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请描述:基本情况:患者,男,64岁。2019.10.11 因“痰中带血半月”入院。穿刺病理:(左下叶)鳞癌。免疫组化结果:PD-L1(22C3)(-) 。基因检测:无基因突变。支气管镜:左下叶背段见新生物,部分堵塞左下叶管腔。超声下见7组淋巴结肿大及左肺病灶影。临床分期:cT4N1M0-ⅢA诊疗经过:两周期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方案。2019.01.03 行“VATS辅助左肺下叶切除术”。术后冰冻病理:(左下叶)见少量异型细胞,病灶内见纤维组织伴淋巴组织增生、组织细胞聚集、胆固醇结晶沉积及反应性多核巨细胞,结合病史符合新辅助治疗后反应(MPR,即治疗后病灶内残留癌细胞<10%)。(第11组淋巴结)肺组织内见纤维组织增生伴炎细胞浸润及组织细胞反应。又是一例驱动基因突变阴性的患者,连PD-1/PD-L1突变都没有,相比较于之前我们分享的病例,却获得了更好的疗效,达到了MPR。上海市肺科医院最新开展多项相关临床试验研究,有意者可仔细阅读以下试验入组条件,符合条件者可进一步私信咨询,私信时请留下您的穿刺病理结果、是否手术、手术日期、手术方式、病理结果以及是否使用过其他治疗方式等相关信息。临床试验1:新辅助抗PD-1药物联合方案治疗可切除IB-ⅢA期NSCLC的临床研究 入组标准:· 年龄≥18岁· 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穿刺活检),影像学检查等明确为IB—ⅢA期(N2单站)的初治患者;· 无EGFR、ALK等驱动基因突变;· 无全身转移,预计可完全切除;· 器官功能良好: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符合试验要求,肺功能良好能耐受手术切除· 未怀孕且在试验开始及结束30 天内应该采用可靠的避孕措施。 排除标准· 针对NSCLC进行过任何全身性抗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局部放疗、细胞毒性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及试验性治疗等;· 本试验开始前五年内患有除NSCLC以外的其它癌症的患者;· 合并有不稳定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等;· 有活动性的、已知的或怀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试验药物过敏;· 曾经或目前患有间质性肺病;· 合并有HIV感染;· 本试验开始前2月内进行过其他系统大手术或者严重外伤者;· 怀孕或者哺乳期妇女;· 任何吸收不良的情况;·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者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临床试验2:根治性手术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术后术后辅助靶向治疗IA期非小细胞肺癌入选标准 · 患者年龄≥18岁; · 行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或肺段切除术+淋巴结清扫,切缘阴性且切缘>2cm或>肿瘤直径的手术患者; · 病理学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且肿瘤直径≤3cm,无淋巴结转移,无系统性转移(胸部CT、肝脏及肾上腺 CT、头颅磁共振、PET-CT/全身骨显像等明确)的IA 期的初治患者(根据UICC 2016 年第8 版分期标准); · 抽血检查证实患者骨髓、肝肾功能符合参加研究的要求; · 未怀孕且在试验开始及结束30天内应该采用可靠的避孕措施。 排除标准 ·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过任何全身性抗癌治疗,包括细胞毒性药物治疗、靶向药物治疗、试验性治疗; ·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过其他手术治疗; ·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进行过局部放疗; · 在本研究的治疗开始之前的五年内患有除非小细胞肺癌以外的其它癌症的患者。除外宫颈原位癌、已治愈的基底细胞癌、膀胱上皮肿瘤[包括Ta和Tis]; · 任何不稳定的系统性疾病(包括活动性感染、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最近3个月内开始发作的心绞痛、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II级)、心机梗塞(入组前6个月)、需要药物治疗的严重心律失常、肝脏,肾脏或代谢性疾病; · 曾经或目前患有间质性肺病; · 没有完全控制的眼部炎症或眼部感染,或任何可能导致上述眼部疾病的情况; · 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 在首次用药前2个月内进行过其他系统大手术或受严重外伤的患者; · 任何吸收不良的情况; ·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 患有神经系统性疾病或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者;临床试验3:I期含微乳头成分肺腺癌的辅助化疗入选标准 · 患者年龄≥19 岁且≤70 岁; · 已行根治性行叶切手术,术后病理明确为I 期的微乳头成分≥20%腺癌的患者; · 术后时间不超过两个月; · 之前未接受过任何全身性抗肿瘤药物治疗,包括化疗、靶向等; · 无呼吸、循环系统终末期疾病; · 抽血检查证实患者骨髓、肝肾功能符合参加研究的要求; · 未怀孕且在试验开始及结束30天内应该采用可靠的避孕措施。 排除标准 · 在本研究的治疗开始之前的五年内患有除NSCLC 以外的其它癌症的患者。除外宫颈原位癌、已治愈的基底细胞癌、膀胱上皮肿瘤[包括Ta 和Tis]; · 任何不稳定的系统性疾病(包括活动性感染、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压、不稳定型心绞痛、最近3 个月内开始发作的心绞痛、充血性心功能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 II 级)、心机梗塞(入组前6 个月)、需要药物治疗的严重心律失常、肝脏,肾脏或代谢性疾病; · 曾经或目前患有间质性肺病; · 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 · 对培美曲赛或铂类药物过敏; · 任何吸收不良的情况; · 怀孕或哺乳期妇女;
张鹏 2020-06-01阅读量9670
病请描述:感冒腹泻要当心,心脏也患重炎症 -谈谈病毒性心肌炎 李小荣 一提起心脏病,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心绞痛”、“心肌梗死”、“支架”、“起搏器”等…。本文给大家介绍另外一种心脏疾病-心肌炎。顾名思义,就像细菌感染导致肺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炎一样,心肌炎也就是由于各种病原菌感染了心脏而导致心肌发生炎症,因这种病原菌多为病毒,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病毒性心肌炎”。 1、心肌炎发病年龄 心脏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在内的多种疾病往往是老年病、慢性病,多为40岁以上人群易得,年龄越大发病人数越多。而本文所讲述的心肌炎与这些不同,往往是年轻人易得,可以是几岁的儿童,可以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也可以是30岁左右的青壮年,以20-40岁⼈群最为多⻅,但极少是老年人。因此,对于有胸痛、胸闷不适的儿童、青少年、青壮年务必当心该类疾病。 2、心肌炎的病因 大多数心肌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少数可以由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那这种病毒从哪儿来呢?它们可能与引起我们日常的感冒、腹泻的病毒相同,这些病毒可以感染呼吸道引起感冒,可以感染肠道系统引起腹泻,同样也可能感染侵犯心肌,从而导致心脏内炎性细胞浸润,引发心肌水肿、充血、损害。因此日常生活中一旦有病毒性感冒、急性病毒性咽喉炎、急性腹泻、皮肤感染等,不可轻视,如果这些病毒性疾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或机体及时的清除,病毒就可能随流动的血液来到心脏引起心肌炎,病情严重者则可能致命。 3、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1) 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病毒感染心肌的严重程度,变异很大,每个人表现不一样,轻症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重症爆发性心肌炎也可以短时间内猝死。 2) 大约一半以上的病人在发病前 1~3周有过病毒感染症状,如发热,全身倦怠感,即所谓“感冒”样症状;或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有人表现为皮肤病毒疹。总之多数人会出现有各种各样病毒感染的病史,然后再出现心脏不适症状,此时务必当心病毒性心肌炎,别把感冒腹泻发热不当病。 3) 当病毒侵犯到人体时,大多数情况不会有任何症状,机体可以启动免疫系统清除掉病毒。只有在少数情况下,比如机体免疫力低下时,肆无忌惮的病毒才有可能侵犯到心脏,伤及心肌。我们临床上也发现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是由于加班、熬夜、劳累、不规律作息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给了病毒感染心脏的可乘之机。 4) 心脏表现:病人往往表现为心悸不适、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全身酸痛、乏力、眩晕。重度病毒性⼼肌炎病情凶险,可在短时间甚至是24小时内急剧恶化,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70%-80%。 5) 其他表现:轻症病毒性心肌炎多单纯累及心脏,而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时病毒不仅导致心脏感染出现心脏不适表现,也可以侵犯全身任何器官。侵犯肝脏可以导致食欲减退、乏力,转氨酶升高甚至肝衰竭;侵犯肾脏可以导致少尿、无尿、肾功能减退甚至急性肾衰竭等。 4、治疗 1) 目前医学界没有特别有效的杀死病毒的治疗措施。多数急性病毒感染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就如同普通感冒时医生建议我们好好休息、多喝水一样,不少人连药都不用吃也可以自行好转。病毒性心肌炎也一样,只要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一般可以自行好转。 2) 心肌炎患者应卧床好好休息,避免熬夜、疲劳、运动等,以减轻心脏负担和组织损伤,同时应进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的食物加强营养。 3) 当心脏严重受累较重时要住院治疗,按医嘱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一旦当心脏传导系统受累,出现心率极慢甚至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要使用心脏临时起搏器保证病人心律稳定。 4) 中医中药在心肌炎方面有一定的效果,可采用黄芪等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改善心脏功能。 5) ECMO:全称叫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简称为“膜肺”,也可戏称为“魔肺”。“魔肺”可以替代人体肺脏的呼吸换气功能,让氧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身体各处;也可以部分代替心脏功能,因此对于严重心肺功能受损的重症心肌炎患者,“魔肺”可以暂时替代心肺功能,让病人的心脏、肺脏得到充分的休息,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 5、预后 心肌炎一般分为急性期(发病三个月内)、恢复期(三个月后至一年),慢性期(一年以上)。 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可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而死亡。大多数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和急性期的修养后能痊愈并完全恢复日常工作生活,不会留下后遗症。但有部分患者可以在一年或数年甚至数十年以后出现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心律失常或心电图异常等,这部分患者需要长期用药防止心脏功能恶化。 5、建议 1) 感冒、腹泻也是病,大众对此要当心,症状较重务必应及时就医。 2) 如病毒感染1-3周后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要特别警惕,这很可能是“心肌炎”的重要线索,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排除。 3) 心肌炎尚无特效药物,恢复主要靠自身抵抗力,确诊心肌炎后应立即停止工作或上学,休息为主,卧床1-2周,在家修养3-6个月。 4) 确诊心肌炎后应按医嘱服药,尽可能平稳度过急性期。 5) 心肌炎出院后应每年至少做一次心电图、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以检测心脏整体情况,一旦出现心脏扩大、心衰、心律失常要及时干预、防止进一步恶化。
李小荣 2020-03-02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在接受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较高的年手术量与更好的再灌注率相关:ETIS登记。 El Nawar R等,JACC心血管介入2019 02 25 摘要 目的探讨个体化手术特点对再灌注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背景机械血栓切除术(MT)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 is)患者的一种IA级治疗方法。在介入心脏病学中,手术效果是临床结果和技术性能的独立预测因素。 方法采用ETIS(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研究,一个前瞻性、多中心、观察性的真实世界脑卒中登记系统,作者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在3个大容量综合脑卒中中心由19名操作人员连续治疗的所有AIS患者纳入研究。我们使用多变量分层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个体化操作特征对成功再灌注(定义为MT结束时改良的脑梗死溶栓2b/3)和程序性并发症的影响。 结果共纳入1541例前、后AIS患者(平均年龄67岁,NIHSS 16)。手术对成功再灌注有显著影响,组内相关系数为0.036(p=0.046),但对并发症无显著影响(组内相关系数=0)。年操作量≥40mt/年的患者与年操作量<14 MT/年的患者相比,年操作量与成功再灌注率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0.003),成功再灌注的校正比值比为2.52(95%可信区间:1.37~4.64)MT/年(第一个三分位数)。然而,这个结果并没有转化为更好的临床结果。 结论术者MT/年对AIS患者再灌注成功率有积极影响,但对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与更好结果相关的阈值程序数。 Higher Annual Operator Volume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Reperfusion Rates in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by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The ETIS Registry. El Nawar R,et al JACC Cardiovasc Interv 2019 02 25MOREAbstract 翻译 OBJECTIVE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whether individual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have an impact on reperfusion and procedural complication rates.BACKGROUN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MT) is a Level IA treatment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 patients. The operator's effect has been found to be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clinical outcome and technical performance i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METHODS From the ETIS (Endovascular Treatment in Ischemic Stroke) study,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observational real-world MT registry, the authors included all AIS patients consecutively treated by MT between January 2012 and March 2017 in 3 high-volume comprehensive stroke centers by 19 operators. We assessed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on successful reperfusion, defined as 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 2b/3 at the end of MT, and procedural complications using multivariable hierarchic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RESULTS A total of 1,541 patients with anterior and posterior AIS were enrolled (mean age 67 years; median NIHSS 16).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operator effect on successful reperfusion, with an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036 (p = 0.046), but not on complications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0). There was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nual operator volume and successful reperfusion rate (p = 0.003) with an adjusted odds ratio for successful reperfusion equal to 2.52 (95% confidence interval: 1.37 to 4.64) for patients treated by an operator with an annual volume ≥40 MT/year compared with those treated by an operator with <14 MT/year (first tertile). Nevertheless, this result did not translate to better clinical outcomes.CONCLUSIONS Our data suggest that operator volume of MT/year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successful reperfusion in AIS patients, but not on clinical outcomes nor on complication rates. 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investigate threshold procedure number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outcomes.
刘建仁 2020-02-29阅读量8307
病请描述:我在发热门诊值守6天、看了300个发热病人后,得出这个结论……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昨天 冯高科,美国纽约CRF研究中心联合培养博士,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目前正值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 核 心 提 示 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力虽强,但是其毒力目前并没有当年的SARS病毒那么强。即使感染了这个病毒,绝大部分人是轻中程度的。对症治疗,配合居家隔离,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绝大多数人都会好转的。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发热门诊近期对居家隔离、对症治疗的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随访发现,绝大多数人恢复良好。 所以,千万不要恐慌,更不能够自己吓唬自己。正确认识疾病,正确面对疾病,做好居家隔离,战胜病毒。 哪些人群建议居家隔离 01 发热低于38℃,可自行退热,无喘气、呼吸困难,不需要吸氧,就可以视为轻症 02 症状温和(低烧、咳嗽、鼻涕、无征兆的咽痛)且没有慢性疾病(如肺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性疾病)的病人,可考虑家中隔离 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要住院治疗观察 01 重症病例。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 呼吸频率增快(≥30次/分),呼吸困难,口唇紫绀 2. 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3. 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 4. 肺部影像学显示多叶病变或48小时内病灶进展>50% 5. 合并需住院治疗的其他临床情况 02 危重症病例。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 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 出现休克 3.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居家隔离指导原则 01 轻症患者建议居家隔离不建议住院,医院重症患者居多,会导致交叉感染,对康复不利 02 轻症患者在家隔离服药治疗,治疗效果和到医院打针是一样的。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没有特效药,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休息和营养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03 轻症病人在家隔离治疗比住院治疗要好。而且在家治疗休息好、伙食好,更利于康复 04 居家隔离也是对疫情防控的需要,可以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此外,医院的隔离患者不允许探视,家属会人心惶惶。病人自己也会有更多心理负担,因此居家隔离更够有更好的心理状态 居家隔离生活指导 1. 居家隔离,最好独居。至少要独居一室,关门 2. 限制病人活动,最小化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好不要与其他人共享卫生间,粪便也会传染 3. 勤洗手,注意增加洗手时间 4. 戴口罩(每3-4小时更换) 5. 房间消毒,(可采用过氧乙酸、或者紫外灯消毒) 6. 衣物和洗漱用品单独放置,用完可用衣物消毒液浸泡 7. 通风保暖,每天室内通风两次,注意添加衣物保暖,尤其是肢体末端(耳朵,手脚)要温暖 8. 正常平衡饮食,注意均衡营养,不能偏食,不吃难以消化食物,少吃零食 9. 非糖尿病患者可适当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榨汁饮用 10. 多喝水,每天至少2000ml饮用水,促进代谢和排泄 11. 增加蛋白摄入,可以选择鸡蛋(可以蒸成容易消化吸收的鸡蛋羹)、脱脂牛奶、无糖豆浆、蛋白粉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指导 01 家里配备温度计,每天早晚各量体温1次,注意自己是否出现高热现象(大于38.5℃) 02 注意自己的症状(咳嗽、肌痛、乏力、胸闷、呼吸困难)是否有加重 03 如果病情加重(请参考上面的重症和危重症标准),请及时到定点医院救治 解除居家隔离指导 01 症状消失、食欲恢复、精神恢复基本就是在好转。当然最后的判断还得依靠医生,要以化验指标和症状是否彻底消失决定是否痊愈 02 目前定义连续2次冠状病毒检测阴性可以解除隔离。在可以检测病毒之前,尽可能延长隔离期以防万一,一般是2周 本实用指导参照2020年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紧急指南, 和2018年6月1日发表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CoV)指南,从医学和患者居家实用角度给予以下指导,希望能够对当前疑似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且症状表现轻微者,有所帮助。 审核:湖北省医疗救治组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胡克 教授 策 划 / 王卫星 制 作 / 邹亚琴
王俊兴 2020-01-28阅读量9720
病请描述:膏肓①穴 下面这个,我们要介绍膏肓。整个膀胱经里面,以膏肓这个穴道最为重要。在介绍之前,找穴要找得正确。这个是第四椎。这个膏肓。书上写四椎下,这是四椎和五椎,我们把五椎分三份,这是二,这是一。从这开始到三寸,叫膏肓。 膏肓呢?无所不疗。你会说:“老师,你前面花了半天,现在教到无所不疗,那针灸不要学了!”。从此以后,你就叫倪膏肓,张膏肓,大家都膏肓。有的人就扎这个穴道,一招半式走江湖。 这膏肓穴非常好用,但穴位不好找。我教诸位怎么找,一定要把肩胛骨打开来,所以,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们让病人反着坐,前面放个枕头。轻松嘛,抱着枕头,一抱肩胛骨就打开来了,这膏肓就出来了,平常膏肓是躲在肩胛骨里面。我们除了治症以外,最常见的就 是膏肓痛。临床上,很多的警察、情治人员,都有膏肓痛。一般来说,膏肓痛代表这个人很卖力。 在捉犯人的时候,很紧张嘛,捉人的时候,犯人很紧张,他也很紧张啊,在这时候出力,伤到的时候并没感觉,回家以后睡个觉起来,这个地方就很痛,痛点就在膏肓。痛起来的时候,像螺丝刀钻进去,像十年的痛,像螺丝刀钻进去的这种痛,每天就像扛着三十包的米上班一样。用针的效果到不了这儿,我们唯一治疗的方法是放血,针灸都不用。你让他肩胛骨打开来,用手去按。在原来肩胛骨这个地方,这个膏盲穴跑出来后,你拿三棱针或放血针去刺破皮肤,火罐放上去,把血吸出来,吸出来后,当场就好了。有一次,有个病人,我看他背痛并指着膏盲的地方。我就开玩笑:“一般来说,只有情治人员,才会有这个痛”。他说:“我是 CIA 的”,他的枪就放在脚上面,说:“奇怪,当中医都知道我的职业”。还有妇女们、女孩子,你看那些女孩子漂漂亮亮的,但有很多很粗鲁的。有时一扯就能把门把都拉下来,看有多凶悍。由于拉扯力量很强,一样会伤到膏肓穴。伤到膏肓唯一的方法,就是放血。你不管怎么下针下什么俞募、子母补泻个半天,通通都没有用,一定要用放血。 我临床的经验告诉我,当初,上帝设计人体的时候,不管定义是上帝还是谁都没有关系,设计膏肓时,一定是打瞌睡。应该放个静脉在膏肓这,结果它放个动脉在这里。因为动脉会浮在表面上,而肋骨这样子,肩胛骨是这样子。那会像个剪刀这样子压,在剧烈的拉扯下,它就会破裂,血管一破裂,瘀血就会出来。而静脉就比较深啊,比较不会伤到。所以他应该放静脉,却放到动脉,就造成人们常常受伤。平常膏肓是无所不治的。你在灸膏肓的时候,你可以灸一百壮到五百壮。四百壮或五百 壮都没有关系。你灸完膏肓后,灸了四百壮时你很累,病人坐在那也很累,你当然可以休息一下啊。在灸完膏肓后,如果嘴巴燥渴、嘴唇会干裂,那是因为你的胸腔里面气很旺。这时候你去灸关元,气海,中极,石门、阴交都可以,灸的时候,气就会往下走。或再去灸足三里,足三里灸完就会把这热气往下导。我们最主要是要把热气导到脚里面去。 我讲过脚是热的就没有癌症,脚是热的人就没有心脏病,不会中风。那你灸膏肓后,整个胸腔都是热的,热气停在胸腔是没有用的,还没有达到治病的效果。就需要靠灸少腹的穴道及足三里,让气导到小肠里面去,才会达到治症的效果。 当你在灸膏肓的时候,胸腔里面、肚子里面会一直咕噜咕噜在叫,这是水的声音在跑,这就表示灸对了。书上指出,膏肓穴是起死回生的妙穴。像重病,或当你不知道怎样出手治病时,就灸膏肓。但灸完膏肓后一定要灸足三里。不然嘴唇都会裂掉了,舌头都干了,讲话 的声音就好像磨沙子的声音,因为干掉了。膏肓大部分是用灸和放血。
马彩毓 2020-01-20阅读量1.1万
病请描述:美国癌协发布:未来10年抗癌策略 订阅康乐福 昨天 美国癌症协会(ACS)发布了未来10年肿瘤一级抗击计划,称为“2030癌症预防和死亡率下降蓝图”,相关文章在全球影响因子最高期刊CA杂志上发表! 80年,癌症死亡率下降26%! 文章详细分析了1930~2010年这80年期间美国癌症死亡率改变和原因,为未来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工作规划了方向。 上图是1930年到2015年80年间,美国男性和女性的癌症死亡率情况。可以看到,全美癌症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1991年,这一年的总死亡率是215.1/10万人,而到2015年,全美癌症总死亡率已经降到158.7/10万人,降幅达到26%! 国家在1988-90至2013-15期间乳腺癌死亡率下降。数据来源: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 美国癌症协会:死亡率下降三大要素! 癌症首先是预防,吸烟与否极大地影响了以肺癌为首的多种癌症,因此降低癌症死亡率靠戒烟。 其次是筛查,筛查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结肠癌和宫颈癌的预后。虽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筛查还有不同程度的争议,但还是有贡献的。 手术术式的改进和并发症的减少使得手术死亡率降低,放疗方法的进步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同时针对血液系统和淋巴系统肿瘤的系统治疗进步也降低了死亡率。 未来十年10大抗癌策略! 1、远离11种病原体 一些病毒感染(如HPV、HIV和乙肝病毒)也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目前,共11种病原体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定有致癌性,包括: 1种细菌:幽门螺旋杆菌; 7种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 3种寄生虫: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埃及血吸虫。 对于一般生活中常见的感染,我们建议: ①宫颈癌——HPV人体乳头状瘤病毒 途径:性传播途径、密切接触、间接接触(感染者的衣物、生活用品、用具等)、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播。 预防:接种HPV疫苗、注意个人卫生、注意性生活卫生。有过性行为的女性,最好每年做一次筛查。 提醒:感染HPV早期无明显症状,引起宫颈病变后,可能出现性生活接触性出血、白带增多有异味、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等,要及时就医。 ②胃癌——幽门螺旋杆菌 途径:口腔唾液、粪便经手、食物接触口 预防:餐前要洗手,尽量不要喂送食物,尤其不要口口喂养幼儿。可以分餐制或公筷,且餐具经常消毒。 提醒:如果出现口臭、泛酸、胃痛等症状的患者,应做胃镜和hp感染筛查。 ③肝癌——乙肝和丙肝病毒、肝吸虫 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生吃淡水鱼虾等 预防:接种乙肝丙肝疫苗;在献血或输血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做好婚检孕检;少吃生的淡水鱼虾。 提醒:慢性乙肝、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切不可轻视。 ④鼻咽癌——EB病毒 途径:唾液传播 预防:接种EB疫苗,注意避免口对口传播和喷嚏飞沫传播。 2、防晒,减少皮肤癌风险 阳光照射是导致皮肤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几乎86%的黑素瘤皮肤癌和90%的非黑素瘤皮肤癌(包括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与太阳紫外线辐射有关。限制你患皮肤癌风险的最有效方法是限制你的阳光照射。 晒太阳是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式,但我们拒绝暴晒! 建议: ①避免正午太阳直射; ②适当使用防晒霜; ③戴宽沿遮阳帽和太阳镜; ④穿防晒衣;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放射 IARC认为,所有的电离辐射都有致癌性。2006年数据显示,48%的电离辐射来自于医疗设备(如CT),包括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暴露。 医用电离辐射与多种癌症相关,CT风险最大。一名40岁的男士和女士接受单次CT冠脉造影后,其终生患癌风险大约分别为1/600和1/270,但头部CT的风险要小得多(分别为1/11080和1/8100)。 不过,老年人接受这些检查时风险偏低。 4、减少室内建筑材料放射 氡污染、甲醛污染、苯污染等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其中,氡污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仅次于烟草的第二大致肺癌物质。据美国国家研究委会估计,美国3%-4%的肺癌死亡可通过减少室内氡暴露来预防。 ①氡:一种有放射性的气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建筑材料是室内氡的最主要来源,如矿渣砖和装修使用的天然石材以及瓷砖和洁具等陶瓷产品。 ②甲醛:主要来源于装饰装修和家具所使用的人造板,如复合地板、大芯板、密度板以及装修使用的白乳胶和布艺制品等。 ③苯:主要来自溶剂型木器漆、油漆、溶剂型胶合剂和清洁剂等。 建议: 装修新家入住前,建议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一次室内环境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能不能入住,如果污染不是很严重,最好通风6个月左右再入住。家中多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氡、甲醛等浓度。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居住室内氡浓度应<2.7pCi/L。而美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议,室内氡浓度≥4.0pCi/L就超标。 5、戒烟是头等大事! 控烟是防癌的“头等大事”!1991年以来,美国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 建议: ①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 ②吸烟导致人均寿命缩短十年以上。 ③如果40岁以前戒烟,可以夺回9年寿命。 6、限酒,任何饮酒都有害 198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首次将酒精归为致癌物。过量饮酒可造成身体多方面不良影响,至少与7种癌症有关(英国科学月刊《成瘾》)。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每日饮酒量女性不能超过1份,男性不能超过2份。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否则即为饮酒过量。 25克酒精量是什么概念?大概换算下,记住: 白酒:每次不要超过1两 啤酒:每次不要超过一瓶 红酒:每次限制在一红酒杯左右 证据表明,即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某些癌症发生风险,包括乳腺癌。因此,为了预防癌症,不建议饮酒。 7、控制体重 肥胖不仅会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骨质和关节疾病的风险,还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超过20种不同类型的癌症与肥胖有关,其中最显著的是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食管腺癌。 详细:各种癌症与肥胖的关系↓↓↓ 8、健康饮食 培根、火腿、香肠、热狗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第一组致癌物。食用加工过的肉类会增加18%的结肠直肠癌风险。红肉也会缩短人的寿命,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特别是当肉被烤或烧烤,甚至是轻微烧伤的时候。虽然红肉的致癌风险远不及吸烟的风险高,但减少红肉的摄入量,并限制食用加工肉类只会降低你患癌症的风险。 每天吃各种各样的食物——水果、蔬菜、谷物、蛋白质和乳制品——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食物。还意味着观察你摄入的油脂、脂肪、钠和糖。越能避免发胖,就越好。在你的一生中,保持你健康的身高体重,可以降低你患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从今天开始健康饮食吧! 9、运动、运动、运动 体育锻炼不仅有助于减肥或保持体形,而且对癌症也有预防作用。运动似乎降低了激素水平,改善了我们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了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水平,也降低了身体脂肪。 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到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症的风险会降低,尤其是乳腺癌和结肠癌的风险。此外,其他几种癌症的发病率也有所下降,包括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 为了预防癌症,美国运动指南建议: 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如慢跑); 或等量的两种运动组合。 10、进行癌症筛查 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如果能及早发现并治疗,存活就会更大。要定期进行以下癌症筛查: 乳腺癌筛查、宫颈癌筛查、结肠直肠癌筛查、丙型肝炎病毒筛查、艾滋病毒筛查、肺癌筛查、肥胖等。 参考: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3322/caac.21460
费健 2020-01-11阅读量1.0万
病请描述: 鲜为人知的辅酶Q10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市场上常见的氧化型辅酶Q10 (Ubidecarenone,CoQ10,泛醌),在人的肌体中只含有7%;另一种是还原型辅酶Q10(Ubiquinol,CoQ10H2,泛醇),在肌体中含有93%,它才是与人体自身细胞所生成结构一致的辅酶Q10。它们的结构区别如下: 泛醌(拼音kūn)为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要在小肠吸收后才转化为泛醇供人体使用;泛醇为脂溶性较弱的物质,但亲水性比泛醌更强,更容易吸收,正是它给人体细胞提供能量和捕捉自由基,比起泛醌的生物利用度增加了8倍,因此,效果远远高于泛醌,而且在血液里的持续时间也超过泛醌。这个事实是在1992年才被人们所了解,在人体内发挥出辅酶Q10作用的并非是氧化型泛醌,而是还原型泛醇。 国外有一个使用泛醌和泛醇的功效比较研究试验,受试者均为40岁以上,包括吸烟者、易疲劳者、服他汀药物者、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在使用泛醌100mg/每天,服用10天,结果有59%的人无效,再将这些无效的人停止泛醌,间隔30天,再使用泛醇,结果有效果的达74%。 目前,中国药典记载和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辅酶Q10药品有99个。作为临床治疗用药,无论是胶囊剂、片剂或是注射剂都是氧化型辅酶Q10(泛醌),市面上很少有泛醇销售。仅知道全球生产细胞营养产品最高品质,并获得27个以上国际第三方权威认证的美国爱睿希公司在销售活性辅酶(泛醇),其配方中还加入了专利胡椒素,使泛醇的吸收率显著提升。活性辅酶无需体内转化,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中国很多消费者是通过爱睿希香港分公司很容易买到。美国爱睿希公司已经于2013年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保税区建立了合法的分公司并开业。 日本是最早开发了辅酶Q10(泛醌和泛醇),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据统计,全球有90%的辅酶Q10产品来自日本。泛醇因其功效更大,其原料价格比泛醌要高四倍。很多国内外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宁愿生产泛醌也不愿生产功效8倍的泛醇产品。正是国内外消费者大多缺乏对于泛醇的认识,以为辅酶Q10就是泛醌一种,并不知道是同名而功效差距巨大的两种产品。只盲目地按便宜的买,却忽略了功效才是使用产品甚至是救命的最重要目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18年版《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日本人均寿命最高为84.2岁,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中国人均寿命为76.4岁,在全球排名第52位。日本人的平均寿命连续20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日本人的长寿还和他们的心脏健康有关。日本是全球心脏最健康的国家。资料显示,全球因心脏病死亡人数占到全世界死亡人数的1/3。而日本的冠心病死亡率仅为0.041%,全球最低。与他们很早就广泛宣传和使用辅酶Q10来保护心脏有关。据资料统计:日本有超过1200万人长期服用辅酶Q10。 辅酶Q10的发现: 辅酶Q10于1957年被发现,1958年,辅酶Q10研究之父——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卡鲁福鲁卡斯博士认定了其化学结构,并因此获得了美国化学学会的最高荣誉——普利斯特里奖。直到1978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生物化学家米切尔博士发现辅酶Q10的确切功效,他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目前,辅酶Q10已经在医学上广泛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还广泛将其用于营养补充剂、食品、化妆品添加剂及预防医学领域。 米切尔博士同时发现人体中辅酶Q10的总含量仅为500-1500mg,主要分布在心、肝、肾脏之中,20岁左右时达到高峰,而后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少。在心脏中浓度的减少特别明显。50岁的人比20岁的年轻人心肌中的辅酶Q10减少了50%,70岁则减少了57%。专家把辅酶Q10的成功提取称为:“找到了心脏年轻,人类长寿的金钥匙,未来生命医学发展方向的坐标系。” 生命科学家的惊世发现:人体内辅酶Q10含量下降25%时,许多严重的健康问题就开始涌现,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咽炎、免疫力降低、牙周炎、乏力、肥胖症等等;更可怕的是,当辅酶Q10下降75%时,则会有生命危险!所以,作为生命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之一,人体必须适时补充高品质、高功效的辅酶Q10(泛醇)。 医学报道辅酶Q10的12大功效: 1.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心肌缺血、心绞痛、冠心病、中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脑梗塞、脑缺氧。临床研究表明辅酶Q10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存活率300%。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10%。有51%的高血压患者在使用了辅酶Q10后,平均在4.4个月就能停止1-3个降压药。有55.3%的偏头痛降低发作。 2.提高细胞能量、增强细胞活性:增强精力、体力和耐力,减少困倦感,对负重登高楼明显轻松,对60岁以上的老人、多病衰弱者效果非常显著。 3.预防神经退化性疾病:中风、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帕金森综合症、亨廷顿舞蹈病、神经遗传病、共济失调。 4.抗衰老、减少皱纹、美容护肤:8倍强抗氧化作用,对抗自由基。很多高档化妆品和护发素中含有辅酶Q10。可防止皮肤胶原蛋白被降解,保护皮肤弹性,减少皱纹,袪斑、增加肌肤明亮度、美白皮肤。修复干枯、发叉的头发和预防脱发、斑秃(专利文献报道)。德国科学家报道持续使用辅酶Q106周眼部深度皱纹改善27%,持续使用10周,鱼尾纹和皱纹显著改善43%。 5.帮助牙龈恢复健康:对50岁以上的人体内辅酶合成大大降低,特别是吸烟者导致的牙龈肿痛、牙龈萎缩有较好效果。 6.抗肿瘤和预防肿瘤:研究表明,辅酶Q10有抗肿瘤作用,临床对于晚期转移性癌症有一定疗效,对化疗和放疗者有帮助减轻不良反应。 7.提高免疫能力:辅酶Q10的超强抗氧化作用,让人体免受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免疫系统,辅助治疗哮喘及呼吸道疾病。免疫系统是对抗各种疾病最好的天然屏障。 8.改善肝脏疾病: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 9.改善糖尿病:降低胆固醇、高血脂、高血糖,减少由血管栓塞引起的糖尿病足的坏疽。 10.对消化道溃疡有修复作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 11.改善男性不育:增强精子活力。 12.对服用他汀类药物降脂患者尤其重要:他汀类药物能降低体内辅酶Q10高达40%,补充辅酶Q10能够迅速缓解服用他汀类药物引起体内辅酶Q10合成减少造成的肌痛、疲劳和肝脏损伤。 体内辅酶Q10流失的自测: 1.心悸;2.心动过速;3.心动过缓;4.心脏肥大;5.心力衰竭;6.心绞痛、冠心病;7.水肿;8.丢三落四,记性差;9.失眠多梦;10.舌面糜烂;11.面部皱纹多;12.牙龈萎缩、牙齿松动不牢固;13.指端暗红;14.困倦乏力;15.面颊赤红;16.胸闷、气短;17.免疫低下,经常感冒;18.头晕头痛;19.高血压;20.高血脂;21.高血糖;22.体格虚弱。 以上选项超过2项,说明您体内的辅酶Q10正在流失,您需要适量补充。超过5项,说明您体内辅酶Q10正在加速流失,超过7项,您体内辅酶Q10严重流失,建议您赶快去作全面身体检查,并尽快补充功效8倍的辅酶Q10(泛醇)。 辅酶Q10的药理毒理(安全性): 在急性毒性实验中,在小白鼠及大白鼠其LD50均大于4000mg/kg。亚急性毒性实验,给予雌雄大白鼠每日40mg、200mg及1000mg/kg,共用5周,雌雄家兔每日6mg、60mg及600mg/kg,连续应用23天,受试动物的血液、尿液检查。形态观察均无特殊变化。慢性毒性实验,给予雌雄大白鼠每日6mg、60mg及600mg/kg连续26周,受试动物的一般状态、血液和尿检查、形态观察均无特殊改变。 辅酶Q10的致畸实验: 雌性大白鼠受孕前至受孕初期,按每日10mg、100mg及1000mg/kg的剂量经口给予本品,结果表明对受孕及着床无影响,对胎仔的发育也无抑制和致畸现象。在器官形成期,每日给予10mg、100mg及1000mg/kg的剂量,结果显示母体、胎仔及新生仔均未见异常,也未见有致畸现象。在雌性大白鼠的围产期及哺乳期内,每日给予10mg、100mg及1000mg/kg的剂量,结果表明对母体和新生仔的形态、发育、机能、生殖能力以及胎仔均未见有影响。 目前,由于辅酶Q10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市场上是OTC产品,即不用医生处方,消费者就可以按说明书服用,具有安全性和确切疗效的产品。辅酶Q10并未发现毒副作用,可以放心使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把人体内辅酶Q10含量的高低作为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辅酶Q10被全球应用的时间表: 1980年辅酶Q10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接受为治疗心脑血管药物。 1984年辅酶010被美国FDA接受为治疗癌症药物。 1985年辅酶010被日本国家药管局列入治疗心血管药物。 1989年辅酶010被中国卫生部列入临床应用。 2000年辅酶Q10被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入中国药典,第2部。 2002出版的《营养保健食品》中将辅酶010列为33种常见疾病的人群必需营养之一。 2006年9月25日,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以辅酶Q10为原料生产的保健食品申报与审评规定(征求意见稿)》,辅酶Q10在我国才逐渐开始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
武薇薇 2020-01-09阅读量2.6万
病请描述: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的老年人口越来越多,骨性关节炎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得老年患者饱受病痛折磨,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许多负担。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关节外科主任王相利医生希望大家能认识骨性关节炎,关爱老年人健康! 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是老年人关节致残的主要原因。骨性关节炎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关节结构的退行性变,以及继发于退行性变而导致的关节软骨的破坏或增生性变化,从而引起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关节疾病。骨性关节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关节软骨的退化和损伤。 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骨性关节炎在女性患病率中占第四位,在男性患病率中占第八位。在我国,老年人口约2.2亿,其中约1亿有骨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约8000万人有骨性关节炎的相关症状。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致残率可高达53%,成为50岁以后人群丧失劳动力的第二大常见原因,仅次于心脏病。 骨性关节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常在关节负重时,如上下楼时或下蹲起立时髋、膝关节酸痛胀。发病初期,休息后关节疼痛可缓解,但随病情的发展,即使休息时疼痛也较明显,甚至出现跛行,影响日常活动。临床表现第二个方面是关节僵硬,如晨起时或久坐起立时出现髋关节或膝关节僵硬。临床表现第三个方面是关节功能障碍,可出现受累膝关节邻近肌肉萎缩、关节畸形,最终导致功能障碍。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防老先护膝。虽然目前尚不能完全防止骨性关节炎发生,但是通过一些措施,可以减少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这些措施包括减轻体重,尽量不穿高跟鞋,保护关节不要受到损伤,如避免关节受到反复的冲击力或扭力,尽量减少做频繁登高运动,如果有半月板损伤应及时通过关节镜进行修补或缝合,如果有关节韧带损伤要及时治疗,关节内骨折要手术解剖复位。如果关节周围有畸形要及时手术矫型。另外,服用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及补足维生素D等对骨性关节炎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1.应尽量减少关节的负重和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2.肥胖的人,应减轻体重,减少关节的负荷。 3.下肢关节有病变时,可用拐杖或手杖,以减轻关节负担。4.发作期应遵医嘱服用消炎镇痛药,尽量饭后服用。关节局部可用湿热敷。5.病变的关节应用护套保护。6.注意天气变化,避免潮湿受冷。 物理疗法对于非常早期、症状非常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可以不用药物治疗,可以考虑单独采用物理方法治疗。物理方法包括:对患者的教育、减轻体重、调整运动方式、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运动、做增强肌肉力量的锻炼、减轻体重、使用辅助措施(如助行器及拐杖等),还可以使用内低外高的鞋垫和膝关节内侧支具等。药物治疗治疗骨关节炎的药物有:(1)控制症状的药物。此类药物能较快地止痛和改善症状,但对骨关节炎的基本病变不产生影响。· 非甾体类抗炎药。对骨关节炎病人的炎性表现如关节肿胀、疼痛、积液及活动受限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但有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对软骨基质的合成有抑制作用,长期应用虽然关节疼痛改善,但是骨性关节炎的基本病变反会加重。 · 镇痛剂。经研究,镇痛剂和非甾体类抗炎药两者的止痛作用无显著差别,而止痛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少。 · 肾上腺皮质激素。当骨性关节炎伴发滑膜炎,出现关节腔积液时,则可在严密消毒下,予关节腔内或病变部位局部注射得保松、利美达松等。 (2)改变病情药。即过去所称的软骨保护剂。这一类药物见效较慢,一般需治疗数周后才见效,但停药后疗效仍持续一定时间,同时又能减缓、稳定甚至逆转骨关节炎软骨降解过程。1. 透明质酸。透明质酸是关节液的主要成分,也见于软骨。 2. 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能清除氧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从而减少对关节软骨的损害。 3. 盐酸氨基葡萄糖。 手术治疗 只要是出现严重关节骨破坏,关节发生了疼痛、畸形和功能受限,在没有出现细菌性感染的时候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1)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炎在过去的20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现在无论是材料学、假体设计、制作工艺还是手术技术均已达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人工关节置换术是将已磨损破坏的关节面切除,如同为磨损的车轴换一副"轴瓦"和给坏牙安装一副"牙套"一样。目前它已用于治疗肩、肘、腕、指、髋、膝及踝等关节的疾患,但以人工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最为普遍。(2)关节镜清理术。 关节镜清理术的效用在于切除或修整引起关节机械性障碍的软骨碎片、半月板碎片以及骨赘,并通过术中大剂量关节灌洗,清除致滑膜炎的炎性因子。关节镜清理术通过消除机械性障碍因素及致炎因素而减轻症状。对退变的软骨和半月板进行刨削并不能使其修复,因此手术目的不是希望有新的软骨再生(相反可能加速退变),而只是为了缓解症状,它不会改变骨性关节炎的病理改变和进程。 骨性关节炎的治疗目的是减轻症状,延缓关节结构改变,维持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所以骨性关节炎治疗基本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理(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然而骨性关节炎作为一种多病因、临床表现不尽相同的慢性疾病,应进行综合治疗,并遵循个体化原则,因此这三方面的治疗并不完全拘泥于先后顺序。另外还要强调体育疗法,适当的关节活动是必要的,它可增强肌力,改善关节的稳定性,但应适可而止。对于骨关节炎不应采取无能为力的消极态度,应早期进行积极治疗,其中应特别重视对患者的教育和生活指导。作者简介:王相利。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关节外科 主任医师
健康资讯 2019-11-27阅读量2.3万
病请描述:Effects of Statins on Memory, Cognition, and Brain Volume in the Elderly.Samaras K,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9 Nov 26MOREAbstract 翻译 BACKGROUND 消费者普遍担心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可能与记忆力减退和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OBJECTIVES 这项研究试图检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6岁以上老年人群和2年以上大脑容量的记忆和整体认知变化之间的关系。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和已知的痴呆症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检查。 METHODS 对年龄在70至90岁之间的澳大利亚社区老年人的前瞻性观察研究(MAS [悉尼记忆与衰老研究],n = 1,037)。结果测量是记忆和整体认知(每两年进行一次神经心理学测试)以及一个亚组的总脑,海马和海马旁体积(通过磁共振)(n = 526)。分析应用了线性混合建模,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体重指数,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吸烟和载脂蛋白Eε4转运的协变量。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痴呆症危险因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RESULTS 在过去的6年中,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与从不使用者之间的记忆力下降或全球认知率没有差异。在观察期中,他汀类药物的启动与记忆力下降的速度减弱有关。探索性分析发现,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患有心脏病和载脂蛋白Eε4转运的参与者特定记忆测试表现的减弱下降有关。他汀类药物使用者与从未使用者之间的脑容量变化没有差异。 CONCLUSIONS 在社区居住的澳大利亚老年人中,他汀类药物治疗与6年内记忆力或认知能力的下降没有任何关系。这些数据使担心他汀类药物使用和记忆力下降风险的消费者放心。
刘建仁 2019-11-26阅读量8726
病请描述: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后迅速到达医院对于患者进入治疗时间窗口至关重要。先前对心脏病发作的研究表明,社会环境具有矛盾的作用:早到的人被非相关者包围,而迟到者则被配偶或家人包围。在这里,我们使用网络方法更深入地研究社会环境对中风的影响。我们检查了175名中风患者的个人社交网络和到达时间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悖论,它表明,与人口统计学,临床和社会经济因素无关的高度熟悉的小型和紧密的个人网络与延迟有关。封闭的网络结构导致信息流动受限,患者和密切的知己,在没有外界观点的情况下,选择观察和等待。针对具有小型,紧密结合网络的患者可能是改善响应时间的一种策略。 摘自NAT COMMUN 2019
刘建仁 2019-09-20阅读量8191