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头部 > 口腔 > 咳嗽 > 内容

咳嗽内容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4-01-15阅读量1455

个子长不高,肯定是营养不良或...

病请描述:个子长不高,肯定是营养不良或晚长造成的吗? 遇到身材矮小,很多家长首先想到的不疾病,而是“营养不良”或“晚长”。 关于“营养不良”: 1、很多家长,包括不少医务人员,看到孩子矮小,就要求加强营养。其实现在不是吃不饱年代了,营养不良造成的矮小,几乎看不到了,随时时代的变化,观念也要有所变化。 2、矮小儿童多数食欲确实不好,但这常常不是造成矮小的原因,而是矮小造成的结果。因为矮小儿童生长慢,需要量少,食欲常常差。为什么很多孩子青春发育后,食欲明显增加?因为长快了,需要量增加了。 3、轻度营养不良不造成矮小,首先是变瘦,长期严重营养不良才造成矮小。其实,短时间内轻度饥饿,反而有利于生长素分泌。为什么“饿虎下山”比吃饱的老虎厉害?轻度饥饿可激发很多激素的分泌,包括生长素。即使在吃不饱的年代,我们还常说“要想小儿安,忍得三分饥和寒”,我们不要求孩子24小时都是饱的,更不要求每次吃到十成饱。 4、除一些喂养不当的小婴儿外,加强营养,改善不了身高(不同年龄段,生长调节方式是不一样的,1岁以内婴儿,延续宫内调节方式,主要由营养代谢调节生长,营养不良会明显影响婴儿身高增长,1岁后逐步向生长激素轴调节生长过度,2岁后主要由生长激素调节身高增长,加强营养,增加不了身高)。多数矮小者,都曾试过加强营养,不可能起到明显作用。过度加强营养,或乱补各种健康品,有可能造成骨龄更大,反而影响成年身高。很多家长天天想着“补锌、补钙、或补维生素”,其实,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也不是多多益善!骨骺的闭合也不是软骨的钙化过程,补钙过多,不仅可能影响健康,也可能不利于长高。 5、治疗矮小,不是在营养科就诊,都是在儿童内分泌就诊。矮小更多的是内分泌、或遗传代谢病造成。生长激素从字面上看,就是主要管生长的,如果生长激素缺乏,或生长激素活性不足,或生长激素受体不敏感,或转化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障碍,都有可能造成身高增长缓慢。 虽然生活中也有又瘦又小的孩子,也有又高又大的的孩子,但不能以个别现象,代表整体。总体来说,“偏瘦的孩子更容易长高,偏胖的孩子更容易早熟”,脂肪细胞会分泌少量雌激素,会促进骨龄增长,脂肪酸高,血糖水平高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横长会影响竖长!。如果想长体重,30岁、50岁还有机会,如果想长身高,只有这十几年!想长身高,还是适当控制饮食更好。家长都想给孩子提供一个最安逸的环境,其实,最安逸的环境,对孩子成长不是最的利的!我们不要求孩子24小时都是饱的,更不要求吃到十成饱! 关于“晚长”: 1、首先要区分一个程度问题。发育确实有早晚之分,如果与相应年龄的平均身高相差3、5厘米,晚长一点有可能追赶得上来,甚至更高,但如果相差20厘米晚长还能追得上来吗? 2、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由于营养过剩和不安全食品、不良信息等,发育普遍比上一代人早。不能用上一代人的发育时间,来判断现在的孩子。 3、“晚长”一般是指青春期发育延迟,青春期前身高正常或稍偏矮,到青春发育年龄,其他孩子发育了,晚长的孩子未发育,身高偏低。 4、判断是否是“晚长”也要有相应依据,不能仅自己凭着想像。有的明显已经早发育了,还认为是“晚长”,只是自欺欺人。详细评估骨龄,看看骨龄是落后还是提前,才能判断发育的早晚。通过骨龄还可做成年身高预测。 矮小也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的: 不仅发热、咳嗽可能是疾病,身材矮小也有可能是疾病造成的。成年人有内分泌疾病,儿童也一样可能有。既然部分矮小儿童,我们会下“矮小症”诊断,就是认为是病态的,需要治疗的,不是加强营养或增加运动就能治疗疾病!  

生长发育 2024-01-12阅读量1915

儿童脊柱侧弯-姚元英

病请描述:脊柱侧弯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脊柱畸形,主要表现为脊柱向一侧或双侧弯曲。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生长发育期,常见于10-18岁之间。脊柱侧弯可以分为结构性和非结构性两种类型。结构性侧弯是由于脊柱结构异常引起的,而非结构性侧弯则是可逆的,通常是由于姿势不良或肌肉不平衡引起的。 儿童脊柱侧弯的原因有: 1.遗传因素:脊柱侧弯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脊柱侧弯的病史,孩子患上脊柱侧弯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2.生长发育: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脊柱尚未完全定型,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如缺乏锻炼、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脊柱发育异常。 3.疾病影响:某些疾病如神经肌肉疾病、骨折等也可能导致儿童脊柱侧弯的出现。 脊柱侧弯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是外观的变化:脊柱侧弯会导致身体外观的变化,如背部不对称、一侧突出等,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而且会伴有疼痛:脊柱侧弯可能导致背部、腰部或腿部疼痛,特别是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疼痛可能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活动。还会造成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的问题:严重的脊柱侧弯可能导致胸腔容积减小,影响呼吸功能,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神经系统问题:脊柱侧弯可能导致神经受压,出现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瘫痪。 儿童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对于轻度的脊柱侧弯,可以采用保守治疗,如姿势矫正、支具固定等。姿势矫正包括调整坐姿、站姿等,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支具固定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防止脊柱进一步弯曲。 手术治疗:对于中度和重度的脊柱侧弯,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后路手术、前路手术等,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手术治疗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预防孩子脊柱侧弯 1.定期检查: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的脊柱发育情况,及早发现并处理脊柱侧弯问题。如果发现孩子有脊柱侧弯的迹象,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 2.合理饮食:保证孩子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素,有助于脊柱的正常发育。同时,避免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良,以免加重脊柱负担。 3.适当锻炼: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加强背部肌肉的锻炼,有助于增强脊柱的支撑能力。例如,游泳、瑜伽等运动可以锻炼背部肌肉和韧带,提高脊柱的稳定性。 4.正确姿势:教育孩子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扭曲身体。正确的姿势有助于预防脊柱侧弯的发生。 总之,儿童脊柱侧弯是一种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关注的疾病。通过了解脊柱侧弯的原因、影响及治疗方法,家长可以更好地关注孩子的脊柱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同时,如果孩子已经出现脊柱侧弯问题,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治疗。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孩子的脊柱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生长发育 2023-12-29阅读量2289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2-20阅读量1498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2-11阅读量1656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1-23阅读量1464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1-23阅读量1531

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儿童性...

病请描述:儿童性早熟是指儿童在未达到正常的生殖发育年龄之前,先于同龄人出现性成熟的现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儿童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成为导致儿童性早熟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名儿科内分泌医生,我将从生活习惯方面,介绍哪些不良习惯会导致儿童性早熟。1. 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以至于一些家庭把电子产品当做一种“必需品”。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听力、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而且还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影响生长发育。此外,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会产生较高的蓝光,也会破坏孩子的生理节律,进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导致孩子出现性早熟现象。2. 缺乏睡眠睡眠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健康必不可少的休息状态。儿童的睡眠时间应该充足和规律,而且晚上应该保持安静和舒适的睡环境。但现在很多孩子因为浏览网络、玩手机等而导致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下降。长期如此,会破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影响睡眠激素的正常分泌,会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现象。3. 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良的饮食结构不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还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儿童饮食的影响主要是指过多、过少或者不平衡的饮食。例如:过多的饮料、夹心饼干等高热量垃圾食品,过多的红肉、奶制品等含有大量脂肪的食物、需要注意从饮食中摄取过量的钠.这些不平衡的饮食结构,会导致脂肪组织增厚,从而干扰正常的内分泌稳定,出现性早熟现象。4. 缺乏锻炼和户外活动儿童缺乏运动是现代生活成为的一个普遍问题。长时间坐在桌前,或者只注重头发长处而忽视身体的锻炼,都会导致儿童身体机能的下降,对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运动是促进儿童内分泌系统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刺激体内生长激素的释放,促进骨骼发育,而且还有助于治疗肥胖症,避免儿童出现性早熟现象。5. 家长的不良行为儿童对家长的言行举止具有较为敏感的感受,正确的家长行为是促进儿童正常性格、行为和内分泌系统健康发育的一个重要动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家长都应该注意孩子的内分泌系统健康呵护。如果家长经常咳嗽或者说话声音缓慢地移动,会给孩子心理上产生不良影响,日积月累会参与到孩子的健康状况中,包括孩子的内分泌系统健康状态。正常的生殖发育是儿童良好身心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但不良的生活习惯会破坏儿童身体的平衡,导致儿童出现性早熟等现象。父母应该重视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鼓励儿童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另外家长对待生活、对待孩子的态度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风气的熏陶下,儿童才能得到全面和健康成长。

生长发育 2023-11-16阅读量2240

合理搭配四季营养餐,促进儿童...

病请描述:合理搭配四季营养餐,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的营养状况与健康饮食是分不开的,要保持健康生长发育还需要四季膳食营养的调整,家长需要合理安排好膳食营养补充以促进孩子生长发育。1、春季春天气温多变,忽冷忽热容易导致孩子患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因此需给予充足营养物质提高免疫力,且尽量少给儿童吃油炸燥热的食物,春天也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因此在日常膳食中可适当安排更多优质蛋白质、钙、不饱和脂肪酸等促进生长发育,食材可选择豆制品、奶酪、鱼、虾、芝麻、奶制品和各种粮食等等。2、夏季夏季气温炎热,儿童平时消耗较大,膳食安排可以选择莲藕、红豆、小麦、鸡蛋等养心的食物。此外当孩子出汗较多,可在还在运动或者玩耍后补充一些鲜榨的果蔬汁,不仅补充水分也可以补充钾、维生素C等营养素,日常饮食可准备具有清火降燥、清凉解暑作用的食物,如冬瓜、茄子、鸭肉、鸭蛋、黄瓜、丝瓜、海带、草菇、绿豆、苦瓜等。同时夏季应注意食材的新鲜以及适当给予孩子摄入水果,过期食物或者不新鲜的食物易导致孩子出现肠胃不适和腹泻。3、秋季秋天是个气候宜人的季节,但天气比较干燥,儿童膳食中应准备生津润肺的食物摄入。进入秋季后孩子的消耗逐渐开始减少,食欲慢慢增加,有利于调养生机。家长可根据秋天季节的特点来搭配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孩子摄取充足的营养对健康发育有益处。对于平日体质偏弱、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儿童来说,可以搭配补充一些具有健补脾胃的食品,如莲子、山药、栗子、扁豆、芡实等。若孩子食欲不佳、脾胃虚弱饮食中可以适当吃一些蒸山药和干莲子,能够促进身体健康,且不易长胖,并可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4、冬季冬天气温较寒冷,孩子运动量相对会减少,自身消耗热量较多,膳食中可以适当摄入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保障膳食中富含充足的热能,如牛肉、羊肉、红枣、板栗、花生、桂圆等。可以多做些汤粥类食谱,如羊肉丸子粉丝煲、板栗炖鸡、红枣粥、番茄肉末汤面等。适当为孩子多选些热性的食物,以抵御寒冷。

生长发育 2023-11-16阅读量2197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

病请描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围手术期注意事项----胡小吾 帕金森病DBS植入是微创手术,我们医院通常是术前评估检查2天,手术一天,术后4天左右就出院,总的住院时间是7-9天左右,一般都按计划顺利出院。年轻患者住院时间短一些,年龄大、症状重、有基础疾病者住院时间要长一些,有时也有出现一些小插曲,甚至发生并发症,导致延迟出院。为了避免这些情况,医生要严格按照医疗常规进行,把工作做到位,精心治疗。帕友手术时除了按照医嘱处置、服药之外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术前 术前磁共振是必查项目,获得清晰磁共振图像是准确定位的前提。做磁共振时一定要配合好,头部制动。磁共振扫描时间比较长,需要15-20分钟左右。帕金森病大多是年老体弱患者,自控能力差,又有震颤和不自主异动等症状,如果帕友配合不好,图像不清晰,可能直接影响靶点定位准确性。所以通常在服药后状态比较好的时候扫描,告诉帕友头部制动的重要性。如果配合有难度,则采用静脉应用地西泮(安定),睡着的时候检查。注射地西泮扫描时家属要在帕友身边看护,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发生意外。 术前停用一切抗凝活血药物,尤其是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通常要求停用10-14天。有睡眠困难者建议术前睡前服镇静药。 以往我们基本上是先局麻下植入刺激电极,测试刺激效果和副作用,术中戴立体定向仪复查磁共振,然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和皮下延伸导线。如果是先局麻手术,由于术中要观察刺激疗效,术中测试刺激效果时处于无药性状态,症状表现出来,这样才能看得出刺激效果。所以要求术前停用或减少抗帕金森病药物,但停药时机和减药量也要保证帕友术中能充分配合。如果震颤等症状很严重,会影响手术操作。因此,术前帕金森病药物用药原则是既不影响术中刺激效果观察,又让帕友舒适,不影响术中操作,个体化实施。 由于我们DBS治疗帕金森病越来越成熟,手术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目前通常直接全程全麻手术,即全麻下植入刺激电极、颈部延伸导线和胸部脉冲发生器植入,术中不观察刺激效果和副作用。为了减少手术后抗帕金森病药血药浓度波动,原则上按照术前时间节点服同样的药。如服药后有严重低血压,为了避免术中低血压,需要酌情减药。服药后有严重异动症的帕友,为了避免异动症影响当天CT和磁共振检查,也需要酌情减药。全麻前8小时禁食,服药时可以饮用一点开水。 二、术后 手术通常清醒后回病房,全麻后如果没有完全清醒需要平卧,清醒后可用枕头,保持舒适位。术后当天并不是一点也不能动,可以翻翻身,动动手脚,转转头。我们有的帕友害怕动坏了,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夜下来导致全身酸痛,肌肉关节僵硬。全麻清醒6小时后,可以进少量流质饮食。术后第一天吃半流质饮食,第二天就正常饮食。术后要加强营养。 术后第一天,我们建议在床上活动,半卧位;术后第二、三天,建议适当下床活动,但不建议活动太多,以床上休息为主。年龄大,有吞咽困难,口水多的帕友,防止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重点。尤其是有吞咽困难的帕友服药一定要注意,避免呛着窒息。如果吞咽困难可以吃糊状食物,必要时鼻饲。平时多翻身叩背。气道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病情比较重、病程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认知减退的帕友,麻醉后可能出现短时间的昏睡、失眠、极度疲乏、记忆力减退、谵妄、躁动、胡言乱语、被害妄想、幻觉等神经精神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行CT检查,排除脑出血、脑水肿情况。如果没有脑出血和脑水肿,这些症状经过一段时间适当处理后会缓解。 DBS手术最大风险就是脑出血,是防不胜防的并发症。脑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前3天。发生率不高,在我们2500多例帕友中,有症状的脑出血发生率在1.5%左右,但都是绝大多数小的渗血,在5-10ml左右,症状不重,有遗留明显后遗症和危及生命的极少。DBS在脑子里的步骤,说起来其实跟打针差不多,只不过打针用的针更细、穿过的组织是皮肤、血管,而DBS的电极更粗、穿过的是脑组织。脑组织有着远高于其他组织的丰富的血管和血量。同时脑组织很娇嫩,类似于豆腐脑,出血后组织内部压力低,不容易自己止血。加上脑容量有限,颅内出血只要10-30ml就容易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了。 为了防止脑出现,制定手术计划时穿刺路径要躲避脑血管,术后要控制好血压,防止躁动,早期少活动,避免剧烈咳嗽,不要用力解大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帕友肢体活动情况,如果原来双侧肢体活动是好的,后来出现一侧肢体活动无力,行走倾斜,语言含糊,要考虑到脑出血可能,进行头部CT检查,排除脑出血。 术后头皮切口感染破溃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切口皮下有电极、导线及脉冲发生器等异物,一旦感染,很难愈合,甚至需要把DBS植入物取出。皮肤切口感染与血糖控制不佳、缝合不佳、低蛋白血症、局部皮肤太薄、局部皮肤张力太大、线结反应、油脂分泌过多导致的毛囊炎、帕友自己搔抓等有关。手术时要根据帕友的头皮条件选择不同的切口设计、细致的连续缝合、减少和隐藏线结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控制血糖,保持手术切口纱布干洁,3天左右更换一次敷料,夏天、多汗、油脂分泌过多帕友更要勤换敷料。有快速动眼睡眠障碍的帕友,睡着时动作幅度很大,无意识用手搔抓切口。对这部分帕友双手适当约束,手指甲剪干净。通常术后10-14天拆线,拆线时要注意切口愈合情况。结痂完全脱落,切口皮肤长平了长牢才能洗澡。如发现有问题及时联系我们。通过我们医生努力,帕友术前详细教育,目前我们医院DBS术后皮肤感染、破溃的发生率在1%左右。

胡小吾 2023-11-03阅读量1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