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皮肤 > 皮肤肥厚 > 内容

皮肤肥厚内容

你真的了解特应性皮炎吗?

病请描述: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又称为“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湿疹”等,简单来理解,就是患者在遗传过敏体质的背景下,经环境等因素刺激后产生的皮肤过敏反应。 《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2020版)》中,对它的定义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慢性指其病程长,可由婴幼儿期起病,发展至青春期,迁延至成年,严重者甚至迁延至老年;复发性则指其病程反复,需长期治疗管理。 临床上,特应性皮炎以反复发作的慢性湿疹样皮疹为主要表现,同时伴有显著的皮肤干燥和瘙痒。其他的一些特征性表现还包括鱼鳞病、毛周角化、掌纹症、手足部皮炎/湿疹、眼睑湿疹、唇炎、复发性结膜炎、Dennie-Morgan眶下褶、眶周黑晕、眉毛外侧部分稀疏或消失(Hertoghe征)等。临床上发现这些症状时,需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特应性皮炎的诊断 张建中教授诊断特应性皮炎的张氏标准 2019年姚志荣教授等提出的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诊断标准 不同年龄段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 婴儿期(0~2岁) 以面颊、额头和头皮多见,后逐渐蔓延至四肢伸侧皮疹以急性湿疹表现为主。 儿童期(2~12岁) 可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以面颈、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多见。慢性期表现,也可为全身的发痒性丘疹。 青少年与成人期(12~60岁) 主要累及肘窝和腘窝,面颈部及手足皮损可浸润肥厚而呈苔藓样变。 特应性皮炎能根治吗? 作为一种很折磨人的慢性病,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病能根治吗? 我们先看一下,和特应性皮炎发病有关的因素:遗传、个人体质还有外界环境中的致敏物质 由于这个病是与遗传和个人体质有关的,所以很遗憾,是不能根治的,而且,由于外界环境中各种致敏物质的影响,特应性皮炎容易反复发作。 得了AD,该怎么办呢? 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化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能得到非常好的控制,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所以,不仅要治,还要好好治疗才行, 切记不能丧失信心,尤其是在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反复发作的时候,更不能放弃,以致发生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那要如何治疗呢?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我们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 第一:因为AD与过敏有关,所以,首先,要知道自己对什么过敏,然后回避过敏原! 第二:保湿润肤,多涂润肤霜 基础治疗及预防很重要,症状完全改善后,仍需要日常基础护理,以保证皮肤屏障功能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复发! 轻度患者: 外用药物:根据皮损及部位选择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治疗 ①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一线药物,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及病情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 ②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推荐用于面颈部、褶皱部位以及乳房、肛门外生殖器部位控制炎症与瘙痒症状或用于主动维持治疗减少复发。 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治疗合并症(过敏症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或止痒; 若合并感染时可外用或口服抗生素治疗。 中度患者: 根据皮损及部位选择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控制症状,必要时药水湿包治疗控制急性症状;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主动维持治疗,光疗(NB-UVB或UVA)治疗。 重度患者: 糖皮质激素:控制急性严重顽固性皮损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甲氨蝶呤、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 皮疹好了可以自行停药吗?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即使皮疹缓,也应该按时复诊,并遵医嘱加减药量。尤其是中重度或易复发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控制后,应过渡到长期“主动维持治疗”,不可自行减药或停药。以免造成病情反复。 如何“主动维持治疗”? 首先: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要每天滋润皮肤,这样才较好的保护皮肤屏障,降低皮肤敏感性,减少微生物定植和过敏原入侵,从而减轻瘙痒和复发。 其次,在易复发的原有皮损区每周2次外用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能有效减少复发,延长复发时间。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1.衣:衣物宽松舒适,建议纯棉、透气的衣物。尤其是贴身衣物应避免羊毛、化纤、金属等容易致敏的材质。 2.食:食物过敏在儿童特应性皮炎中可见,故避免食用致敏食物。但无需过分忌口。 3.住:也就是生活环境,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室内勤通风。避免接触尘螨、动物皮毛、花粉等过敏原。还要避免使用地毯、羽绒被等可能有潜在过敏原的生活用品。 4.行: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的同时,尽量避免过热和出汗过多的激烈运动。外出应防止过度日光曝晒,避免高致敏性的场所,如装修市场、动物园、恰逢花季的植物园。如果必须前往上述场所,请佩戴口罩。 5.洗:是特应性皮炎患者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避免过度洗浴洗澡次数不宜过多,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即可;淋浴10分钟或更短的时间。不要使用过热的水烫洗;禁用碱性肥皂、刺激性过强的沐浴用品,用力搓洗严格禁忌;另外,洗澡后立即涂抹润肤霜非常重要,必须坚持润肤剂的长期使用。选用不含香料的、低致敏性的油基乳膏或软膏,更有利于保湿。 6.避免搔抓。

华圣元 2022-08-26阅读量1.3万

【肿眼泡+大小眼&middo...

病请描述:这位女生原生眼睛典型的肿眼泡,上睑肥厚臃肿,大小眼,看起来不太美观。 全切双眼皮术中去除多余皮肤和脂肪,术后7天还有些肿胀但大小眼和上睑臃肿的外观,得到明显的改善,眼睛更加有神了。

丁志 2022-08-22阅读量8227

祛眼袋要趁早,别做这些不靠谱...

病请描述:去眼袋要趁早,选择正确方式别再做这些无用功,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方法都不靠谱: a、涂抹各种眼霜,使用各类昂贵按摩眼霜,虽然可以稍微降低黑色素,改善黑眼圈,但对于松弛的皮肤,肥厚的脂肪,根本无效! b、进行眼周按摩,精油按摩虽然可轻微放松眼部肌肉,但是对已形成的眼袋,既不能去除,也不能紧致肌肤! c、尝试敷眼膜,厚重的眼膜虽然能起到肌肤保湿滋润作用,但试图用来改善眼袋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失去信心! d、试图化妆遮瑕,化妆品是很贴心的"朋友",它可以让自己变得自信美丽,遮住斑斑点点倒是值得夸奖,但对于形成的眼袋却无计可施!祛眼袋不是多花钱买护肤品就可以搞定,不是随便找整形医生就能轻松祛除的,也不是一直拖着不治疗抱着将就的心态,眼袋就会自己消失。眼袋一旦形成,不仅造成衰老现象,并影响着个人爱情运、事业运。早祛除更省心,另外找对医生和方法是很关键,大家好,变美路上一起和你同行!

谢峰 2022-08-20阅读量8300

双眼皮手术的“黄...

病请描述:双眼皮手术能有效的让单眼皮小眼睛的你拥有一双灵动迷人的大眼睛。但对于一些眼部基础较差的求美者来说,单单开个双眼皮是不能达到很理想的状态,这就需要双眼皮联合其他眼部手术一起综合改善。 ①内眦赘皮——双眼皮+开内眼角 内眦赘皮是指遮盖住部分内眼角的皮肤皱褶。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即使做了双眼皮手术,双眼皮形态因受到内眦赘皮的牵拉,可能会呈现“半双”,效果受影响。通过联合开内眼角手术,可以使眼睛变长及拉近双眼间距,整体眼部美观度上升。 ②上睑下垂一一双眼皮+提肌矫正 上睑下垂是由于上睑提肌无力导致的。比如有些求美者睁眼费力,眼睛看起来小且无神,更严重的会造成遮盖性弱视,长期费力睁眼还会加深额头纹。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单纯的双眼皮手术,并不能实质性改变眼睛肌无力状态,且达不到术前期望的睁大眼睛的目的。因此需要同时进行上睑下垂矫正以获得更好的美眼效果。 ③肿眼泡/眼皮松弛——双眼皮+去脂/去皮 肿眼泡给人的感觉就是上眼皮厚厚肿肿的,从而显得眼睛更小。造成肿眼泡的原因可能是脂肪厚、肌肉厚或皮厚,在双眼皮手术时将肥厚的组织进行处理。上眼皮如果出现松弛,可能会形成三眼皮、甚至四眼皮。如何解决?建议和全切双眼皮手术一起做,在术中去除多余皮肤,以更好的调整双眼皮形态。

金蓉 2022-08-14阅读量8794

【肿眼泡·全切...

病请描述:这位女生术前是肿眼泡,上睑看起来肥厚臃肿,眼睛有种压迫感。全切双眼皮术中去除多余皮肤和脂肪,术后7天还有些肿胀但上睑臃肿的外观,得到明显的改善,眼睛更加有神了。

丁志 2022-08-10阅读量8416

【肿眼泡·全切...

病请描述:这位女生原生眼睛典型的肿眼泡,上睑脂肪肥厚同时弧度不流畅。 全切双眼皮去除适量的皮肤和脂肪,术后即刻原先被遮挡的睫毛全部显露,扇形双眼皮形态对象流畅,更显精神。

丁志 2022-08-05阅读量8381

【超级肿眼泡·...

病请描述:这位女生是典型的肿眼泡,上睑脂肪臃肿肥厚,让眼睛看起来小而无神。全切双眼皮去除适量的皮肤和脂肪,术后7天上睑肥厚臃肿的外观得到明显改善,眼睛炯炯有神。

丁志 2022-07-21阅读量8156

特应性皮炎常见的症状有哪些?

病请描述:特应性皮炎最突出的症状不是皮疹,而是痒,严重的瘙痒。 特应性皮炎的皮疹:基本的皮疹是局部发红、脱屑(代表一种内在的慢性皮炎),加重后可以有水疱,淌粘水,抓破后血痂。慢性期表现为皮肤肥厚、硬化。   特应性皮炎在不同年龄阶段皮疹出现部位不同:   出生后~2岁,皮疹集中于脸、头、关节周围(当关节弯曲后)能相互接触的皮肤;  (提醒家长们,对于小婴儿头面部严重的、超过半年不愈的湿疹,大概率要考虑特应性皮炎了)   3岁~12岁儿童,皮疹多在颈、肘窝、腘窝、踝关节部位;   青春期~成人期,皮疹分布于手、颈、肘窝、腘窝、眼周、踝周和足。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成人的特应性皮炎多发于手部,然后才是颈部、肘窝腘窝等部位。 在皮肤科,一般认为足部平时受鞋袜保护,又免于紫外线照射,很少发生皮炎湿疹类疾病,但在特应性皮炎是个例外。因此,成人手足慢性湿疹,要考虑特应性皮炎的可能性。   其他的常见症状有:眼睑下的水平皱褶;黑眼圈;手心足底纹路明显。   由于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总处于慢性炎症状态,屏障功能受损,易继发细菌、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软疣病毒)感染。

赵玉磊 2022-07-05阅读量1.0万

生长激素腺瘤导致的肢端肥大有...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腺瘤临床表现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所致肢大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 1)    激素过量分泌所致临床症状 2)    腺瘤局部侵犯所致症状 3)    腺垂体功能减退 4)    垂体卒中和其他临床表现。   激素过度分泌相关的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隐匿,常在起病后较长时间被察觉,多数患者是因相关并发症就诊时得以诊断。 1. 肢体与面容改变:骨骺尚未闭合的儿童青少年发生巨人症;而成年患者出现肢大相关的肢体及面容改变,包括眉弓和颧骨突出、鼻翼增宽、嘴唇增厚、齿列稀疏、舌体肥厚、反咬合、下颌前突、手足肥大等;此外,患者可出现多汗、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粗糙增厚和褶皱等。 2. 心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是肢大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左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舒张功能障碍,心肌收缩功能障碍;高血压;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  3. 糖脂代谢相关并发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糖代谢异常。患者发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脂紊乱。 4. 呼吸系统并发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麻醉插管困难 5. 骨和骨关节系统并发症:关节软骨增厚、骨关节病和椎体骨折 6. 神经肌肉系统并发症:肢大患者较常出现双手麻木疼痛、肌力下降等症状,骨、软骨和软组织增生可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活动耐力的下降,肌电图可有肌病的表现 7. 肿瘤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肠息肉结肠癌的风险也较正常人群增加。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可高达75%,其中部分患者为甲状腺恶性肿瘤。  腺瘤压迫所致的症状 腺瘤占位效应和侵袭所致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功能损害、颅神经受累症状及高催乳素血症等。 1. 头痛:可能反映了腺瘤生长对硬脑膜的牵拉或者腺瘤侵袭海绵窦对三叉神经的刺激。 2. 视觉功能损害:视力下降、双眼或单眼颞侧视野缺损,持续压迫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3. 其他颅神经受累症状:表现为患侧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扩大或对光反应迟钝和复视等。 4. 高催乳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可导致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溢乳;男性乳房发育和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腺垂体功能减退 对正常垂体的压迫和侵袭,约2/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相关临床表现:如女性性腺功能减退所致月经紊乱、闭经和不孕;男性性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畏寒、便秘和浮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乏力和纳差等。 垂体卒中 垂体腺瘤患者中垂体卒中的发生率为2%~12%。垂体卒中的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生的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复视、垂体功能减退等相关表现,甚至有意识障碍等。当患者突发上述症状时,应警惕急性垂体卒中可能。 其他临床表现 梗阻性脑积水。混合型垂体腺瘤,出现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的高代谢症状。单基因突变导致的肢大患者可出现其他相关临床表现,如McCune-Albright 综合征的肢大患者可出现颅骨等处多发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皮肤牛奶咖啡斑等表现。

赵帆 2022-04-20阅读量8749

有关眼袋的误解!

病请描述:1:胖人比瘦人容易有眼袋? 眼球位于眼眶内,四周均有脂肪组织包裹,起保护和缓冲作用,便于眼球活动。即使最肥胖或最消瘦的人,眼球周围的脂肪量差距不会很大,所以眼袋与肥胖无关。 2、睡前少喝水不能缓解眼袋? 临睡之前少喝水,并将枕头适当垫高,不但让容易堆积在眼睑部的水分通过血液循环而分散,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眼袋现象。 3、减肥不会导致眼袋形成? 减肥、节食以致营养不良或体重突然下降的现象出现,也会使脂肪量迅速改变从而影响到皮肤弹性,产生眼袋。 4、年轻人不会有眼袋? 由于眼睑皮肤很薄,皮下组织薄而疏松,很容易发生水肿现象,不仅是年纪大的人,年轻人因为遗传或者睡眠不好等诸多原因也会有眼袋,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明显。 5、佩戴隐隐形镜不会导致形成眼袋? 大部分人佩戴隐形眼镜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拉下眼皮,长期以往,造成下眼皮肌肉松弛,从而导致眼袋的产生。 【去眼袋要趁早,选择正确方式别再做这些无用功】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方法不靠谱: a、涂抹各种眼霜,使用各类昂贵按摩眼霜,虽然可以稍微降低黑色素,改善黑眼圈,但对于松弛的皮肤,肥厚的脂肪,根本无效! b、进行眼周按摩,精油按摩虽然可轻微放松眼部肌肉,但是对已形成的眼袋,既不能去除,也不能紧致肌肤! c、尝试敷眼膜,厚重的眼膜虽然能起到肌肤保湿滋润作用,但试图用来改善眼袋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时间一长,连自己都失去信心! d、试图化妆遮瑕,化妆品是很贴心的"朋友",它可以让自己变得自信美丽,遮住斑斑点点倒是值得夸奖,但对于形成的眼袋却无计可施!眼袋一旦形成,要趁早选择正确手术方式——眼袋眶隔释放术矫正。

谢峰 2022-03-29阅读量8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