐了八段锦,一开始我只能练第一节双手托天理三焦,每天都会练上好多次,因为每次练完觉得颈肩和胸椎都很放松。原来走路不能走左右斜坡点的路,走路拐弯很困难(如直角90&deg;拐弯),屁股不能坐高低不平的凳子(两只屁股要一样高低),睡觉床单也是不能有一点皱褶(背部和脊椎会疼),现在这种情况都已能克服。我觉得现在脊椎的活动范围大了,灵活性提高了,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为在战胜病魔的道路上,您一直在用爱心,用高超的医术为我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才使得我有了坚强的信心。在这里向您说一声谢谢!马主任!谢谢您的仁心仁术!谢谢上海曲阳医院慧眼识英雄!给我们患者带来这么好的医生!祝福马主任全家健康平安幸福快乐!也祝群里的朋友早日健康!生龙活虎每一天!加油!       真实病例,患者信息反馈,欢迎专家患者理性沟通。

马彩毓 2017-11-05阅读量1.1万

血管瘤无疤痕微创治疗技术

病请描述:血管瘤的危害,取决于它的生长部位、大小及组织成份。如果血管瘤生长在面部,必然要影响美容,严重者可使面部五官畸形;在颈部、咽喉部容易因进食而导致破溃,可危及患者生命;在功能部位,如眼球、舌头、手指、足趾、阴茎、阴蒂及关节等,可影响这些部位的功能。如果血管瘤巨大,无论生长在什么部位都会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此外血管瘤还可发生感染、溃疡、出血甚至恶变,这些都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得了血管瘤必须治疗。 当瘤体增大时可压迫、推移邻近脏器,出现各种症状。如压迫食管下端,胃,十二指肠,会出现吞咽困难、腹胀、腹疼、嗳气等症状;压迫肝和胆道可致胆囊积液、梗阻型黄疸;压迫门静脉引起门脉高压,下腔静脉受压可致腹水,孕妇则可影响分娩。膨胀的血管瘤因内压或外力的作用(挤压、撞击、对抗性运动等) 血管瘤 瘤体血管破裂肝脏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肝血管瘤长时间得不到治疗从量变到质变,有转变成恶性肿瘤可能,危及性命。 肝血管瘤损害了肝脏的代谢作用。肝脏是人体内最活跃的代谢器官,几乎参与体内全部物质代谢过程,对维持生命十分重要。肝的代谢功能一但发生紊乱,整个机体将受到很大影响,肝脏的代谢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糖代谢,稳定血糖浓度,提供全身所需要的糖。 二是脂类代谢,肝脏分泌胆汁,有利于脂类消化吸收,多种类由肝脏合成脂蛋白输出,胆固醇的合成含量反映肝功能的强弱。 三是蛋白代谢,成人每天合成的蛋白约98克,其中40%在肝脏合成,并完成蛋白质分析任务。 四是维生素和激素代谢,肝脏是储存多种维生素的场所和灭活激素器官,如性激素等。肝血管瘤瘤体的不断增大压迫周围的毛细血管扩张和静脉血管瘤畸形,使肝脏增大或增厚挤压胸腔。极易导致肝的各种代谢功能发生单方面的故障,从而使身体需要的某种物质代谢出现贫乏或过剩,破坏了肝脏代谢的均衡性。 并发症 血管瘤的并发症有溃疡、出血、感染、重要器官功能损害、充血性心力衰竭及骨骼肌肉损害而造成的肢畸形等。如血管瘤侵及颈椎,可发生神经根压迫症状,如疼痛、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等。 1、造成听力障碍。血管瘤的发病还会造成患者出现听力障碍,腮腺血管瘤可完全阻塞外耳道并影响听觉,但不会影响患儿发育。 2、造成视力障碍。视力障碍是血管瘤中常见的并发症,由于眶周血管瘤可阻挡视线,就会造成导致费用性弱视。即使视线不受影响,上睑血管瘤也可引起散光。眶周或眶内血管瘤可以引起眼轴破坏、散光、近视,从而导致废用性弱视。废用性弱视是失明的常见原因之一。 3、引起出血。由于血管瘤的瘤体受容易在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破裂出血,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患儿好动,血管瘤最容易受到创伤并导致严重出血,尤其是病变部位表浅者。血管瘤出血并不像其他创伤出血给予包扎或加压即可控制。溃疡性血管瘤具有自发出血倾向,受到轻微创伤后就会引起出血。 4、引起溃疡。血管瘤的常见并发症有溃疡,其发病率大约为5%,处于快速增殖期或在特殊解剖部位(上唇、上胸部、肛周或会阴部)最易发生。 综合症 1、骨肥大性静脉曲张症 2、血小板减少血管瘤综合症 3、脑颜面管瘤综合症 4、软骨发育异常血管瘤综合症 5、Lindon-Von-Hippel综合症 6、Steiner-Vorner综合症 7、血管瘤球瘤。

马彩毓 2017-09-22阅读量1.5万

骶尾部疼痛腰腿痛不一定都是腰...

病请描述:1、骶髂关节急性扭伤:骶髂关节因急性扭伤而导致骶髂关节部位剧烈疼痛,活动障碍,甚至行走困难,是骶髂关节的无菌性炎症。 2、骶髂关节半脱位:是由于下肢,特别是大腿、臀、骶髂腰部姿势不当,肌力失调,韧带损伤或松弛,扭转外力使本来凸凹不平的骶髂关节的关节面排列紊乱、两侧失衡而间隙不等,导致下腰、臀部、腰腿疼痛。错位会导致关节周围神经肌肉韧带等张力改变,引起神经痛,神经功能紊乱,盆腔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等,进一步导致生殖系统,泌尿排泄系统等功能异常。 3、致密性髂骨炎:指骶髂关节的髂骨下1/3~2/3处的骨密度增高而引起的慢性腰腿疼痛。本病多见于20~30岁经产妇女,男性患病比较少见。 4、骶髂关节结核: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在抵抗力下降时,侵入人体的结核杆菌滞留于骶骨或髂骨,从骨结核开始,随之穿破骨质进入关节而引起骶髂节结核。 5、髂腰韧带损伤:腰部强力扭转或慢性劳损致使髂腰韧带损伤而引起的髂腰区的顽固性疼痛。 6、骶结节韧带综合征:因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骶尾背侧和腹侧韧带损伤而引起的、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各种临床表现。 骶尾部疼痛,除特殊感染(需要系统抗结核治疗外),其他疼痛都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手法正骨理筋,结合药物定点注射等精准治疗,快速恢复健康,请参阅作者相关文章。

马彩毓 2017-09-20阅读量1.2万

产后快速恢复健康身材的自我康...

病请描述:       不管顺产还是剖腹产,生完孩子骨盆都会变大,要想保持好体形,你必须及时进行“修复”,产后骨盆的恢复不仅关系到体形,如果恢复不好,等一系列后果,影响妈妈产后健康。   产前骨盆有哪些变化   怀孕4周后,身体开始分泌可以使韧带松弛的荷尔蒙,使得关节部分变得柔软,分娩的时候因为这些物质的作用,骨盆轮变得松弛,让分娩变得容易。这就是为什么产科医生经常会听到一些孕妈妈诉说大腿根部疼痛,腰痛等。怀孕后期和分娩时耻骨联合软骨以及骶髂关节连接部位韧带松弛,这时候松弛程度过大,也就是说耻骨连接软骨和骶髂关节发生损伤。会有明显的自发痛和压痛症状。甚至不能步行的情况也有。   骨盆过分松弛了会怎样?   作为即将生产的妈妈,你需要了解你的骨盆。现代女性,由于劳动量减少,交通工具发达,步行时间也越来越少。导致韧带以及下半身,骨盆周围的肌肉不发达,怀孕之后骨盆会变得过分松弛。刚分娩之后,骨盆会松弛到最大程度!骨盆轮变得不稳定。   骨盆松弛会出现以下症状   • 体形走样   • 腰骶部疼痛,肩背酸   • 步行困难   • 内脏和子宫下垂   • 尿频、夜尿增加、小便失禁   由于骨盆支撑着上半身,所以骨盆一松弛,要通过臂大肌和臂中肌这类臀部上的肌肉以及腰部的肌肉来支撑,导致体形走样,并容易发生腰骶部疼痛以及肩背部酸等现象。甚至不能给脚上施出均等的力,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步行障碍。另外,容易发生内脏,子宫下垂,严重的情况还会发生子宫脱垂。而且由于生产的原因,不光是骨盆,肌肉也会变得松弛,容易发生尿频,夜尿增加、甚至小便失禁。   严重的骨盆松弛还容易引起产后大出血。因为骨盆一旦松弛,就会发生错位,骶骨的边缘会陷入骨盆的内侧,划破子宫颈口,子宫动脉一起被划伤的情况下就会引起大出血。         出现以上症状时,已经有比较严重的骨盆错位,建议及时到正骨医生联系就诊,并作相应检查,必要时进行正骨康复,并指导您的康复练习。   女性骨盆构造和功能   骨盆是由骨骼构成的盆状物,包括2个大的骨盆骨,在脊椎的底部(骶骨)下方连结,称为骶髂关节。骨盆骨的连结,在前方有一个,称为耻骨连结。在脊椎骶骨的下方,有4块小的骨骼,构成了尾骨。   骨盆主要的功能是支撑身体的结构,同时保护子宫和膀胱,在怀孕初期,也保护正在成长的胚胎。构成盆状底部的,是一层肌肉,称为骨盆肌肉。骨盆肌肉分为二层,即较内部的—层,与外表的一层,由耻骨连结至尾骨,并穿过两边的髋骨。   在这些肌肉中,共有3个出口。一个是由膀胱延伸出来的尿道出口,位于前方。另一个是由子宫延伸出来的阴道口,位于中央。另一个则是由大肠延伸而来的肛门通口,位于后方。   在外层肌肉,有环结在这些通口,称为括约肌,能使这些出口紧密地密合,特别是在腹部用力的时候,如:当你咳嗽、笑或打喷嚏的时候。        产后要做哪些骨盆恢复锻炼?   练一练骨盆体操有助于锻炼阴道、肛门括约肌力量,阴道松弛者不妨用之。   1.卧式锻炼:靠床沿仰卧,臀部放在床沿,双腿挺直伸出悬空,不要着地。双手把住床沿,以防滑下。双腿合拢,慢慢向上举起,向上身靠拢,双膝伸直。当双腿举至身躯的上方时,双手扶住双腿,使之靠向腹部,双膝保持伸直。然后,慢慢地放下,双腿恢复原来姿势。如此反复六次,每天一回,可常年不辍。   2.立式锻炼:站立,双腿微分开,收缩两侧臀部肌肉,使之相挟,形成大腿部靠拢,膝部外转,然后收缩括约肌,使阴道往上提的方向动,经过耐心锻炼,即可学会分清阴道和肛门括约肌舒缩,改善阴道松弛状态,提高阴道的夹缩机能,藉以掌握夫妻同房时的舒缩能力,使性生活和谐、美满。    康复练习前,排空膀胱。注意保暖。        1平躺,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弯曲,立起双膝关节。双手放在身体两侧,扶住床面,吸气时尽量高举臀部,坚持5个数,然后呼气时回复到第一步位置。随着练习的增加,逐渐可以坚持数到十个数。 2收缩骨盆底部和腹部肌肉坚持5秒钟,然后放松5秒钟。如果你是刚开始练习,可以先坚持2~3秒,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坚持时间会逐渐延长,注意循序渐进,不可倒置肌肉拉伤。     3 双脚慢慢屈腿,抬起,直到胸前,双手抱膝,然后坚持5~10秒。然后卖能卖放下。 4 随诊体能的增加,逐渐可以练习,三点支撑燕飞,跪附瑜伽垫上,双手撑地,先把左脚向后瞪起伸直,并坚持10秒钟,慢慢放下,然后右脚。 重要提示: 1尽量不要屏气,不要用外力挤压臀部或大腿,收紧腹部,或者用向下推代替(会阴)收缩和向上提拉。 2、当你(熟练后)更加自信的进行这些练习,你会发现你在站立时也可以练习。最重要的是保持全天的练习,你可以在洗碗,排队的时候练习,或者当你开车停下来等交通灯时练习。 3、你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缓慢或者快速的盆底功能练习,(而且)没有任何人知道你在做什么。一些女人发现很容易将康复运动纳入到她们开车、看书、看电视、打电话或者坐在电脑前的日常生活中。 4、尝试吃更健康的食物。 5、孕妇也可以进行盆底运动练习。 6、想象着你的肺在骨盆里,吸气时放松会阴,呼气时停止。 在您锻炼时,如果出现疼痛不适加重,或者生活中遇到什么难题可以随时联系医生,会给你提供安全有效的帮助。

马彩毓 2017-09-20阅读量1.2万

肘关节损伤网球肘早期康复方法

病请描述:肘关节脱位及肘部骨折或者损伤(包括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桡骨颈骨折、尺骨近端骨折、网球肘 高尔夫球肘等),石膏外固定或钢针内固定去除后,需要尽快进行活动练习,否则会出现肘关节伸直、屈曲、旋转功能受限,严重者会落下后遗症,影响肘关节活动功能。早期帮助患者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肘关节脱位复位,石膏外固定2-3周后去除石膏,马上行活动练习;肘部骨折无论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还是钢针内固定(包括钢针留置皮内或皮外),3-4周最迟4-6周均需开始进行肘关节活动练习。 由于早期训练产生疼痛,患者对疼痛普遍产生恐惧心理,自我控制能力差,配合差,因此应提前向患者说明,争取家属和患者的配合,即心理治疗。合理安排患者参与日常活动,使用肘关节而避免患者用健侧肢体代替患侧肢体活动,比如鼓励患者用患侧手拿物、拍球、递东西,大部分患者经过锻炼功能即可恢复正常,一般不需要专业康复机构辅助练习。避免家长或非专业人员帮助患者被动活动,以免造成二次骨折或者因活动剧烈造成局部充血水肿,骨化性肌炎症形成,后期关节活动障碍甚至强直。 以下为主动肘关节练习方式: 伸直肘关节练习 患者取端坐位,肘与桌面等高,将患肘置于桌上,将毛巾块折叠肘约125px高垫于肘关节下方,手掌朝上,瞩其放松肌肉用力伸肘关节至最大,每次10个,每天分早中晚共3次,要求伸直幅度一次比一次逐渐加大。 屈曲肘关节练习 患儿取端坐位,肘与桌面等高,将患肘置于桌子边沿,手掌心朝向自己,将患肢前臂远端背侧靠在桌子边缘,利用身体前倾动作向前屈曲肘关节,同样每次10个,每天分早中晚共3次,伸直幅度一次比一次逐渐加大。 旋转肘关节练习 患者取端坐位,肘与桌面等高,患者双前臂平放于桌面,双手握拳大拇指朝为中立位,拇指旋转朝向内侧为旋前,拇指旋转朝向外侧为旋后,同样每次10个,每天分早中晚共3次,伸直幅度一次比一次逐渐加大。 自行旋后练习 注意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每天都有少许的进步,大部分患者肘关节功能就可以恢复至正常。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正确方法进行活动练习。 小儿康复必须在成年人监护下进行,必须经过医生培训后才可以联系,避免暴力,以免导致二次损伤。

马彩毓 2017-09-20阅读量1.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