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每到夏天,无论你身在何方,白天还是黑夜,总避免不了一场和蚊子奋斗的血泪史,还有被蚊子咬后,那种奇痒无比的滋味,相信很多人都感受过……那么,到底怎样才能避免蚊虫叮咬呢,现在市面上的驱蚊产品也是琳琅满目,怎么选?靠不靠谱?今天微医君就来和大家好好说说。 盘点5种驱蚊方法1、家喻户晓的明星产品——花露水花露水是最简单便捷的驱蚊用品了,出门前喷一点,睡觉前喷一点,整个夏天,都在花露水的陪伴下度过……然而,不可让人忽视的是,花露水总有那么一股呛鼻的味道,有人说,花露水里面加了农药,味道这么呛就是农药引起的。那到底是与不是?我们来看看花露水的成分,目前,市面上的花露水主要包含3类物质:1)天然植物和提取成分:如桉叶、薄荷、艾草、柠檬草、薰衣草、驱蚊草等,这类物质主要起到芳香、提神的作用;2)驱蚊成分:这一类是化学物质,它们能干扰蚊子的感受器,让它们“找不着你”;3)香精:由人工合成的模仿水果、天然香味的浓缩芳香油,起到调节香味的效果。这里面,驱蚊成分由于是化学物质,很容易就背锅。但其实,这类驱蚊化学物质往往是无色、无味的,所以花露水那呛人的味道并不怪它。有的花露水味道又重又呛,实际上是使用的香精质量较差,浓度又太高引起的。虽然对身体的伤害不是很明显,但有些人闻多了可能会头晕、恶心。虽然花露水的味道和驱蚊成分无关,但作为一种化学物质,这些驱蚊成分确实是——农药。虽然农药听起来很可怕,但毒性往往是取决于剂量的,只要我们选购时注意驱蚊成分的含量,就不必担心有危害了。目前,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注册认证可以用在皮肤上的驱蚊成分有且仅有7种,它们分别是: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KBR3023)、驱蚊酯(BAAPE、IR3535)、柠檬桉(PMD、OLE)、甲基壬基甲酮(BioUD)、猫薄荷油、香茅油。在这些驱蚊成分中,避蚊胺是目前有效性最好、安全性最可靠的。一般来说,选购时注意选择10%~35%的浓度。如果是给孩子用的,2个月~12岁的孩子推荐使用浓度10%以下,而2个月以下的婴儿则应该禁用。孕妇在使用时参照孩子的浓度即可,但要注意,除了这4种驱蚊成分(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柠檬桉)以外的,都不能保证安全。还是要提醒一句,要认准合格的驱蚊产品标识,在选购时一定要看清产品包装上是否印有“W P”、“W L”开头的农药登记证号。 2、最传统的驱蚊方法——蚊香我国点蚊香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远在数百年前的南宋时期便出现过中药制成的类似驱蚊棒。然而,说起蚊香,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它到底有没有毒。网上检索一下,会有劣质蚊香毒倒一家人的新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制作蚊香的原料。如今市面上有两种蚊香,一种是以除虫菊为代表的草药为原料,还有一种原料是化学杀虫剂。据专家介绍,蚊香的有效药物成分主要为拟除虫菊酯,是一种低毒高效的物质。点燃时散发出的烟雾可以麻痹蚊虫的神经使其死亡,但对人体的伤害几乎为零,蚊香点着了也就是烟大,味道有点呛。那为什么会把人给毒倒了?那是因为买了劣质蚊香,较之于正规产品,劣质蚊香的杀虫剂多是 DDT 与六六六,而非低毒高效的拟除虫菊酯类,这些成分杀虫效果更强,却可能使人中毒。劣质蚊香点燃时会产生有毒气体,若室内通风不良,很可能使人慢性中毒,出现头昏、恶心的现象。因此,选购蚊香时,要选购正规产品:仔细察看产品有效成分(现在大多数蚊香的主要成分,都是菊酯类杀虫剂,如:氯氟醚菊酯、氯氰菊酯、丙炔菊酯、丙烯菊酯、ES生物菊酯等)。安全蚊香加工精细,抗折力强。如果蚊香表面粗糙,稍微碰撞就容易折断,或者还没燃尽,中途就熄灭,或自觉味道不对、身体不适合时,就应及时更换。现市面上的蚊香品种最常见的有3种:盘式蚊香、电香片、电香液:●盘式蚊香:适合在蚊虫较多的地方使用, 每单盘盘式蚊香连续燃点时间约7-8小时,中途不得熄灭;主要药物成分应不小于 0.25%,且有效成分必须高效低毒,对人体无害。●电蚊香片:通过高温促使有效成分挥发,有效成分和盘式蚊香一样,但气味淡、刺激性小。●电蚊香液:也是通过高温促使有效成分挥发,较安全。对家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情况(老年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病、儿童患哮喘)来说,使用电蚊香更有利于身体健康。需注意的是,蚊香受制于空间限制,在大房间里效果也没那么好。无论盘式蚊香还是电蚊香,多适用于 15 平米以下的房间。房间过大,杀虫成分浓度降低,效果会打折扣。 3、吃点蚊子讨厌的东西——维生素B1坊间传闻蚊子不喜欢含有维生素 B1 的血,所以多吃维生素 B1 可以让蚊子嫌弃你的血然后绕道而走。可惜的是,这个论断是错的,就像蚊子喜欢 O 型血一样,这个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无论你吃了多少维生素B1,都阻挡不了蚊子对你鲜血热爱。相反,过量摄入维生素 B1 反而会影响其他 B 族维生素的吸收,甚至影响胰岛素和甲状腺素分泌。 4、高大上驱蚊方式——驱蚊手环之所以说高大上,一是因为美观,而是因为价格不菲。驱蚊手环采用优质硅胶结合精选柠檬香茅、薰衣草、丁香等天然植物精油调和而成,利用这些精油挥发时散发的气味而达到驱蚊效果。也就是说真正产生驱蚊作用的不是时尚美观的手环而是驱蚊剂。一款合格的驱蚊手环少则也要一两百块人民币,微医君羞涩地了按自己的钱包,而且现在市场上的驱蚊手环鱼龙混杂,如果戴了不正规厂家生产的手环,还容易造成皮肤过敏,容易过敏的人和孩子,不建议使用。 5、最经济、实惠的驱蚊方法——挂蚊帐用传统的蚊香或者杀虫剂等化学药品,多多少少对健康会有些隐患。但使用蚊帐就不同了,它既环保透气,又无化学制剂的不良影响,可直接为我们避免蚊虫的叮咬。特别是当家有婴幼儿、孕妇、老年人或是哮喘病人时,最好使用这种物理防蚊法。除了蚊帐以外,在室内还可以安装纱窗,使用电蚊拍等手段驱蚊。室外的蚊子无穷无尽,但是室内的蚊子却可以由你掌控,动起手来,关上门、拉上纱窗、拿起你的电蚊拍还你一个安静没有蚊子叮咬的夜晚吧!*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
健康资讯 2018-05-18阅读量3.3万
病请描述: 虽然每个成年男性都经历过初次梦遗的羞涩或慌乱,但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情况下的遗精是正常的,什么情况下是不正常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遗精? 遗精是指不因性生活而精液遗泄的现象。其中梦而遗精的称“梦遗”,无梦而遗精,甚至清醒状态下精液流出的称“滑精”。 男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便会有梦遗现象,即《黄帝内经》所言“天癸至”。一般初次梦遗的年龄从十一二岁到十五岁甚至十六岁不等。 遗精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主要从遗精频率、遗精伴随症状、遗精时的状态等来鉴别区分。 生理性:凡成年未婚男子,或婚后分居,长期无性生活者(亦无手淫者),一个月遗精1—2次属于生理现象,是正常的。 病理性:这种情况,中医解释为“精满必自溢”,将身体比作水杯,水杯里的水满了,自然会流出来。 遗精次数过多,平均每周2次以上,或清醒时流精,并有头昏,精神萎靡,腰腿酸软,失眠等症,则属病理性遗精,是不正常的。 中医讲疾病“本于阴阳”,这种病理性性遗精,可解释为“阴阳失衡”。同样将身体比作水杯,水未满,杯却倒,水也会洒出来。 中医角度,将病理性遗精分为以下证型: 1、君相火旺证 梦而遗精,少寐多梦,阳事易举,心中烦热,头晕目眩,口苦胁痛,小便短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宜:清心泻肝。 2、湿热下注证 遗精时作,伴小便黄赤,热涩不畅,口苦而腻,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宜:清热利湿。 3、劳伤心脾证 劳则遗精,失眠健忘,心悸不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薄,脉弱。 治宜:调补心脾,益气固精。 4、肾气不固证 多为无梦而遗,甚则滑泄不禁,精液清稀而冷,形寒肢冷,面色㿠白,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夜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治宜:补肾固精。
叶臻 2018-05-02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 典型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到外来的压迫或刺激,引起功能失调,脑部供血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表现为发病突然,约半数以上病人是突然发病的,原来可以毫无症状,也没有什么预兆,只是颈部向某个方向转动一下,当即出现眩晕,甚至感到天昏地暗。有时伴有头疼,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 椎动脉狭窄: 椎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第一段的后上方。左侧椎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弓者占6%。椎动脉的分支不象颈内动脉那样总是颈总动脉母体血管的直接延续,而是几乎总与供体血管成直角发出。椎动脉直径为3~5mm,相对于锁骨下动脉是非常小的血管,故锁骨下动脉内的正常血流仅少量进入椎动脉。这种解剖学上的差异,能够很好地解释颈动脉脑循环与椎基底动脉脑循环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差异,以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类型不同的倾向。位于椎动脉的粥样硬化斑病变通常是“平滑的”,很少因继发血栓形成而发生溃疡。颈动脉与椎动脉粥样硬化斑这种形态学上的差异主要来自血管造影所见,仅得到极少数已发表的病理学资料的支持。 椎动脉在解剖学上可分为颅外三段和颅内一段。从椎动脉起点至进入第5与第6颈椎横突孔前为第一段。第二段在到达位于寰椎下方的第三段前,始终走行在椎间孔内;第三段出椎间孔后头端朝向头状孔。最后一段亦即颅内段在颅骨基底处穿入硬脑膜和蛛网膜,终末端在延髓桥脑交界处与对侧椎动脉会合形成位于中线的基底动脉。椎动脉颅外段发出小的脊髓支到骨膜和椎体,肌支到位于深部的周围肌肉区。行程短的颅内段发出重要的脊髓前、后动脉到延髓和脊髓,细小的穿支血管到延髓;其最大的分支—小脑后下动脉(PICA),负责咀侧延髓一小部和小脑的血液供应。当PICA分支偶尔缺如时,由侧枝血管负责延髓外侧供血。椎动脉入颅后,管壁发生显著的变化,外膜和内膜变薄,内膜和外膜弹力层的弹力纤维减少。 头痛: 颈椎病的症状还包括放射痛、窜痛、麻痛、胀痛、沉痛、热痛、凉痛、局部痛、前额痛、两侧痛、巅顶痛、轻痛、中痛、重痛,重则“碰墙”止痛,甚则呕吐。头晕目眩:头痛、眩晕、甚则恶心、呕吐、一过性失明伴头昏、头沉等,甚则有欲晕倒的感觉或突然晕倒、过后苏醒、已如常人。 中风: 中风病人有90%以上都有颈椎病,很多人中风后仍不清楚这一原因。当颈椎发生病理改变时,变薄变矮的椎间盘,致使椎间隙变窄,使椎动脉受压变形,也可致椎动脉受压.可压迫椎动脉第三段造成扭曲,致使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中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颈椎病加重脑供血不足,可使脑血管中的血液流动速度变慢,血栓形成的机会增多,极容易诱发中风。所以,有颈椎病的中老年患者更应及时治疗。 失眠: 由于椎动脉受到压迫而使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变对椎动脉的直接压迫,或者刺激动脉使之痉挛等因素,造成椎动脉血液循环障碍,而使脑供血不足。即便是白天没有任何不适的人,晚上躺在床上时,如果使用了高度不合适的枕头,也很可能压迫颈椎。所以有些人白天好好的,但是到了夜里就失眠多梦。这时候可以考虑换一个合适的枕头。因颈椎病所致的失眠患者,不能单纯依靠镇静安眠药对症治疗,而要从病因方面采取综合性治疗,如推拿、牵引及适当的运动等。 记忆力严重下降: 很多患者会突然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丢三落四、到此位忘记做此事、昨天的事情记不清楚、甚则是否吃饭都不能记忆。这些并不是因为年纪大了健忘所致,而是因为椎动脉受颈椎压迫引起,严重会续发脑梗甚至脑出血。 高位截瘫: 颈椎骨质增生,骨刺压迫颈部神经根和脊髓,导致发病瘫痪。很多患者在颈椎病初期、中期并不重视,发作时随便服用消炎止痛药物,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症状,但错过了治疗时机,症状将越来越严重病情加重,丧失了劳动能力,甚至会瘫痪在床。 颈椎病患者常会感觉肩背部沉重感,上肢无力,手指发麻,肢体皮肤感觉减退,手无力,有时不自觉的握物落地。另一些颈椎病的病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二脚麻木等。出现这类情况都是属于颈椎病的症状表现。 颈椎病的症状最主要的表现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颈肩酸痛可放射至头枕部和上肢,颈椎病患者有时伴有头晕,房屋旋转,严重的颈椎病患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少数可有眩晕,猝倒。有的一侧面部发热,有时出汗异常。 有少数颈椎病患者常出现大、小便失控,性功能障碍,甚至四肢瘫痪。这也是颈椎病的症状的表现。这些颈椎病的症状与发病程度,发病时间长短,个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颈椎病的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 多数起病时轻且不被人们所重视,多数能自行恢复,时轻时重,只有当症状继续加重而不能逆转时,影响工作和生活时才引起重视。如果疾病久治不愈,会引起心理伤害,产生失眠、烦躁、发怒、焦虑、忧郁等症状。 在体征方面,发病时病人颈部活动受限,作颈部旋转或活动可引起眩晕、恶心或心慌等症状;部分病人在患侧锁骨上听诊检查能听到椎动脉因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杂音。后颈部拇指触诊能摸及患椎向一侧呈旋转移位,同时棘突及移位的关节突关节部有明显压痛。这也是颈椎病的症状表现。 欢迎加微信理性沟通:
马彩毓 2018-04-15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研究表明,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当属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研究表明,凌晨是一天中死亡发生的高峰时间,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危险将比其它时间增加三倍。与心血管系统疾病关系最为密切的睡眠障碍性疾病当属打鼾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了。 一、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引起心肌梗死 心绞痛、心肌梗死是由于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所致,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夜间低氧血症、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流动力学改变都可以导致心脏缺血、缺氧,睡眠呼吸暂停可以加重或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也就不难理解了。 1995年,在世界上十分著名的《柳叶刀》医学杂志上,瑞典的研究者报告了十例确诊为夜间心绞痛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经过治疗去除睡眠呼吸暂停后,心绞痛消失,动态型电图检查也发现心脏缺血的发生次数明显减少。曾有人报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时出现心电图缺血改变同时伴心绞痛发作的大约占1%左右。 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脏较长时间的缺血缺氧所致,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有密切关系。 对与睡眠呼吸暂停有关的心脏缺血缺氧,单纯吸氧和夜间服用血管扩张药物常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经鼻气道正压通气去除睡眠呼吸暂停才是最理想的治疗手段。 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除了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外,血管壁细胞的长期缺氧也是促成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目前已经发现,过去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为主的代谢综合征(也称为X综合征)。其实还包括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两个重要因素,统称为“Z综合征”。 除以上的一些共同因素外,频发的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缺氧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引起心律失常 研究曾发现5例无心血管系统疾病史的患者在睡眠时反复出现心脏停跳,表现为II度、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及窦房阻滞,最长停跳时间达3秒。白天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功能均正常,经睡眠呼吸监测发现5例皆患有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国外也有不少同样的报道,这些患者常无与心脏停跳有关的其他症状,如头昏、晕厥,心脏停跳多由心脏Holter检查或睡眠呼吸监测而偶然发现。患者年龄不是太大,多在中年,无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史。白天检查无心脏停跳发生。心脏停跳与呼吸暂停的发生在时间上密切相关,多在睡眠呼吸暂停的末期出现。在睡眠呼吸暂停时间最长、缺氧最严重时最易出现。去除呼吸暂停后,不需要任何药物,睡眠时的心跳停止自然消失。 四、夜间憋气就是心脏病吗? 夜间睡眠过程中突然发生憋气、心慌,憋醒后坐位休息片刻而缓解,医学上称之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是心脏功能不全的典型征象。夜间发生的心律失常也可以表现为心慌、胸闷、有强烈的恐惧感。 这些与夜间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十分相象,由于有些医务人员对睡眠呼吸暂停了解不多,因而极易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误诊为心脏病。不少长期被误诊为心脏病的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辗转奔波于全国各地的大医院中,各种各样的检查都未能找到心脏病的证据,有的甚至还做了昂贵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都无济于事。经过多导仪睡眠呼吸监测,证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您有以上症状,同时伴不均匀的鼾声,也应该想到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到有关的睡眠呼吸障碍诊疗中心就诊。
王智刚 2018-03-21阅读量1.7万
病请描述: 高原反应即急性高原病,海拨在3000米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短时间内进入3000米以上高原均可产生头痛、头昏、心悸、气短等反应。重者还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失眠、疲乏、腹胀和胸闷。检查有口唇轻度发绀及面部浮肿等。称为急性高原反应。就会有高原反应。 症状 1、头部剧烈疼痛、心慌、气短、胸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唇指甲紫绀。 2、意识恍惚,认知能力骤降。主要表现为计算困难,在未进入高原之前做一道简单的加法题,记录所用时间,在出现症状时,重复做同样的计算题,如果所用时间比原先延长,说明已经发生高原反应。 3、出现幻觉,感到温暖,常常无目标地跟随在他人后面行走。 处理办法: 1、吸氧,休息 保持良好的心态,消除对高原不必要的恐惧心理,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让机体充分休息。 避免受凉。高原气候寒冷,日夜温差大,机体受凉后易患呼吸道感染,并易诱发急性高原病。 头两天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动,登高需缓慢进行,有利于机体逐渐适应。 饮食宜多吃高糖、优质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有利于克服低氧的不良作用。 禁烟,不饮或少饮酒,以减轻对氧的消耗。 进高原后最好服3-5天抗高原反应保健品。 8、严重低氧或者是心肺功能较差,吸氧后血氧饱和度仍然不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下,建议住院治疗,严重的需要进行高压氧治疗。并在身体恢复平稳后及时撤离至低海拔地区。 预防方法: 到达高原后应注意事项 刚到高原,每一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只是症状明不明显而已。但这并不说明您不能适应高原,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体内的平衡系统自然会使你在3到7天内调整好去适应这个新的环境。 人们常常提倡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我们主张,如果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息时较轻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使你很快适应高原环境。 刚进入高原,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使其能很好地适应此环境。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 要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维他命的物质,要大量饮水,越多越好,只要能承受。 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更不能做体力劳动,最好能用半天时间完全静养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眠。这一条要从下飞机开始做起,很多人一下飞机,没有什么高原反应,就自以为是,结果一到晚上症状才出现,这时后悔已晚了。 初到高原,要防止因受凉而引起的感冒。感冒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高原温差特别大,很容易着凉并感冒,这时要切记,宁可热一点,不可冷一点,多穿衣服。 进入高原后的旅游行程安排很有讲究,不可盲目。要先到低海拨的地方,再到高海拨的地方,大都安排先去低海拔地区,再去其它地方,只有结束行程后,您才知道这样的安排让您受益无穷。 一旦发生高原反应也不必恐慌,要视其反应的程度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反应较低,可采取静养的办法,多饮水,少运动,一般一段时间后会消失或减弱;如果反应较重,影响到了睡眠,可服用一些药物帮助治疗;如果反应太重,就可到医院进行治疗,输液、吃药、吸氧等,高原地区有很好的专门治疗高山反应的医院及医师,而且较好的宾馆也有很好的这方面的医务室,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如果实在受不了高原反应的折磨,只好乘最早的航班返回平原地区了,一般情况可以立即得到缓解。 尽量选择条件好一点的宾馆入住,使自己有一个好的居住环境,可以得到很舒适的休息,这样可以从心理上及身理上得到放松,有利于克服高原反应。另外,睡眠时尽量开窗,让空气流通,并尽量靠近窗户睡觉。 常用的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红景天、肌肝片、葡萄糖等,进山前二天开始服用,路途也坚持服用,可以有效防止高山反应。 要防止干燥,特别是防晒用的唇膏、防晒霜等,每天坚持用,可以有效防止水份的流失,可以增加身体的抵抗力。 去拉萨旅游的建议 (1)所以对于第一次入藏,对自己的身体状况不了解人,还是建议坐飞机直接飞到拉萨,这里其实是一般人都能承受的高度——海拔3500米。 (2)到达拉萨后,先找到住的地方安顿下来,静心休息,并不马上开展旅游活动。最多就是去新华书店买些资料,并做好一些日程准备。切记不要剧烈运动,更加不要酗酒,因为真正的身体反应是在你进入高原后的第一个晚上才开始的。这晚,你要早点休息,而很多人会失眠、多梦。 (3)如果第二天早上起来,反应不厉害,你就可以正式开展你的旅程了。如果你还担心的话,那就再多休息一天,或先到大昭寺转转,布达拉宫要走很多的台阶,建议还是推后再去。 患下列疾病者不宜进入高原 如果你从未进过高原,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如发现心,肺,脑,肝,肾的病变,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请勿盲目进入高原。如果你只患有一般疾病,必须预先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随身携带氧气等。 对急性高原病应以预防为主 (1)需到高原地区工作的人员,应通过仔细的体检,排除不适宜在高原工作的疾病。 (2)从低海拨到高海拨地区可实行阶梯上升,逐步适应。 (3)必须快速到达3000米以上地区时应携带氧气及预防药物。如:利尿剂、镇静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等。 (4)到达高原地区后,体力活动要循序渐进,尽量减少寒冷刺激及上呼吸道感染。
马彩毓 2018-02-12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脊柱贯穿人体,是人体的主支撑,它的健康直接关系整个机体的健康。脊柱疾病的患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症状群,下面就按照就诊人次的数量由高到低排列说明(仅限于脊柱疾病):1、颈背腰部疼痛、酸痛、不适感:此类患者人数最多。多数患者症状时间短暂,与劳累或受凉有关,有的是急性扭伤,如腰扭伤、落枕等,经过休息可以缓解,也可反复发作,但症状一般不重,如果影像资料未见异常,通常诊断为肌肉软组织劳损、肌肉筋膜炎、软组织损伤等,治疗方式为休息,口服消炎止痛和活血化淤药物,外敷圣古追风贴,理疗(热敷或烤电),针灸或拔罐等。当然,疼痛较为剧烈或时间较长者需要排除脊柱骨质病变,如感染、肿瘤或风湿类疾病,需要特殊的影像学或血液化验检查。2、腰腿痛:腰痛,臀部疼痛,腿痛(可以是单侧或双侧),常有自一侧或双侧臀部向腿上放射感,也可以是麻木,或者是发凉、憋胀、“发困”感,部分患者可以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感到腰痛,臀部和下肢疼痛麻木,无法继续行走,或者勉强继续行走,坐下或蹲下休息一会儿又可以行走,但行走一段距离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如此反复。此种症状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或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所产生,除了外敷圣古追风贴治疗,往往需要行腰椎CT或MRI检查,然后根据结果来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3、颈肩上肢疼痛,四肢麻木无力,手不灵活,行走不稳:此类症状与颈椎有关,往往提示颈椎病,颈脊髓或神经根受压,患者可以只表现出上述部分症状,与神经受压的程度和部位有关,需要行颈椎MRI检查,明确是否需要手术治疗。4、脊柱变形:广义的脊柱变形包括任何不符合脊柱正常形状的变化,但实际上多数比较轻,外观上也不容易发现,如: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腰椎顺列差等影像学描述,实际意义不大。但是,明显的,外观能够看到的,产生明显疼痛症状的,对生活影响较大的变形很可能需要处理,甚至手术矫形。5、下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单纯的下肢症状,以整条腿的麻木无力为主要特点,上肢没有症状,可能是胸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当然少数患者是由颈椎管狭窄引起,需要详细影像学检查,决定治疗方案,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手术。6、头晕、头昏、头痛、胸闷、耳鸣、视物模糊:此类症状变化多样,还可以伴有其它少见症状,多数患者认为是颈椎出了问题,从颈椎X线、CT或MRI上可以发现或轻或重的骨质增生、椎管狭窄、间盘突出等表现,但是此类症状是否与影像学的表现相关还存在争议,患者除了在脊柱外科就诊,还应该在相关科室,如神经内科,血管外科、耳鼻喉科和内科等科室就诊,以综合判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上述症状的造成机制仍然不明确,所以相当多的患者在各个科室都看了之后很可能还是不能明确病因。很多患者的症状是一些神经功能异常,不是器质性改变,所以也无法去除病因,一般采取对症治疗。
朱亮 2018-02-04阅读量9384
病请描述:胆囊结石术后康复有讲究受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樊军卫 副主任医师今年68岁的汪阿婆患有胆囊结石、胆囊炎已有20多年了。尽管医生叮嘱她平时不要暴饮暴食,油腻大荤不能吃太多。老伴和子女们也常提醒。可是,习惯勤俭持家的她看到家里剩菜一点不舍得扔,总是要一点不剩地吃下肚。可是,她几天前突然感到不舒服,呕吐、发烧、闷胀不适且有束带感……老伴送她到附近的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确诊为“胆源性胰腺炎”,需要立刻手术治疗。接诊的普外科副主任樊军卫介绍,汪阿婆患有胆结石多年,由于在饮食上没有控制,剩菜和油腻的汤汁都会伴着饭吃,一点都舍不得浪费。一个多月前,汪阿婆胆结石发作,疼得不行,就来过医院就诊过,吃了几天药慢慢地好了。感觉到身体康复,刘奶奶又恢复了往日的饮食习惯,剩菜剩汤照吃。谁知道几天前,汪阿婆突然出现头昏、呕吐、发烧,最可怕的是还有束带感。就诊时,她有气无力地指着上腹部说,感觉有根带子,拼命地勒着肚子,特别难受。“根据她的症状,结合汪阿婆之前的病史,我们判定是胆结石引起的胰腺炎突然发作。检查发现,汪阿婆的结石很多,大约占了大半个胆囊,除了松散细碎的,还有一颗被压散的大结石与胆囊内黏膜长在了一起。需要在通过禁食、抑制胰酶分泌、制酸等治疗控制胰腺炎后,尽快通过微创手术切除胆囊。” 在生活中,不少人体内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胆结石,在没有发作时,大多数人都往往会不加重视,尤其不注意饮食克制。汪阿婆发病前就是这样一种状况。樊医生特别提醒,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胆道微结石是急性胰腺炎、尤其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原因之一,20%~30%的胆结石患者在病情发展进程中会发生胆源性胰腺炎。在平时生活中,胆结石患者饮食需要注意哪些呢?樊医生介绍如下——1、限制脂肪摄入。 食用大量高脂肪食物会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增加,脂肪代谢紊乱,胆汁容易浓缩,形成结石;脂肪的摄入还会促进缩胆囊素的分泌,刺激胆囊引起收缩,诱发胆囊疼痛,影响消化和吸收。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脂肪类食物包括动物脂肪、动物内脏、肥肉、蛋黄、奶油制品、油炸食品等。2、少用刺激调料。各种酒类和刺激性食品,如胡椒、辣椒、芥末等调味品,均可促进胆囊收缩素的产生,增强胆囊收缩,使胆总管口的奥狄氏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而流出胆汁,有可能引起胆囊炎、胆石症的急性发作,均应少用或禁用。3、注意烹调方式。日常餐饮大家都以煎、炒为主,尤其到餐馆就餐,菜肴都油重、口味重,这对胆结石患者非常不利。如果患有胆结石,建议患者多自己动手做饭,食物以炖、烩、蒸、煮为主,也可给以高碳水化合物,做点稠米粥、藕粉、莲子粥等。4、确保营养平衡。胆结石患者应限制脂肪摄入,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多吃点,以保证每日热量及新陈代谢的需要,如豆类制品、菌菇类、瘦肉、禽类、海产及贝类等。另外,可多食谷物和淀粉类食物,多食富含纤维、维生素类食物,多吃各种粗粮,蔬菜水果等。手术后,汪阿婆表示以后不敢再吃油腻的剩菜汤汁了。在出院前,樊医生说,微创胆囊切除术对于治疗胆囊炎、胆囊结石具有良好的疗效,阻止了反复胆囊炎发作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预防了胆总管结石、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胆囊结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降低长期慢性胆囊炎造成的胆囊恶性肿瘤发生。但要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保养也很重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不要认为做完手术就万事大吉,还是要改变不良的习惯。术后康复应注意以下事宜——1、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胡萝卜等;多吃水果;可吃些瘦肉、鸡蛋、鱼虾和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不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子、蟹黄等,不吃高脂肪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及含油多的糕点;不吃辛辣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不抽烟、不饮酒和咖啡;必要时可吃些能促进胆汁分泌、松弛胆道括约肌的食品,如山楂、乌梅、玉米须(泡水代茶饮)。2、要保持大便通畅。适当进食粗纤维食物,以增加肠蠕动疏通大便。如果2~3天未解大便,可服用一些缓泻剂如麻仁丸、便塞停、果导片等。3、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做到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睡眠,心情舒畅,乐观开朗,无郁闷忧思;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乐观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抗病能力;苦闷易郁怒伤肝,使胆管紧张,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不利于术后身体康复。4、要坚持锻炼身体。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于病于体有百益而无一害。一则可以活动身体,流通气血,增强体质,二则可以避免终日静坐不活动。但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劳累。5、要每年复查。目前我国有一些医院进行保胆取石、保胆取息肉手术,胆囊结石取出、胆囊息肉摘除后有一定的复发率。建议患者每半年复查一次b超,如有复发需及时治疗。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五上午/下午。
樊军卫 2018-01-20阅读量1.2万
病请描述: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是以慢性无排卵、闭经或月经稀发、不孕、肥胖、多毛和卵巢多囊性增大为临床特征的综合症候群。多囊卵巢综合症对于女性的危害很大,严重的可以导致女性的不孕。中药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时有其特殊的优势,中医辨证论治对于治疗该病有很好的疗效。本课件对于中西医结合诊疗PCOS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一、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的优势当前,中西医治疗PCOS已成趋势,中医治疗有以下优势:1、补肾养阴清热活血药能降低胰岛素、雄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微循环。2、补肾药能调节性生殖轴。3、补肾药能克服克罗米芬引起的雌激素分泌不足的副作用,提高子宫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4、补肾阳药能提高黄体功能,有利于早期妊娠。二、中医认识PCOS的病机及治疗原则中医辨证PCOS,认为其证候虚实夹杂,肾虚、肝火、“痰”、“瘀”为主要病机。肾阳虚痰湿证为多,对这一类型的PCOS治疗原则为补肾温阳化痰。部分病人辨证为阴虚血瘀证,对这一类型的治疗原则为养阴清热,活血化瘀。三、中医思路:中医治疗PCOS的辨证思路经历了一个过程,以往认为肥胖、多毛是肾阳虚不能蒸腾津液形成痰湿之象,古人云“肥人多痰湿,瘦人多阴虚”。70年代治疗一般以肾阳虚痰湿辨证多见,但对部分病人疗效不好。之后,有人提出滋阴降火法。理由如下:1)机体表现为机能亢进状态:PCOS的检查可见LH高,T高,INS高,血糖高,多毛,痤疮,黑棘皮,多囊卵巢等表现;2)滋阴降火药可调节性腺轴,抑制亢进;3)高胰岛素肥胖型有发展为糖尿病趋势,病人虽然肥胖,但一派阴虚内热症状,养阴清热法符合中医消渴治则。随着认识逐渐深入,对PCOS的辨证分型更加多元化:1)肾虚痰湿应为主要证型;2)阴虚内热血瘀证多见胰岛素抵抗。此类病人胰岛素水平高,对克罗米芬不敏感。经过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治疗后大部分病人服克罗米芬可出现排卵。四、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分型 1)阳虚痰湿型头昏、腰酸、乏力、便溏、体胖,舌淡胖,脉细T高或不高,双卵巢多囊性改变补肾温阳化痰散结《苍附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加仙灵脾 皂刺等2)阴虚血瘀型肥胖、黑棘皮、痤疮、便秘、口干、心烦,脉细弦,舌质黯,瘀斑,T高,双卵巢多囊性改变,胰岛素抵抗,克罗米芬抵抗养阴清热活血化瘀《知柏地黄丸》或《龙胆泻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石菖蒲、皂刺等PRL高加柴胡丹皮大黄栀子牛膝炒麦芽龙胆泻肝汤雌激素低补充少量雌激素,于月经第5天服,共21天.至雌激素正常用克罗米芬促排卵五、治疗经验:治疗PCOS时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不同特点进行辨证治疗:1)对于高雄激素血症的病人,避免用补肾壮阳药,或配伍清热药。2)对于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高者,配伍消脂化痰药:可选用决明子、焦山查、胆南星、白芥子、山慈姑、皂角刺、贝母、夏枯草、法半夏。3)对于卵巢增大,被膜厚,抑制排卵者可选用:透骨草、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泽兰、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促排卵。4)对于卵巢明显增大者可选用:鳖甲、牡蛎、鸡内金等,软坚散结。5)对于经少,闭经,舌紫黯,瘀阻重者可选用:水蛭、蛰虫、穿山甲虫类破血。6)地龙、三七、泽泻、泽兰、王不留行可活血利水,畅通冲任,有助卵子排出。上海泰坤堂中医院 唐明华
唐明华 2017-08-08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 肾盂肾炎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直接引起肾小管、肾间质和肾实质的炎症。根据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不同,可将其分为五大类型。 ①反复发作型:表现为反复发生尿路刺激症状伴有菌尿,常有低热或中等热度、肾区钝痛,为典型的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 ②长期低热型:患者无尿路刺激症状,仅有低热、头昏、乏力、体重减轻或食欲减退等一般的慢性肾盂肾炎症状。 ③血尿型:仅表现反复发作的血尿,尿暗红而浑浊,多伴有腰背酸痛或有轻度尿路刺激症状。 ④无症状菌尿型:患者既无全身症状,又无尿路刺激症状,而尿中常有多量细菌,少量白细胞,偶见管型。此种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很不明显,要注意检查发现。 ⑤高血压型:病人既往可有尿路感染病史,但主要的肾盂肾炎临床表现是以头昏、头痛、疲乏为主的高血压症状,可有间歇性菌尿或无菌尿,极易误诊为突发性高血压病。遇到青壮年妇女患高血压者,应考虑慢性肾盂肾炎的可能。患者常伴蛋白尿和贫血,GFR降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min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80-120ml/min左右。) 女性患上肾盂肾炎在治疗中应该注意什么呢 肾盂肾炎患者出现后必须预防再次复发,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外阴及尿道口的清洁卫生。要勤换内衣,特别是在妇女月经期、妊娠期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不注意外阴的清洁卫生,细菌可以通过尿道进入膀胱,并由膀胱、输尿管逆流入肾盂,然后再侵及实质,形成泌尿系统的感染。 2、在饮食方面需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或容易消化的普通饮食。要多饮水,每日入量不得少于3000毫升,以增加尿量,有利于冲洗泌尿道,促进细菌、毒素和炎症分泌物的排出。 3、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便秘。 4、女性患者急性期治愈后,一年以内应注意避孕。 5、女性患者禁止盆浴,以免浴水逆流入膀胱,引起感染。 对慢性肾盂肾炎,病人要增强体制,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如糖尿病、肾结石及尿路梗阻等。积极寻找并去除炎性病灶,如女性的尿道旁腺炎、阴道炎及宫颈炎。减少不必要的导尿及泌尿道器械操作,如必需保留导尿,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张冉 2017-02-11阅读量1.4万
病请描述: 颈椎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脊髓、神经、血管受到刺激或压迫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体征。 (1)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为50%~60%,临床上开始大多表现为颈肩部疼痛,短期内症状加重,并向上肢放射传导,放射疼痛的范围根据受压的神经根的不同而表现在相应的区域,皮肤可有麻木、感觉过敏、感觉减弱等异常情况,同时也可以有上肢无力、力量减弱、手指动作不灵活等,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者突然牵拉,撞击患肢即可发生剧烈的闪电样锐痛。可见患侧颈部肌肉痉挛、头喜好偏向患侧,而且患肩上耸抬高、病程长的患者上肢肌肉可有萎缩。在颈肩部、三角肌部可有压痛,患肢活动有不同程度的上举、外展、后伸等限制。 (2)脊髓型颈椎病 由于压迫脊髓,早期临床表现颈部疼痛不明显,而是以四肢乏力、行走持物不稳等为最先出现的症状,随着压迫的加重,可出现四肢麻木、僵硬,行走笨拙,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部分病人出现胸部或腹部的束带感觉,大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急,尿频等。病程较长者,症状逐渐加重或者反复发作。感觉障碍主要以痛觉减弱或消失为主,手部肌肉可出现萎缩等。 (3)交感型颈椎病 可出现头痛或者偏头痛、头晕,特别是在头转动时加重,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瞳孔扩大或者缩小,眼睛后部胀痛,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头颈部以及四肢出汗异常以及耳鸣,听力下降,发音障碍等,也可以表现为头昏、头晕、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胃肠胀气等现象。 (4)椎动脉型颈椎病 其临床表现为眩晕,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可以表现为旋转性眩晕,浮动性或者摇晃性眩晕。而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者加重症状,亦可表现为头痛,以头枕部位,头顶枕部痛,亦可放射到头颞部,大多表现为发作性胀痛,可伴有失眠,神情恍惚等,可出现突发性弱视或者失明、复视,但在短期内可恢复,可以出现猝然摔倒,大多在头部突然旋转时或者屈伸时发生,倒地后再站起可以继续正常的活动,而且还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异常以及精神方面症状。 除此,混合一种或几种的为混合型。
沈奕 2016-06-10阅读量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