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 > 胸部 > 溢乳 > 内容

溢乳内容

138厘米的终身之痛-梁黎

病请描述:138厘米的终身之痛 所谓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讲的就是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有些事、有些病,你没有抓紧时机去做、去治,将会延误终身,造成终身之痛。今天,给你讲个真实的故事并针对这个故事,探讨一下为了不延误时机,哪些情况需要我们刨根究底、当机立断! 某天上午,一位长相甜美、个头不高的12岁河南农村女孩笑笑被眉头紧锁的父亲带进诊室。笑笑四肢匀称、肩部不宽、胸部丰满、腰部较窄,臀腹部较浑 圆,已然是成熟 女性的体型;可一量身高,笑笑才1米38。这个年龄,本是窜个子的时候,但笑笑近1年身高丝毫未增加。笑笑的父亲身高1米72,母亲身高1米59,她的遗传靶身高应该在1米59左右。随后拍了手骨片一查,笑笑的骨龄已是成年人的骨龄,所有的骨缝已闭合。她的身高将永远定格在1米38。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孩子在一年前(11岁)就停止长高了呢? 追问病史,笑笑4岁不到就出现阴道出血,初起每年几次,每次持续2~3天,量不多,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病因未明。在笑笑7岁的时候,就有了规律的月经,乳房逐渐丰满;因为当时笑笑的身高略高于同龄人,没有头痛、视力减退等任何不舒适的感觉,因此,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可是,在笑笑10岁的时候,同学们开始窜个子了,身高一个一个超过了她。从1年前开始,笑笑的身高就再也没有增加过,父母这才着了急。通过当地医生的介绍,父亲满怀希望,带着笑笑从千里之外的河南来到杭州。 可是,失望马上接踵而至。拍好手骨片不到半小时,通过电脑阅片就已知道,笑笑所有的骨缝已闭合,没有长高的空间了。只能一声长叹!回天无力啊!欲哭无泪的父亲要医生签字退了已付费的头颅磁共振,拒绝了其他任何检查。138厘米成了笑笑和他父亲的终身之痛! 虽然,导致笑笑最终身高定格在1米38的确切病因,我们目前不得而知。但是,根据病史,性早熟是可以明确的;而且中枢性性早熟(真性性早熟)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在笑笑不到4岁、出现阴道出血时,能够到儿科内分泌专科检查、明确性早熟类型和病因并采取抑制性腺轴、抑制骨龄的治疗措施,现在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可惜的是“时光不能倒流”啊! 为了不再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笑笑,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情况下的性早熟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一定要刨根究底弄清病因,当机立断进行治疗的。 性早熟指的是:女孩在7.5岁前、男孩在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包括乳房增大,或出现腋毛、阴毛、胡须,或有变声、喉结等)及内外生殖器官发育(如男孩睾丸、阴茎增大,女孩B超提示卵巢增大等),女孩在10岁前月经来潮也属于性早熟。符合性早熟定义、又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均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特别关注: 1、阴道有分泌物或阴道出血(除外新生儿期); 2、乳晕增大或色泽变深; 3、溢乳; 4、出现较明显的阴毛和腋毛; 5、外阴色素沉着; 6、阴蒂肥大; 7、短期内骨龄增加明显; 8、伴有生长加速; 9、两侧睾丸明显不等大; 10、皮肤色素沉着、多毛; 11、有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 12、有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等。 有上述情况的性早熟孩子一定要转诊至儿科内分泌专科检查,判别性早熟类型,查找原因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切勿耽搁!

生长发育 2024-02-15阅读量2161

体检超声检查提示实质性肿块怎...

病请描述: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学术名词全称为肾细胞癌。 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占成人肾脏恶性肿瘤的80%~9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1,发病年龄可见于各年龄段,高发年龄50~70岁。肾癌的病因未明。已经明确的与肾癌发病相关因素有遗传、吸烟、肥胖、高血压及抗高血压治疗等有关。 临床表现 近些年来,大多数肾癌患者是由于健康查体时发现的无症状肾癌,这些患者占肾癌患者总数的50%~60%以上。有症状的肾癌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是腰痛和血尿,少数患者是以腹部肿块来院就诊。10%~40%的患者出现副瘤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贫血、体重减轻、恶病质、发热、红细胞增多症、肝功能异常、高钙血症、高血糖、血沉增快、神经肌肉病变、淀粉样变性、溢乳症、凝血机制异常等改变。20%~30%的患者可由于肿瘤转移所致的骨痛、骨折、咳嗽、咯血等症状就诊。 目前,尚无公认的可用于临床诊断肾癌的肿瘤标记物。肾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确诊则需病理学检查。由于影像学检查诊断肾癌的符合率高达90%以上,而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诊断肾癌的价值有限,所以通常不做肾穿刺活检检查。 治疗 治疗原则:对局限性或局部进展性(早期或中期)肾癌患者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治疗方式,对转移性肾癌(晚期)应采用以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 外科手术治疗肾癌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也是目前被公认可治愈肾癌的手段。对早期肾癌患者可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保留肾脏的手术)或根治性肾切除术。这些手术可以采用腹腔镜手术或传统的开放性手术进行。对中、期肾癌患者通常采用根治性肾切除术,这类手术通常采用开放性手术进行。 晚期肾癌应采用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外科手术切除患侧肾脏可以起到明确肾癌的类型和减少肿瘤负荷的作用,可以提高免疫治疗(如干扰素-α)或靶向治疗的有效率。 预后和随诊 Ⅰ、Ⅱ、Ⅲ、Ⅳ期肾癌患者治疗后5年生存率分别可达到92%、86%、64%、23%。 治疗后随诊的主要目的是检查是否有复发、转移和新生肿瘤。对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患者术后3个月内应行腹部CT扫描检查,以便医生掌握手术后肾脏形态的变化情况,可为今后的复查做对比之用。 各期肾癌随访时限:Ⅰ期、Ⅱ期肾癌患者手术后每3~6个月随访一次,连续3年,以后每年随访一次。Ⅲ期、Ⅳ期肾癌患者治疗后应每3个月随访一次,连续2年,第3年每6个月随访一次,以后每年随访一次。

侯剑刚 2023-12-01阅读量9762

条条道路通垂体:江宁医院个体...

病请描述: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包括生长发育、血糖血压、甲状腺、肾上腺、性腺激素均受其调控,对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非常重要。然而,垂体容易生长肿瘤,垂体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肿瘤之一。 垂体瘤会引起内分泌症状和神经压迫症状。内分泌症状包括月经失调、停经、溢乳、性功能障碍、继发性糖尿病、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等等。神经压迫症状包括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甚至失明。除了垂体瘤之外,垂体部位还有Rathke囊肿、颅咽管瘤等疾病。 由于垂体在颅底的中心部位,所以垂体肿瘤既可以开颅手术,也可以做经鼻微创手术。近期江宁医院神经外科郑学胜主任和孙克华教授团队经不同手术入路,开展垂体手术,取得良好效果。 病例1:中年男性,曾因垂体瘤两次在外院行经鼻蝶微创手术。近期因眼睑下垂、视物模糊,复查磁共振发现鞍上复发垂体瘤。 鉴于肿瘤位于鞍上,而且经鼻蝶已经做了两次手术,显然更适合开颅手术。开颅手术也有双额底入路和翼点入路两种选项,考虑到肿瘤主要位于视交叉下方,所以从翼点入路经第二间隙更容易到达肿瘤。 术中,经第二间隙发现肿瘤质地坚韧,与周围粘连,使用剥离子仔细分离肿瘤边界。 然后用取瘤钳分块切除肿瘤。 最终肿瘤镜下全切,并妥善止血。 术后复查磁共振,显示肿瘤已全部切除。患者术后睁眼困难症状明显改善。 病例2:患者中年女性。因月经失调、溢乳来院就诊,检验发现泌乳素显著增高。磁共振显示垂体微腺瘤。 拟行经鼻蝶微创手术,由于肿瘤体积小,而且鞍底很平,术中定位很困难,所以我们通过CT三维重建蝶窦内部形态,有效帮助术中定位。 术中经过耐心的定位,顺利找到垂体微腺瘤,予以全切。 术后复查磁共振,显示垂体微腺瘤已全切,正常垂体保护良好。 术后复查泌乳素已恢复正常,术后一周出院。病理报告提示垂体腺瘤伴出血。 病例3:中年男性,因剧烈头痛、呕吐3天来院,视野缺损。磁共振显示,鞍内及鞍上占位,约1.7cm,垂体受压变薄,视交叉受压。泌乳素轻微增高。拟行经鼻蝶微创手术。 鉴于该患者蝶窦内部分隔很复杂,术中容易迷路,因此我们做了CT三维重建蝶窦内部形态,有效帮助术中定位。 由于充分的术前准备,手术很顺利,肿瘤切除后,鞍隔蛛网膜塌陷,提示肿瘤切除很干净。 术后患者头痛消失、视力改善,无特殊不适;术后磁共振显示垂体占位切除满意,病理报告提示垂体拉塞克囊肿。 垂体占位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江宁医院神经外科在内分泌科、影像科、五官科和妇产科的支持下,在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稳步开展垂体手术,取得不错的疗效,正在成为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

郑学胜 2023-03-29阅读量2051

生长激素腺瘤导致的肢端肥大有...

病请描述:生长激素腺瘤临床表现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所致肢大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 1)    激素过量分泌所致临床症状 2)    腺瘤局部侵犯所致症状 3)    腺垂体功能减退 4)    垂体卒中和其他临床表现。   激素过度分泌相关的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隐匿,常在起病后较长时间被察觉,多数患者是因相关并发症就诊时得以诊断。 1. 肢体与面容改变:骨骺尚未闭合的儿童青少年发生巨人症;而成年患者出现肢大相关的肢体及面容改变,包括眉弓和颧骨突出、鼻翼增宽、嘴唇增厚、齿列稀疏、舌体肥厚、反咬合、下颌前突、手足肥大等;此外,患者可出现多汗、皮脂腺分泌旺盛、皮肤粗糙增厚和褶皱等。 2. 心血管并发症:心血管疾病是肢大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左心室肥厚,心肌纤维化,舒张功能障碍,心肌收缩功能障碍;高血压;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  3. 糖脂代谢相关并发症: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糖代谢异常。患者发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血脂紊乱。 4. 呼吸系统并发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麻醉插管困难 5. 骨和骨关节系统并发症:关节软骨增厚、骨关节病和椎体骨折 6. 神经肌肉系统并发症:肢大患者较常出现双手麻木疼痛、肌力下降等症状,骨、软骨和软组织增生可压迫正中神经引起腕管综合征。活动耐力的下降,肌电图可有肌病的表现 7. 肿瘤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肠息肉结肠癌的风险也较正常人群增加。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可高达75%,其中部分患者为甲状腺恶性肿瘤。  腺瘤压迫所致的症状 腺瘤占位效应和侵袭所致的症状包括头痛、视功能损害、颅神经受累症状及高催乳素血症等。 1. 头痛:可能反映了腺瘤生长对硬脑膜的牵拉或者腺瘤侵袭海绵窦对三叉神经的刺激。 2. 视觉功能损害:视力下降、双眼或单眼颞侧视野缺损,持续压迫严重者可导致失明。 3. 其他颅神经受累症状:表现为患侧眼球运动障碍、眼睑下垂、瞳孔扩大或对光反应迟钝和复视等。 4. 高催乳素血症:高催乳素血症可导致女性患者出现月经紊乱或闭经、溢乳;男性乳房发育和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腺垂体功能减退 对正常垂体的压迫和侵袭,约2/3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可出现相关临床表现:如女性性腺功能减退所致月经紊乱、闭经和不孕;男性性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畏寒、便秘和浮肿;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引起的乏力和纳差等。 垂体卒中 垂体腺瘤患者中垂体卒中的发生率为2%~12%。垂体卒中的临床表现包括突然发生的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复视、垂体功能减退等相关表现,甚至有意识障碍等。当患者突发上述症状时,应警惕急性垂体卒中可能。 其他临床表现 梗阻性脑积水。混合型垂体腺瘤,出现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相关的高代谢症状。单基因突变导致的肢大患者可出现其他相关临床表现,如McCune-Albright 综合征的肢大患者可出现颅骨等处多发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皮肤牛奶咖啡斑等表现。

赵帆 2022-04-20阅读量8755

垂体瘤有什么表现?

病请描述:第一,颅内神经功能障碍: 垂体瘤引起的神经症状直接与肿瘤大小及其生长方向有关。一般无分泌功能的垂体瘤在确诊的时候往往肿瘤体积已经比较大,临床神经症状比较明显。 1 头疼:肿瘤膨胀性生长时压迫周围的痛觉敏感组织就会引起头疼。有时肿瘤内出血或者肿瘤的囊肿破裂可以引起急性的剧烈头疼。但引起头疼的原因很多,头疼不代表就得了垂体瘤。 2 视神经受压症状。    a-视野改变:往往是垂体瘤所导致神经压迫症状中最早出现的。也就是每个眼睛能看到东西的范围变小了。最典型的就是左眼的左侧看不见或范围变小,右眼的右侧看不到或范围变小。    b-视力改变:肿瘤压迫到视神经引起视神经原发性萎缩,导致视力的减退。一般到晚期才出现,并可发展到失明。    c-视神经盘改变:由于视神经受压及血液循环障碍,大多数患者有视神经盘原发性萎缩,少数还可出现视神经盘水肿。 3 临近压迫症状。    a-肿瘤向外侧发展:压迫或侵入海绵窦内的颅神经,会引起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压迫颈内动脉,产生偏瘫,失语。压迫三叉神经产生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压迫颅内颞叶出现幻嗅,幻味,轻偏瘫,失语等症状。    b-肿瘤向前方生长:可压迫荷额叶产生精神症状。如淡漠,欣快,智力减退,健忘,大小便不能自理,癫痫,嗅觉障碍等。    c-肿瘤向后方生长:长入脚间窝,压迫大脑脚及动眼神经。引起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轻偏瘫。压迫导水管,引起阻塞性脑积水。    d-肿瘤向上方生长。压迫下丘脑产生多饮,多尿,嗜睡以及精神症状。    e-肿瘤向下方生长。长入蝶窦鼻咽部。产生鼻出血,鼻塞,脑脊液鼻漏。 第二,内分泌功能紊乱: 各种分泌型腺瘤可分泌过多的激素。早期即可产生不同的内分泌亢进症状。 1 泌乳素细胞腺瘤:女性典型症状表现为闭经,溢乳和不孕。男性有阳痿,性功能减退,不育。少数可有毛发稀少,肥胖,乳房发育及溢乳 。 2 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在青春期以前表现为巨人症。在成人者表现为肢端肥大症。 3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腺瘤:表现为库欣综合症。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的紫纹,骨质疏松,糖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性性功能障碍,高血压等。 4 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起病缓慢,早期诊断困难,主要表现为性功能降低。 5 促甲状腺激素细胞腺瘤:很罕见。有甲状腺肿大,突眼及甲亢症状。 6 混合性垂体腺瘤: 多种腺瘤混合分泌过多激素,而产生不同的症状。

赵帆 2022-04-10阅读量8430

四个人就有一个人得垂体瘤,你...

病请描述:垂体瘤是颅内起源于腺垂体,也就是垂体前叶的良性内分泌肿瘤。其发病率排行第三,仅次于脑膜瘤和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10%以上。约占所有颅内手术切除病例的20%。 近些年来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内分泌学的发展,垂体腺瘤的临床病例明显增多。没有症状的病例也有增多的趋势。Burrow1981年发表的文献中,120例尸体检验中有32例查出有垂体腺瘤,也就是说四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生了垂体瘤。在连续尸检中,垂体腺瘤的发生率为2.7%~27%。但其实绝大多数无临床症状,并不需要积极干预。 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生垂体瘤,但在30岁-40岁和60岁-70岁之间,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发病高峰。儿童中垂体腺瘤并不常见。女性的垂体腺瘤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垂体瘤容易引起女性患者内分泌症状比如月经失调溢乳有关。

赵帆 2022-04-06阅读量8116

《泌乳素型垂体瘤与怀孕》一直...

病请描述: 很多年轻未婚未孕的患者却已经发现自己患有泌乳素型垂体瘤,想怀孕生子怎么办?当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意外怀孕或者怀孕者发现自己患有垂体瘤时,不知何去何从。我需要治疗吗?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治疗?垂体腺瘤本身对胎儿有影响吗?治疗对孕者及胎儿有影响吗?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医学科普,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常常引起高泌乳素血症,从而导致女性患者乳房溢乳、月经紊乱、甚至不孕。泌乳素腺瘤患者经过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溴麦角环肽和卡麦角林)治疗后可正常排卵怀孕。当泌乳素瘤患者发现月经消失时,应行测孕检查,一旦发现怀孕,停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以减少胎儿药物暴露。此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对怀孕患者仅应用3-4周,药物暴露时间<6周较为短暂,研究发现溴麦角环肽和卡麦角林治疗PRL型垂体腺瘤患者,并没有增加自发性流产、早产儿、多胎及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正常人在怀孕期间PRL水平可升高到正常水平10倍左右,垂体体积也会增生变大。对于垂体瘤孕者停药后的6-10周内,PRL水平会进一步升高,之后便不会增加,故不必过于频繁检测激素指标而避免引起过度担心。未经治疗的PRL型垂体瘤中,2%-3%的垂体微腺瘤和20%-30%的垂体大腺瘤会增大。因此,在怀孕期间,密切监测病情变化显得尤为重要,每三个月复查激素、视力视野改变及MRI平扫(非增强)。垂体微腺瘤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药物是治疗首选。垂体大腺瘤患者如果出现视力视野改变,或者进展性头痛,或者垂体机能减退,及时复查头颅(鞍区)MRI,以便区分是垂体瘤增大还是出血卒中,当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患者不耐受药物治疗时,在权衡利弊的情况下可选择手术治疗。当然,条件允许尽量避开怀孕前三个月的各种治疗。如果怀孕接近晚期,先生产也是一种选择。产后哺乳对于垂体瘤影响不大,哺乳期间建议停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然而,仍然有很多问题摆在人们面前,需要医学领域进一步去研究探索。问题一:18%的患者对卡麦角林不敏感,从而要加大药物剂量来实现正常的PRL水平,卡麦角林高于传统剂量对于怀孕患者安全吗?问题二: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有效控制垂体大腺瘤的体积,当发现怀孕而忽然停药,同时雌激素快速升高,这对于怀孕患者安全吗?问题三:但怀孕期间做增强MRI安全吗?因此对于孕期妇女,如果发现或者诊断为垂体腺瘤,建议孕前先治疗,PRL型垂体瘤首选药物治疗,对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不能耐受或者存在抵抗的患者或那些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者应采取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仅用于手术不能切除肿瘤及术后肿瘤复发或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等病情确实稳定后2年左右再考虑怀孕,以免给孕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反之,就要按照本文所述,根据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8325

爱护女性健康—未婚未育女性出...

病请描述: 说到乳房溢乳,宝妈们肯定不陌生,因为这几乎是每个哺乳期妈妈都会经历的一段时期。然而,除了生孩子会有乳汁分泌外,生活中有很多未婚未育的女孩子也会出现乳房溢乳,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从医学角度来说,一般溢乳分为生理性溢乳和病理性溢乳。1. 生理性溢乳主要指的就是在怀孕期间以及哺乳期间,由于自身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引起的一种自然溢奶反应。生理性溢乳是没有什么危害的,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孕期以及哺乳期准备一些吸收性较好的防溢乳垫,迅速缓解尴尬,消除溢乳带来的表面影响。2. 病理性溢乳一定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早发现早处理,才能避免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① 当出现乳房有溢乳或溢液时,人们首先会想到乳腺疾病,如乳腺导管扩张、乳管内乳头状瘤、乳房囊性增生或者乳腺癌等。要注意区分是单侧还是双侧溢液,液体的颜色和性状等,对于鉴别乳腺疾病非常重要。② 然而,有一种疾病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高泌乳素血症。只要能够减少下丘脑产生泌乳素抑制因子,或者是能促使垂体分泌过量的泌乳素,那么就可以使血液中的泌乳素增高,从而出现异常的溢乳,这种症状叫做“高泌乳素血症”。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除了溢乳外,还常常伴有程度不同的月经紊乱,严重者甚至出现闭经;体检时可发现有毛发脱落、体重增加、头痛、视觉障碍、外生殖器萎缩等症状,形成一组以溢乳、闭经、不孕为主要表现的疾患,称为“闭经-溢乳综合征”。当然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垂体瘤,另外还有部分空蝶鞍、下丘脑病变(如颅咽瘤、松果体瘤、下丘脑部分性梗死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药物(如氯丙嗪、吗啡、灭吐灵、降压药等)以及原因不明性溢乳等。垂体瘤引起泌乳素升高导致溢乳3. 出现溢乳后怎么办?首先要明确诊断,除了乳腺钼靶X线摄影、B超扫描及必要的穿刺外,还要注意做鞍区或垂体增强磁共振(MRI)检查和泌乳素(PRL)检测,排除垂体瘤或下丘脑疾病。乳腺疾病可以对症治疗,而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一旦明确,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肿瘤的大小等特点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溴隐亭、卡麦角林)、经鼻微创手术治疗和辅助放射治疗等。4. 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呢?① 心情保持愉快,增强自身免疫力; ② 饮食调理: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及过多进补食品,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类,多吃粗粮等。 ③ 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性生活和谐,避免人流,能防患于未然。 5. 总结如果发现乳房溢乳,月经紊乱或视物模糊时,除了行乳腺的常规检查外,还要进行垂体或鞍区磁共振和内分泌激素检查。一旦诊断为泌乳素型垂体瘤,可选择溴隐亭或者卡麦角林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药物疗效不佳、副作用比较大、肿瘤卒中、视神经明显受压的患者,可以经鼻微创手术切除肿瘤,及时解除肿瘤对视神经的压迫,迅速降低泌乳素、改善泌乳现象、最大限度恢复正常生理周期,而且经鼻蝶垂体瘤手术创伤小、花费少、恢复快、美观保留。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9363

垂体瘤是什么?垂体瘤的症状和...

病请描述: 1、垂体瘤是什么肿瘤?发病情况如何? 垂体是一个卵形小体,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垂体瘤即垂体前叶和后叶等病变而产生的肿瘤。垂体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15%。根据目前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垂体瘤人群年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一左右;而美国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人群年发病率高达7.5~15/10万人。正常人群随机MRI检查时垂体腺瘤发现率为10%~38.5% (平均22.5%)。近年来垂体瘤的发病率或者发现率越来越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CT或者是磁共振检查的普及,使得垂体腺瘤患者能早期发现,所以发病率明显增加。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2、垂体瘤临床分型有哪些?(1) 根据激素分泌类型分为:功能性垂体腺瘤(包括催乳素腺瘤、生长激素腺瘤、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促性腺激素腺瘤及混合性垂体腺瘤)和无功能性垂体腺瘤。(2) 根据肿瘤大小分为:微腺瘤(直径<1cm)、大腺瘤(直径1-3cm)和巨大腺瘤(直径>3cm)。(3) 结合影像学分类、术中所见和病理学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不典型垂体腺瘤:Ki-67>3%、P53 染色广泛阳性、细胞核异型性(临床上以上3点有2点符合可诊断为不典型垂体腺瘤)。“侵袭性”垂体腺瘤:垂体腺瘤细胞有侵犯鞍底、鼻腔黏膜下组织,侵犯颅底软组织或骨组织,侵犯海绵窦压迫神经和血管。(4) 根据良恶性分为良性垂体瘤和垂体癌。3、垂体腺瘤临床表现都是怎么样的?⑴垂体腺瘤的内分泌表现:①生长激素腺瘤:未成年病人表现为生长过速,甚至发育成巨人;成人表现为肢端肥大症:面容改变,手指脚趾变粗,伴皮肤粗糙,全身乏力,关节酸痛,性功能减退等。 ②泌乳素腺瘤:女性主要表现为闭经、溢乳、不育;男性则表现为性欲减退、阳痿、乳腺增生、毛发稀疏、精子数目减少等。 ③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临床表现为身体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腹部大腿部皮肤有紫纹、体毛增多等。④无功能腺瘤:早期病人无特殊感觉,肿瘤长大可压迫垂体致垂体功能不足的临床表现。(2)视力视野障碍:早期垂体腺瘤常无视力视野障碍。如肿瘤长大,向上伸展,压迫视交叉,则出现视野缺损,渐渐缺损可扩大至双颞侧偏盲。如果未及时治疗,视力也有减退,以致全盲。如果肿瘤偏于一侧,可致单眼偏盲或失明。(3)其他神经症状和体征:如果垂体瘤向后上生长压迫垂体柄或下丘脑,可致多饮多尿;如果肿瘤向侧方生长侵犯海绵窦壁,则出现动眼神经或外展神经麻痹;如果肿瘤穿过鞍隔再向上生长致额叶腹侧部,有时出现精神症状;如果肿瘤向后上生长阻塞第三脑室前部和室间孔,则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如果肿瘤向后生长,可压迫脑干致昏迷、瘫痪或去大脑强直等。4、垂体瘤的治疗措施有哪些? 对于较小无功能垂体瘤,可随访观察;对于有内分泌症状或者压迫症状以及进行性增大的垂体瘤,要积极治疗。(1)手术治疗:主要为神经内镜或者显微镜下经鼻蝶手术治疗,近年来大量临床研究证明,内镜垂体瘤手术较显微镜手术更具有优势。少部分体积较大肿瘤,质地较硬,向鞍上生长且束腰征明显,可选择开颅手术。 开颅手术 显微镜经蝶手术 内镜经蝶手术(2)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常用于术后肿瘤残余或者复发、不适合手术或者对药物不敏感的病人。(3)药物治疗:PRL型腺瘤对于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卡麦角林)较为敏感。其他类型肿瘤药物治疗可作为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及不能手术者。垂体瘤科普文章:垂体瘤是什么?垂体瘤的症状和治疗垂体瘤宣教十问垂体瘤惹的祸垂体瘤是否容易复发?垂体瘤影响眼睛看东西吗?《泌乳素型垂体瘤与怀孕》一直困扰着人们的话题!垂体瘤的药物治疗垂体瘤术后有哪些注意事项?垂体瘤术后为何要用激素药物?要终身服用吗?垂体瘤卒中要及时治疗垂体瘤手术出现脑脊液漏该如何处理?难治性垂体瘤的诊疗进展GH型垂体腺瘤/肢端肥大症的诊断和治疗垂体瘤有哪些分类方法?垂体柄效应-让泌乳素水平千变万化垂体瘤微创手术治疗肢端肥大症-上海市肿瘤医院神经外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影响垂体瘤患者视觉恢复的因素有哪些?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垂体瘤切除术-让患者重见光明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微创切除垂体瘤-上海肿瘤医院脑脊柱外科高龄患者得了垂体瘤还能手术吗?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脊柱肿瘤诊治中心 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1.7万

经鼻微创手术治疗泌乳素型垂体瘤

病请描述: 泌乳素型垂体腺瘤可以导致女性月经紊乱、溢乳、不孕, 男性性征发育障碍,不育,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目前根据指南,泌乳素性垂体腺瘤首选药物治疗,大多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目前常用的药物有溴隐亭、卡麦角林、喹高利特等。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高阳由于很多患者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没有规律服药,又忽略定期复查,最后导致垂体瘤药物敏感性下降,泌乳水平居高不下,临床症状重新出现。因此,对于泌乳素性垂体瘤要规律服药,直至将激素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继续服药2年,肿瘤体积缩小一半以上,才可以考虑缓慢减药。可是,很多患者长期口服药物出现药物不耐受,表现为头晕、直立性低血压、恶心、呕吐、精神障碍等;部分患者药物效果控制不佳,增大药物剂量或者更换药物,激素水平仍然很高,肿瘤体积并未减小,甚至部分病人视神经受压并未得到及时的缓解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有些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年龄、工作性质等)并不愿意接受长期口服药物治疗带来的不便和痛苦;还有些患者肿瘤体积较大,神经压迫较严重,需要限期内进行减压,才能够有机会恢复视力视野;还有些PRL型垂体瘤卒中,对药物效果亦欠佳。针对上述PRL型垂体瘤患者,可以接受微创手术治疗。该患者为一中年女性,因月经紊乱、泌乳2年前往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泌乳素型垂体瘤,当地医院给予溴隐亭药物治疗,患者最大剂量口服到3片/日,患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而肿瘤体积未见缩小,泌乳素水平居高不下,2年来每天口服药物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曾一度被人嫌弃,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口服溴隐亭3片/日,泌乳素>200ng/ml,并出现药物副反应。患者慕名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经科室综合讨论后决定手术治疗。全麻下经鼻蝶微创手术切除垂体瘤,术中肿瘤全切,术后第二天泌乳素降至正常水平。患者术后5天顺利出院,美观保留,结束了长达2年多服药带来的不便和痛苦。泌乳素型垂体瘤在药物治疗不合适时,可以选择微创手术治疗。随着医学的进步,外科技术的发展,手术治疗越来越安全,创伤越来越小,患者术后恢复也越来越快,美观保留,解除病痛,立竿见影,成为垂体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神经外科 脊柱肿瘤诊治中心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视频,建议使用火狐或者谷歌浏览器

高阳 2019-07-15阅读量8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